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分为三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
编辑于2021-12-28 16:01:16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战争时期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 上海法租界和浙江嘉兴南湖
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小组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
会议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共产党保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
1924年1月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党内合作
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合作的实现
(1)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
(2)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3)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
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1937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5年1月11日 中共四大 地点:上海
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问题
1926年3月20日 中山舰事件
走向破裂的转折点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 上海 四一二政变
开始破裂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 武汉 七一五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
1927年8月1日起 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江泽民:第一面军旗开始的地方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土地革命开始的标志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率部队到反对统治势力簿弱的井冈山地区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
文家市决策
第一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城市转向农村
1927年12月 广州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武汉汉口
土地革命兴起的标志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革命党的总方针
毛泽东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标志着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标志
1927年9月 三湾改编
口诀:师缩团 支建连 建组织 行民主
江西永新县三湾村
1.整编部队将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2.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
3.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4.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5.初步酝酿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形式上的)
建设新型军队的开始
毛建军思想的开始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
1.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
2.从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
3.开辟了党指挥枪的道路
进一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红军长征
背景:左倾错误指挥
根本原因
未能打破第五次围剿
直接原因
开始时间:1934年10月10日
起点:瑞金、雩都
渡湘江,从开始8万人到三万多人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和中央红军
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936年10月
红一、二、四方面军
甘肃会宁会师
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1935年2月)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幼稚走向成熟
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解决革命
张闻天代替博古
抗日战争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双十二)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国共两党开始初步合作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全面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1937年9月25日
115师获得平型关大捷
自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七大
地点:延安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3日-抗战胜利日
1941年-1943年
敌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
中共中央提出十大政策
整风运动
大生产运动
两个中心环节
延安整风运动1942-1945
1941年5月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标志着整风开始
1942年2月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党八股》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38年 《论持久战》毛 科学论证抗战规律
防御
淞沪会战
8月-11月 失败 破灭日本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林彪 聂荣臻 115师
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打破日本神圣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
山东 台儿庄
正面战场的胜利
武汉会战
开始进入相持
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相持
绥靖政策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第二次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
叶挺被捕
项英牺牲
共:1940年 百团大战-彭德怀
打破囚笼政策
华北地区 共产党独立领导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
暴露了自家实力
反攻
1945年 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
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
桂园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防御
中原
陕北
蘑菇战术
山东
孟良崮战役
进攻
刘伯承、邓小平
拉开序幕
决战
辽沈
淮海
规模最大
小推车推出来的战役
平津
解放华北
1947年6月30日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8年秋
组织了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1949年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3月
七届二中
进京赶考
地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第二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两个务必思想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次召开的中央全会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本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革命
新中国建立后共产党在千头万绪的任务中-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
抗美援朝运动
土地革命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
1953年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1956年9月
中共八大 北京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工业与农业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工作重心的转移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第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社会主义建设
1957年2月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4月
反对官僚主义
宗派主义
主观主义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1年
八届九中
八字方针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1962年1月
七千人大会
1971年9月13日 林彪叛逃
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
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
引发一场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
口诀:二建三基四市五纲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 北京
伟大历史的转折点
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工作重心的转移
1981年6月
十一届六中全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
1982年9月
十二大
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10月
十二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
十三大
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部署
1992年初
邓小平 南方谈话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
1992年10月
十四大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英国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标志着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葡萄牙
1997年9月
十五大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11月
十六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
五位一体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各种精神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美援朝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忠诚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改革开放精神
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精神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