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史纲
2020考研史纲知识点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反对外来侵略
鸦战前
中国
经济上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上 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结构上 宗族家长制
文化 儒家思想
世界
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鸦片战争
爆发 1840
结果 清政府战败
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列强获得的特权 中国什么主权遭到破坏
领土主权
领海主权
司法主权
关税主权
后果
国情变化 逐步沦为两半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开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近代中国
两半社会
原因
沦为半殖民地的原因
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化
还有一定主权
沦为半封建的原因
封建社会开始瓦解
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特征
政治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封建势力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经济
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
新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软弱
社会
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社会阶级关系变化
传统阶级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新兴阶级
工人阶级 最早出现的新阶级
资产阶级
官僚买办资本家
民族资本家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反帝反封建)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反侵略斗争
人民群众
三元里抗英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爱国官兵
鸦片战争期间
关天培 陈化成 海龄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史荣椿 乐善
甲午海战
邓世昌
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原因
列强间的矛盾和制约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失败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
经济技术的落后
民族意识觉醒
师夷长技以制夷 早期维新思想
林则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早期维新派:王韬 薛福成 马建忠 郑观应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共同特点:较强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
严复
天演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救亡决论
救亡
孙中山
创立兴中会
振兴中华
鸦战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甲午海战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原因
赋税征收加重,农民负担更为加重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两个文件
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平均分配土地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评价
进步性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表达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
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不切实际的空想
未付诸实施
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法案 《资政新篇》
经济上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限于当时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在19C中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是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阶级局限性
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缺乏理性认识
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其自身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封建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学技术不学制度)
洋务事业兴办
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
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洋务事业
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工业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南京金陵机器局 福建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湖北枪炮厂
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天津电报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官商督办 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北洋水师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翻译学堂 工艺学堂 军事学堂
赴美幼童 官费赴欧留学生
目标
自强 求复 富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历史作用
促进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办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社会风气和观念改变,工商业者地位上升
对外国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地主阶级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资产阶级改良派
维新运动
兴起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内忧外患和中西方文化碰撞下,人们形成一种共识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日本)
宣传活动
向皇帝上书
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介绍外国变法的教训
办学会
强学会 南学会 保国会
设学堂
广州万木草堂 康有为 长沙时务学堂 梁启超
办报纸
梁启超 上海 《时务报》 严复 天津 《国闻报》 湖南 《湘报》
重点在于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支持上,希望自上而下地实施变法主张
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第一次在中国的正面交锋 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思想
内容
政治 改革行政机关,裁撤闲散、重叠机构
经济 保护奖励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军事 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
文化教育 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
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进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结局
康梁逃走 戊戌六君子被杀
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是一场思想启蒙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惧怕人民群众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资产阶级改良派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