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光学超全复习提纲
参照《建筑物理》柳孝图版本整理,看导图逻辑关系更清晰一点。
编辑于2022-01-02 15:29:39建筑光学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眼睛与视觉
光的作用
影响工作效率
影响心理舒适,身体健康
美化环境,表现建筑艺术
节能,保护环境
眼睛
构造
最外面是膜
角膜在中间
结合膜在两边
膜后面是虹膜
前房
前方后面是晶状体中心
晶状体由旁边的睫状肌控制
后房
功能区
瞳孔
起相机的光圈作用
均能控制进光量
晶状体
起照相机透镜作用
具有自动聚焦作用
视网膜
类似照相机的胶卷
均能对光纤产生反应
感光细胞(视网膜上)
锥状感光细胞(锥体细胞)
眼睛中心部位(黄斑)
灵敏度差
可以感觉颜色
明视觉
能分辨物体细部和颜色
对环境明暗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杆状感光细胞(杆体细胞)
眼中心的四周
灵敏度高
无颜色感觉
暗视觉
能看到物体,但不能分辨其细部和颜色
对明暗变化反应迟缓
视觉特点
视觉就是由进入人眼的辐射所产生的光感觉而获得的对外界的认识
试看范围
视觉中心
水平面
180°
垂直面
130°
视觉上限
70°
视觉下限
85°
中心视野
2°
明暗视觉
明视觉
在明亮的环境中,主要由视网膜的锥体细胞起作用达到视觉(高于几个cd/㎡的锥体细胞起作用的视觉)
暗视觉
在暗环境中,主要由视网膜杆体细胞起作用达到感觉(低于百分之几cd/㎡的亮度时的视觉)
中间视觉
视网膜的锥体感光细胞和杆体感光细胞同时起作用,而且它们随着正常人眼的适应水平变化而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介于明暗视觉之间的视觉)
光谱光视效率
人眼在观看同样功率和辐射,在不同波长时感觉到的明亮程度不一样
光谱光视效果曲线V/λ
特定光度条件下产生相同视觉感觉时,波长λm和波长λ的单色光辐射通量的比值。
λm
视感最大处
明视觉
555nm
黄绿
暗视觉
507nm
绿(接近蓝绿)
普尔金耶效应
在不同光亮条件下人眼的感受性不同的现象
基本光度单位和应用
四个单位
光通量
K=683lm/W
单位时间内人眼感受光辐射能量的大小
单位lm
发光强度I (除以立体角)
某一光源向四周发射出的光能总量
光通量的空间密度分布
单位cd
立体角:任意一个封闭圆锥面所包含的空间
单位sr
同一个灯一个角度是不会变的
照度E (除以面积)
对于被照面而言,常用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来衡量它被照射的程度
单位lx
英制单位:英尺烛光
因为除以的是面积,所以点光源遵循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亮度
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L=I/A*cosα
单位sb、cd/㎡
两个关系
发光强度与照度的关系
E=I*cosi/r²
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照度和亮度的关系
E=L*Ω*cosi
立体角投影定律
某一发光表面在被照面上形成的照度, 仅和发光表面的亮度及其在被照面上形成的立体角投影有关。
i是入射角(射线与法线的夹角)
总结
材料的光度性质
规则反射与透射
经过反射或透射后,光分布立体角未变化
规则反射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法线处于同一平面
规则透射
无漫透射的情景下,按照几何光学定律进行的透射
透明玻璃
光学性质
材料反射或透射的光源亮度和发光强度,因材料的吸收和反射,而比光源原有亮度和发光强度有所降低,其值为原有值乘以反射/透射/吸收比
光反射比
ρ
光透射比
τ
光吸收比
α
扩散反射与透射
经过反射或投射后,立体角变大
漫反射与漫透射
漫反射/透射就是在宏观上不存在规则反射/透射时,由反射/透射造成的漫射
粉刷墙面
乳白玻璃
照度单位lx,如果亮度单位是asb,则不用÷Π;r=ρ
朗伯余弦定律
漫反射材料的最大发光强度在表面的法线方向,其他方向的发光强度和法线方向的值有如下关系:Ii=I0*cosi
i:与表面法线的夹角
混合反射和透射
既漫也有规则
油漆
磨砂玻璃
在规则反射(透射)方向,具有最大亮度,而在其他方向也有一定亮度,分布如图
取决与材料的光滑程度和内部分子结构
可见度及其影响因素
定量表示人眼看物体的清楚程度
室内
标准观察条件下恰可感知的标准试标的对比或大小定义。
室外
人眼恰可看到的标准目标的距离定义
能见度
影响因素
亮度
1500lx-3000lx的照度最满意
最低亮度(最低亮度阈)10-5asb也就是10-5/Πcd/㎡
感到刺眼是16asb
视角
识别对象对人眼所形成的张角
α=3440*d/l
视角越大看得越清楚
亮度对比C
观看对象和其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差异越大,可见度越高
C=ΔL/Lb目标亮度与背景亮度的差除以背景亮度
均匀照明无光泽的背景和目标:C=光反射比之差除以背景光反射比
视觉功效曲线
物体亮度、视角大小与亮度对比对可见度影响是相互有关的。
辨别几率为95%时的关系。 发现天然光更有利于辨别。
同一根曲线来看,它表明观看对象在眼睛处形成的视角不变时,如对比度下降,则需要增加照度才能保持相同的可见度。
对比和照度可以互补
比较不同的曲线你(表示不同的视角)后可以看出:目标(视角)越小,需要的照度越高
天然光比人工光更有利于可见度的提高,但是在试看大的时候,这种差距不明显
识别时间
眼睛观看物体时,只有当物体发出足够的光能,形成一定的刺激,才能产生视觉感觉。在一定条件下,亮度*时间=常数(邦森-罗斯科定律)
适应
用暗到亮或从亮到暗环境中从看得清到突然看不清,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看清的过程
明适应
暗到明
暗适应
明到暗
例题:看电视时,房间完全黑暗好,还是有一定亮度好,为什么?
人的感光细胞分为: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亮环境下是锥体细胞起作用,在暗环境下是杆体细胞起作用。当房间亮一些时,不会使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交替起作用,可以减少视觉疲劳。同时,房间亮一点也可以避免产生直接眩光。
眩光
视野中由于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至于引起不舒适的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能力的视觉现象。
根据眩光对视觉的影响程度
失能眩光
影响看清了
不舒适眩光
不一定影响看清,影响看得舒适性,间接引起视疲劳
形成眩光的过程
直接眩光
视野中,特别是靠近视线方向存在的发光体所产生的眩光
减轻或消除
限制光源亮度
增加眩光源的背景亮度,减少二者亮度对比
减小形成眩光的光源视看面积,即减小眩光源对观测者眼睛形成的立体角
尽可能增大眩光源的仰角
反射眩光
视野中反射所引起的眩光,特别是在靠近视线方向看见反射像所产生的眩光
减轻或消除
尽量使视觉作业的表面为无光泽表面,以减弱规则反射而形成的反射眩光
应使视觉作业避开和远离照明光源同人眼形成的规则反射区域
使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的光源
使引起规则反射的光源形成的照度在总照度中所占比例减少,从而减少反射眩光的影响。
颜色
人眼识别颜色
人眼可以感觉:颜色、形象、亮度等
人眼对颜色变化比对亮度变化更敏感
颜色——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颜色形成
正常人眼可以感觉出各种颜色:红色、橙色......颜色视觉是由于光能量分布不同引起的。
分类与属性
分类
显色方式
光源色
光源射出光的颜色
物体色
光被物体反射或透射后的颜色
物体色中包含表面色
漫反射、不透明物体表面的颜色
表面色:主要从入射光中减去一些波长的光后产生的(除了显示波长其他颜色都吸收)
红纸白光照是红色。绿光照是绿色
视感觉
无彩色
从白到黑一系列中性灰色
有彩色
除了黑白以外各种颜色
颜色属性
色调H
红黄蓝......
明度V
一般亮度越大,或τ、Γ越大,明度越大
Γ就是光反射比(材质反射的漫反射光能的百分比)
白色与黑色举例
表面色
当Γ>0.8,一般认为是白色,如新下白雪、氧化镁
当Γ<0.04时,一般认为是黑色,如Γ≈0.02的黑丝绒
光源色
当亮度很高时,感觉时白色的
无光是黑色的
当亮度很低的时候,感觉是发黑或发暗
彩度C
饱和度,即颜色的纯洁性单色光最饱和即彩度最大
混合方法
加色法
光源色的相加混合(光源色)
三原色:红,绿,蓝
补色:某一颜色与其补色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色
你的光谱加我的光谱
减色法
染料涂料的物体色减法混合(物体色)
三原色:青色,品红,黄色
补色:某一颜色与其补色有一定比例的相加混合可以得到灰色
你的不吸收的光谱被我吸收了
示例
色度系统
光的等色实验为依据,由进入人眼能引起有彩色或无彩色感觉的可见辐射表示的体系。
表面色直接评价的基础上,用构成等感觉指标的颜色图册表示的体系
孟塞尔表色系统
每一个部位对应的颜色:孟塞尔标号 表示色的三个独立主观因素:HVC:它目前是国际上通用的表色系统
光源色温、相关色温和显色性
色温
在辐射作用下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而能把落在它上面的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黑体或称为:完全辐射体
黑体继续加热时,它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最大值将向短波方向移动,相应光色将按顺序红-黄-白-蓝方向变化,不同温度下,对应的光色变化在CIE色品图上形成的弧形轨迹,叫做黑体轨迹或称为普朗克轨迹
由于不同温度的黑体辐射对应着一定的光色,所以人们就用黑体加热到不同温度时所发出的不同光色来表示光源的颜色
通常把某一种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的黑体色品完全相同的黑体温度称为光源的色温Tc
白炽灯和卤钨灯的色品坐标正好在黑体轨迹上,所以用色温来描述此种光源的光色最合适。
蜡烛色温800-900红色,融化的钢水色温3000k左右,黄白色。
相关色温
像气体放电灯的色品坐标一般在黑体轨迹附近,所以只能用相关色温来描述。 通常把,某一种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黑体的色平最接近时的黑体温度称为相关 色温。Tcp
光源的显色性
不同照明条件下的颜色感觉可能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用光源的显色性表示
就是照明光源对物体色表的影响,该影响是由于观察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将它与标准光源相比较而产生的)它表示了参考标准光源相比较时,光源显现物体颜色的特性。
可简易装置比较
特殊显色符号Ri
CIE色试样的心理物理色的符合程度的度量:特殊显色指数
一般显色指数:Ra
光源对特定的八个一组的色式样的特殊显色指数的平均值称为一半显色指数
天然采光
光气候与采光系数
天空相对亮度分布
光气候
太阳直射光
照度大、具有一定方向,在被照物背后出现明显阴影
天空漫射光
使天空具有一定亮度,它在地面上形成的照度较小,没有一定方向,不能形成阴影
地面反射光
太阳直射光和天空漫射光射到地球表面上产生的反射光
所形成的天然光平均状况
天空中云多少用云量表示:
表示天空总面积分为10份,其中被云遮住的份数,即覆盖云彩的天空部分所张的立体角总和与整个天空立体角2Π之比
CIE标准一般天空:
晴天:0-3级
照度变化
天空漫射光照度
在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时(日出日落前后)变化快,反之变化小
太阳直射光照度
在总照度中的比例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较快变大,阴影随之明显
天空亮度变化
变化因素
大气透明度
太阳和计算点在天空中的相对位置
变化规律
晴天空亮度分布以太阳子午圈(过太阳和天顶的经线)对称
最亮处在太阳附近
离太阳越远,亮度越小,与太阳成90°角达到最小
中间天空:介于晴天与阴天之间的天空类型
阴天:云量为8-10级天
全阴天时天空被云所覆盖,看不见太阳,因此室外天然光全为漫射光,物体后面没有阴影,这时地面的照度取决于:
太阳高度角
云状
地面反射能力
大气透明度
变化影响室外照度,但是变化幅度没有晴天大。
CIE标准全阴天天空亮度
注意后面单位是平方厘米
Lz——天顶亮度,cd/m2
亮度分布规律
天空最亮在天顶处
天空亮度最小在地平线附近
天空亮度分布于太阳位置无关
由于阴天亮度低,亮度分布相对稳定,因而使室内照度较低,但朝向影响小,室内照度分布稳定。
地面照度E地(lx)在数值上等于高度角为42°处的天空亮度L42(asb)
由立体角投影定律
E地(lx)=7Π/9Lz(cd/㎡)(数值上的)
我国光气候概况、影响因素、分区和光气候系数
我国光气候概况
高度角:同一时刻,北方比南方小
日照率:由北、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减小,以四川盆地一带最低
云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多,新疆南部最少,华北。东北少,长江中下游较多,华南最多,四川盆地特多
云状:南方以低云为主,向北方逐渐以高、中云为主。因此天然光构成:南方天空漫射光照度较大,北方和西北以太阳光直射光为主
光气候分区
根据室外天然光年平均总照度值大小将全国划分为Ⅰ~Ⅴ类光气候分区
光气候分区图
Ⅰ
K=0.85
照度=6000lx
Ⅱ
K=0.9
照度=5500lx
Ⅲ
K=1.00
照度=5000lx
Ⅳ
K=1.10
照度=4500
Ⅴ
K=1.20
照度=4000
K:光气候系数
采光系数
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给定平面上某一点由天空漫射光产生的照度(En)与室内某一点照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天空漫射光产生的照度(Ew)的比值
公式:
采光均匀度:假定工作面上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
窗洞口
侧窗
侧窗只能保证有限进深的采光要求,一般进深不超过窗高的两倍,更深的地方宜采用其他采光方式进行补充
在房间一侧或两侧墙上开的窗洞口,是最常见的一种采光形式
普通侧窗窗台高约1m
窗台高2m以上称为高侧窗
形式
单侧窗
双侧窗
优点
构造简单、布置方便、造价低廉、光线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有利于形成阴影观看立体物体,通过侧窗可以看到外界劲舞,有利于通风,层数不限
缺点
室内照度离窗越远越小,采光均匀度不好
均匀性
进深采光均匀性:纵向照度变化剧烈,房间深度照度不足,窗位置高低影响进深方向均匀性。可以提高窗位置克服
横向采光均匀性:主要受窗间墙的影响,窗间墙越宽,横向均匀性越差
窗上沿高度不变,随着窗台的提高,室内深处的照度变化不大,但近窗处照度明显下降,且出现拐点 窗下沿高度不变,窗上沿高度降低给室内采光分布的影响:近窗处照度变小,未出现拐点,但远窗处照度逐渐下降 窗高不变,改变窗的宽度使窗面积减小。随着窗宽的减小,墙角处暗面积增大。从窗中轴测剖面来看,窗无限长和窗宽为窗高4倍差别不大特别是近窗处
朝向
阴天窗口朝向对采光状况无影响
晴天,除了窗洞口尺寸,位置,朝向对采光影响很大
双侧窗
玻璃
其他提高侧开窗房间深度的方法
采用倾斜顶棚
提高顶棚亮度
使顶棚称为照射房间的第二光源
室外设置水平反光板
一些房屋转180°布置
上层房屋退台
天窗
矩形天窗
相当于高上屋顶的高侧窗
纵向矩形天窗
窗扇一般可开启
照度均匀,不宜形成眩光,便于通风,但相对平天窗采光效率低
跨中采光系数最高,柱子处最低
中等精密+通风要求
宽度影响照度和均匀度
梯形天窗
倾斜的纵向天窗
采光效率明显提高
均匀度变差
容易积灰,构造复杂
横向天窗
将部分屋面板放在屋架下弦,利用露出的屋架安装窗扇采光
省去天窗架,建筑高度降低,结构简化,节省材料,造价降低,采光效果和矩形天窗差不多
不适合跨度较小的车间
不适合上弦坡度较大的三角形屋架
井式天窗
利用物价上下弦之间的空间,将一些屋面板放在下弦杆件上形成井口,开口处常不装玻璃扇
主要用于热车间起通风作用,采光系数一般在1%以下
锯齿形天窗
精密工作车间
锯齿形天窗的窗口朝向北面天空时,可以避免直射阳光射入车间,因而不至于影响车间温湿度调节
常用于需要温湿度调节的车间
为使车间内照度均匀,天窗轴线间距应该小于窗下沿至工作面高度的两倍。当厂房高度不大而跨度很大时,为了提高照度均匀性,可在一个跨度内设置几个天窗。
平天窗
开口周边都需要设置一定高度的肋,井壁
采光计算
采光评价
采光系数
只能算阴天最低值,
基于气候的采光模型
建筑照明
理解几种光源类型
热辐射光源
白炽灯
优点:体积小、易控光,简单,价低,显色性好,使用方便,无频闪现象。
缺点:红光多,眩光L灯丝>5×106 cd/m2(大于人眼感觉的上限),发热、光效低,寿命短,不节能。
光效:6.5~19lm/W
寿命:1000h
显色指数:Ra95-99
卤钨灯
加卤素,即加大灯内压力
优点:光效比白炽灯稍大;寿命比白炽灯稍长;显色性好
缺点:成本高(用耐高温较贵的石英玻璃);制作和使用成本要求较高(水平安装,防震)灯管内过量的碘蒸汽要吸收可见光
光效:20-22lm/w
寿命1500h
显色指数:95-99
结论:用于升高灯丝的工作温度,光效增大不多
用途:广场、体育馆、高大厂房及大面积照明与定向投光照明上
气体放电光源
荧光灯
原理:某些元素的原子被电子激发后产生光辐射
荧光灯
优点:光效高,光色好,寿命长,表面亮度低,热辐射量小
缺点:初始投资高,启动与温度和湿度有关,需要辅助设备有频闪现象,尺寸大,不易控光。噪声污染
频闪现象:气体放电灯光强弱变化周期与物体转动周期相同时,人眼观察它产生不转动的错觉
光效50-90lm/W
寿命5000-10000h国外有些产品可以达到20000h
显色指数:50-93
紧凑型荧光灯
方法:灯管直径小(约12mm);普通的32mm,普通管型荧光灯太大,使用不方便
特点:灯管小;用三基色荧光粉(发出光450nm-蓝光;543nm绿光;611nm橙光);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代替白炽灯;品种多。
优点:光效高60lm/W;单灯光通量小(可小于200lm)Ra>80,寿命约3000h
荧光高压汞灯
方法:加大压力
目的:延长寿命
特点:功率大,灯管内汞蒸汽压力为2-6个大气压,国外又称高强气体放电灯(HID灯)
优点:光效高,约50lm/W;寿命长,约6000h
缺点:显色性差:Ra<20-30,启动慢(4-7min)
用途:光色呈绿色和蓝色,可做庭院照明灯
金属卤化灯
方法:加入金属卤化物
目的:改善光色
优点:在高压汞灯种,添加了金属卤化物,以提高光效和显色性Ra
特点:光效高达110lm/W;Ra一般在60-70;寿命有的可达10000h以上
陶瓷金属卤化物灯
优点:发光效率比普通金属卤化物灯高20%;光色更好,Ra大于90
钠灯
高压钠灯
加入金属钠,在高压钠蒸汽中放电时,辐射可见光
优点:光效高107lm/W;寿命长,约8000h,Ra=40-60,透雾能力强,做道路照明
低压钠灯
原理:在低压钠灯蒸汽中放电时,辐射可见光
特点:主要辐射589nm的黄色光,显色性极差,光效极高,450lm/W,透雾性强,用于广场和码头等场所
氙灯
优点:功率极大,3000-20000W,光通量大;光色好,Ra=90-94。
缺点:寿命短500-1000h
光效低20-30lm/w
有紫外线,安装高度不小于20m
冷阴极荧光灯
原理:辉光放电——小电流高电压的放电现象
优点:体积小、耐震动。光效高,光色好,寿命大于20000h等
高压无极感应灯
采用感应线圈代替灯丝,以延长灯丝寿命
优点:光效高,约65lm/W;光色好,Ra=80,寿命长60000h
固体光源
LED白色照明光源
发光二极管
原理:在半导体中,空穴与电子复合发光
优点:省电,光效高:80lm/W(白炽灯的5-10倍);耐振动,相应速度快,冷光,寿命可达10w小时,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光源
灯具
定义:
灯具是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分布的器具
从构造方面看,可以认为光源所需灯罩及附件的总成
美国关于灯具的定义包括光源
分类
作用上
装饰型
功能型
高光效
低眩光
光通量分布
直接型
亮度分布不均,易形成眩光,光线方向性强,阴影浓
半直接型
改善了亮度分布
漫射型
亮度分布均匀
直接-间接型
半间接型
光线柔和,但是灯具效率低
间接型
光线扩散性好,光线柔和而均匀,无眩光,光通量利用率很低
配光曲线
光强体
把灯具各个方向的发光强度在三维空间中用矢量表示出来,把矢量的终端连接起来,则构成一条封闭的光强体。
配光曲线
光强体被通过光轴的平面截割后,在平面上获得一封闭的交线。此交线以极坐标的形式绘制在平面图上,即为灯具的配光曲线。
注意
灯具的配光曲线是专用的
配光曲线上每一点,表示该灯具在此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以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为1000lm绘制,所以Ia实际=I0查表*(光源光通量/1000)
配光曲线如是轴对称,可以只画一半
遮光角(保护角)
定义:
规律
γ增大:眩光减小,光通量在照面上集中,如使均匀,则加大层高,但一般不允许。
当光源亮度太大,可用半透明材料做灯罩,限制亮度
灯具效率S
相同使用条件下,灯具发出的光通量和灯具内全部光源的额定光通量之比η
特点:
η小于1
η的大小取决于:
灯罩的开口大小
开口D越小,遮光角γ越大,η越小
灯罩材料的反射比ρ和透射比τ
正相关
为什么天然采光:
太阳能时一种巨大的安全的清洁能源,室内充分地利用天然光,就可以起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从视觉功效曲线的实验来看,人眼在天然光下比在人工光下具有更高的视觉功效,并感到舒适和有益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