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性
菌类植物一般无光合作用色素,只能依靠外界现存的有机物质生活
营养方式
异养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活体上(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腐生:一种生物从动、植物死体或从无生命有机物质中获得营养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分类
细菌门
结构
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等
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周围包被着一层黏性薄膜,由多糖和多肽组成,称为荚膜。对细菌有一定保护作用
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在外界环境不适宜时形成芽胞
芽孢: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失去水分,浓缩,细胞壁增厚形成一个内生孢子以抵抗不良环境,称为芽孢。环境适宜时一个芽孢只发育成一个细菌
黏菌门
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
营养期是一团裸露的、没有细胞壁的多核原生质团,能不断变形运动和吞食小的固体食物,称为变形体,与原生动物中的变形虫相似
繁殖时期,黏菌又产生具有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因而具有植物性状
卵菌门
营养体多数为均匀分枝的丝状体,菌丝无分隔,类似于低等真菌中的藻状菌
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萌发成二倍体的营养体(真菌的营养体为多倍体)
真菌门
营养体
营养体除少数原始种类是单细胞外,一般都是复杂分枝并相互缠绕的丝状体,称菌丝体
菌丝:组成真菌营养体的纤细管状体称为菌丝,菌丝有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之分
菌丝组织体:部分真菌在其繁殖或环境条件不良时,它们的菌丝体可以交织形成疏松的或致密的组织,这些组织可形成各种不同的营养结构或繁殖结构,即菌丝组织体
子座:菌丝密结成无定形垫状结构,较疏松,是某些高等真菌由营养生长过渡的产物。子座可产生子实体
根状菌索:由菌丝体密结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似跟,称根状菌索
细胞构造
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时几丁质,部分低等真菌的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
菌丝细胞内含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液泡,并储存有油滴、肝糖等养分
繁殖
无性生殖
分生孢子:真菌的一种外生的、不动的无性生殖孢子,常形成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或侧面。典型的分生孢子是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不断缢缩而成的
真菌门各亚门的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
鞭毛菌亚门
繁殖
有性生殖为同配、异配、卵配或配子囊接触配合。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性孢子为卵孢子
接合菌亚门
繁殖
有性生殖方式 为配子囊配合。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
接合孢子:接合菌的两个同形配子或配子囊接合后产生的厚壁休眠孢子
子囊菌亚门
营养体
绝大多数子囊菌为有隔菌丝组成的菌丝体,极少数为单细胞个体
繁殖
有性生殖方式为配子囊接触配合或体配;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子囊,在其中产生的有性孢子为子囊孢子
子囊:子囊菌有性生殖时,在完成核配和减数分裂后,产生子囊孢子的细胞叫子囊
绝大多数种类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又叫子囊果,是产生和容纳有性孢子的组织结构。子实体主要有三种类型
子实体:高等真菌中由营养菌丝包裹形成的产生有性孢子的结构叫子实体。子囊菌的子实体叫子囊果,担子菌的子实体叫担子果
担子果:担子菌的子实体叫担子果。根据担子果发育过程中包被情况又分裸果式、半被果式或假被果式、被果式三种
担子菌亚门
营养体
有隔菌丝组成的菌丝体分为
初生菌丝体:单核,单倍体,单孢子萌发产生:由单核的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生活力较弱,在生活史中占时较短
次生菌丝体:双核(n+n),是担子菌的主要营养体::由单核初生菌丝经有性生殖过程形成的双核菌丝体,生活力较强,在生活史中占时较长,是担子菌的主要营养体
三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特化形成双核(n+n),形成子实体的菌丝体
锁状联合:形成次生菌丝体的主要方式
担子菌的双核菌丝进行细胞分裂时,细胞中央首先生出一个喙状突起并向下弯曲,同时,2核分裂形成4核,1核留在上部,这时细胞中生出横隔,将上下部分分割成两个细胞,喙突向下弯并与下部接触沟通,喙突中的核流入下部细胞,这样一个双核细胞分裂成两个双核细胞,在两个细胞之间残留一个喙状痕迹,这一过程称为锁状联合
转主寄生: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记住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单主寄生:只需一个寄主就能完成生活史的称为单主寄生
细菌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分裂增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多细胞群体
菌盖;伞菌或多孔菌的担子果的菌柄上端的伞型或帽状结构称为菌盖
菌柄:伞菌或多孔菌担子果的柄,位于菌盖下面中央,有的偏生或侧生。支持菌盖展开于空间,有利于孢子的传播
菌褶:伞菌菌盖腹面作辐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称菌褶,其表面为子实层
担孢子:担子菌的担子外生的孢子,经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一般每个担子可产生4个担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