导图社区 脑脊液检查
大约70%来自脑室脉络丛的主动分泌和超滤,其余30%由室管膜和蛛网膜下隙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等。
高血压,知识点总结,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详细的总结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病理。
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渗出液的一般特征:比重>1.018,蛋白>30g/L,白细胞数>500×10⁶/L,胸水/血清LDH>0.6,胸水蛋白/血清蛋白 >0.5, 葡萄糖定量低于血糖水平★肿瘤性 pH >7.4 ADA25~45U/L LDH>500 U/L CEA >20ug/L★结核性 pH<7.3 ADA>45U/L LDH>200 U/L CEA正常。
肺癌的胸外表现:指肺癌非转移性的胸外表现。可出现在肺癌发现的前、后,称之为副癌综合征。(以SCLC多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脑脊液检测
脑脊液CSF
是充满各脑室、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
大约70%来自脑室脉络丛的主动分泌和超滤,其余30%由室管膜和蛛网膜下隙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
健康成年人脑脊液总量90~150ml,新生儿约为10~60ml
标本采集
方法
腰椎穿刺术(最常用第三、四腰椎突间隙)
特殊情况可用小脑延髓池或脑室穿刺术
穿刺成功后首选测定脑脊液压力,再根据目的,分别采集脑脊液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
第一管
病原生物学检查
第二管
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第三管
一般性状和细胞学检查
如疑为恶性肿瘤,则再采集1管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注意事项
1、向病人解释
2、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避免损伤微血管
适应症
1、有脑膜刺激征病人
2、可疑颅内出血病人、脑膜白血病和肿瘤颅内转移病人
3、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病人
4、脱髓鞘疾病病人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椎管内给药治疗、麻醉和椎管造影病人
禁忌症
1、颅内高压病人
2、颅后窝占位性病变病人
3、处于休克、全身衰竭状态病人
4、穿刺局部有化脓性感染病人
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
参考值
颜色
无色或淡黄色
透明度
清澈透明
凝固性
无凝块、无沉淀(放置24小时不形成薄膜)
比重(腰椎穿刺)
1.006~1.008
压力
卧位:成人80~180mmH2O,儿童40~100mmH2O
临床意义
颜色变化
无色
正常脑脊液、病毒性脑炎、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神经梅毒
红色
出血
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
黄色
黄变症
出血、黄疸、淤滞和梗阻等
白色
白细胞增多
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绿色
脓性分泌物增多
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褐色
色素增多
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
脑脊液新鲜性出血与陈旧性出血鉴别
脑脊液细胞数量超过300x10^6/L或含大量细菌、真菌时呈不同状态浑浊
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细胞数量极度增高
乳白色浑浊
结核性脑膜炎
中度增高
毛玻璃样浑浊
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等
轻度增高
清晰透明或浑浊
健康人
可因穿刺损伤带入红细胞
轻度浑浊
脑脊液蛋白质浓度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
1~2h,块状凝固
12~24h,薄膜或纤细的凝块
神经梅毒
小絮状凝块
蛛网膜下隙梗阻
黄色胶样凝固
特点:同时存在胶样凝固、黄变症和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称为Froin-Nonne综合征
比重
脑脊液化学检查
定性
阴性或弱阳性
定量
腰椎穿刺:0.2~0.4g/L
葡萄糖
腰椎穿刺
2.5~4.4mmol/L
氯化物
成人
120~130mmol/L
阳性
脑组织和脑膜炎症性病变,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炎等
强阳性
脑出血、脑外伤等(血液混入脑脊液中)
早产儿及新生儿血脑屏障不完善,通透性高,葡萄糖浓度略高
降低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最明显)、结核性脑膜炎
增高
早产儿或新生儿;饱餐后静脉注射葡萄糖;影响到脑干的急性外伤或中毒;脑出血;糖尿病等
结核性脑膜炎(最明显)、化脓性脑膜炎
酶学
乳酸脱氢酶LDH
可作为鉴别细菌性(LDH明显升高)和病毒性脑膜炎(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的重要指标
腺苷脱氨酶ADA
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指标
肌酸激酶CK
化脓性脑膜炎最明显
Lys
细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最明显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无红细胞
少量白细胞
成人:0~8x10^6/L
儿童:0~15x10^6/L
有核细胞
多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7:3),偶见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显著增高
且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同时存在的现象
早期中性粒细胞、后期淋巴细胞
轻度或中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