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观
导图归纳整理了综合素质当中的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素质教育的提出、基本内涵、外延、根本目的、三大要义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北京师范大学824影视实务历年考研真题,内含2022年、2021年、2020年的主要题型和考试题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包含北京师范大学的戏剧与艺术-影视史论的考研考察内容,分别分析了824-影视实务和719-影视史论的考查内容、题型、以及相应的复习书目。
本图对明代文学的历史脉络做出了简单的梳理,包括明代文学绪论、明代文学的诗文、明代文学的小说、明代文学的四大奇书、明代文学的戏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
三观
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提出
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必背!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单选题备考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力, 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发展
出题角度
恰当: 老师对待学生无偏见(后进生) 老师关注到所有学生 老师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
不恰当: 重视优等生、分快慢班 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只关注某个或某些学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
恰当: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均衡配置
不恰当: 取消课外活动、取消音体美、唯分数论 分主科副科并偏向主科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充分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
恰当: 分层施教、分类设档、挖掘闪光点
不恰当: 打压个性、统一标准 忽视学生差异、扼杀学生的独特性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 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素质教育的核心; 3,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恰当: 鼓励新观点、保护好奇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恰当: 灌输式教学 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素质教育的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终身性 各级各类教育、家、社各方面配合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特征
基本任务:三培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所有学生、各种素质
基本特征:对象全体、内容基础、空间开放、目标全面、价值多元、创新实践、主体、个性、可持续
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分别是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
面向全体:全员性,是国家教育方针的一贯方针 全面提高:整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中级目标 主动发展: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素质教育易混数字考点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三维(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基——读、写、算 三大要以——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四大任务——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和创新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国家政策保障
二,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推进新课程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
三,在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践行素质教育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教学观/教师观——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学观念的转变)必背!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
恰当: 学生自主讨论、引导学生发言 教学要从“一言堂”转向“多言堂”
不恰当: 用权威压迫学生、一言堂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
恰当: 老师教授知识更传授方法、引导学习过程
不恰当: 老师只教知识,死记硬背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过程重过程”转变
恰当: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学习的过程 学生做错时,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
不恰当: 只让学生记住结果 无需了解其中的推理过程
教学从“关注学生”向“关注人”转变
恰当: 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注道德生活人格养成
不恰当: 教师自顾自讲解,不管学生情绪反应
口诀:学习过人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外体育锻炼;社会生产劳动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行、重视能力培养、启发式探究性教学、主动地学习、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重视综合性内容、联系实际、终身教育
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偏重实施传授、只重视技能训练、死记硬背、内容较难、筛选性评价、局限于学校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错误的!!!):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4,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6,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不对) 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考点梳理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目的
出题方式
单选题
概念单选
情景单选
材料分析题
学生观
教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