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商品和价值
政治经济学之商品和价值知识总结,包括商品经济的概念、产生和发展,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二章 商品与价值
商品经济
概念
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产生与发展
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
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商品经济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
应时而生,也随之消亡
是一种历史性、暂时性的社会经济形式
发展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小商品经济阶段。
初始形式
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
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劳动为技术特征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附属于居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阶段,也是社会化商品经济阶段
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特征
自主性
平等性
竞争性
开放性
商品二因素理论
商品概念
用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
永恒范畴
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一般属性
是物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对他人和社会有用
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通过交换让渡,进入消费领域
价值
历史范畴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即产品生产中所耗费的、撇开具体劳动形式的人的体力和脑力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因为含有价值这一共同的东西,不同的商品才 能相互比较和交换,商品也才可以成其为商品
只有当有用物品作为商品的时候,它才具有价值
价值是应劳动产品进行比较和有偿交换的要求而出现的 它随着商品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商品的消亡而消亡
反映的是特定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二者相互统一,互相依存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价值是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和依据
二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在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者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
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着相反的运动 任何人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
交换价值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特点
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
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抽象的属性
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
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由于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因此交换价值表现的 是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比较和交换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劳动二重性理论
具体劳动
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属性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它同自然物质一起构成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源泉
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性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特有的范畴
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性
二者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
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对立性
二者的规定和属性不同
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是由商品经济关系决定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
属于不同所有制的劳动
在私有制条件下,个别劳动即私人劳动
在同一所有制内部,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的劳动也是个别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采取个别劳动形式的原因
存在社会分工,独立经营的必要
生产者具有自身独立的利益
社会劳动
具有社会分工性质的劳动
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 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这赋予劳动以社会劳动的性质。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人行为,具有个别劳动的性质
个别劳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和要求
在生产者独立经营的条件下,个别劳动在直接生产过程中 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并阻碍了劳动社会性的实现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解决
个别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流通过程
只有当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实现了交换,商品生产者才能够让渡使用价值,同时获得价值
个别劳动得到社会承认,从而表现为社会劳动
商品价值量的规定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各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作用和特点
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
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各生产者之间具有差异性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含义
在现有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两种含义的关系
相关性:二者共同决定商品价值
区别:分析角度不同;所决定的对象不同;涉及内容不同
重要意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偏差,对商品生产者的成败至关重要
劳动生产率
影响商品价值量的重要因素
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表示方法
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
含义: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影响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
劳动对象的条件和自然状况等
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由于价值量只同劳动时间相关 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劳动的复杂程度 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另一重要因素
简单劳动
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
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复杂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多倍于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的比例,在生产者背后由 社会过程决定,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地形成
二者的区别由社会条件决定 会变动,衡量标准相对化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基本内容
价值量的决定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量的实现
商品通过等价交换实现其价值
基本属性
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具有客观必然性
作用
调节作用
刺激作用
分化作用
作用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币值的变化影响价格对价值的偏离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而正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