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学设计
DK-5.1-教学设计第9课以貌识人的思维导图,包含迪乐启航5min:主题情境:乐乐和小美带着小白野营回来后,想让小白认识家里的其他人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9课 以貌识人 (项目体验)
迪乐启航5min
情景故事
主题情境: 乐乐和小美带着小白野营回来后,想让小白认识家里的其他人......
设计内容: 乐乐小美野营回到家后,想把家里人介绍给小白,可是爸爸妈妈不在家,于是乐乐拿来了全家福照片,发现小白竟然能够识别照片中全部的人脸,感受到了小白的智能,乐乐喜出望外,但是仔细观察照片,发现爸爸的脸被遮住了一部分,于是产生了疑惑,小白是怎样检测到了不完全的脸的?乐乐找到小美也没问到答案,于是二人想要一探究竟···
教学实施: 教师根据课件分别描述主题情景、课题以及第9课情境对话。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为体验活动做铺垫。。
迪乐体验25min
操作体验25min
设计内容: 1.准备软硬件,动手搭建小白机器人;10min 2.学习人脸检测的使用方法,能够切换到子菜单,找到检测阈值选项进行设置。 3.调整检测阈值的大小,随堂检测教室内其他同学的人脸和老师提供的照片素材。 4.感受检测阈值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
教学实施: 首先给学生演示如何切换到人脸检测功能下的子菜单,找到检测阈值选项,并调节检查阈值的大小,再让学生感受在不同检测阈值下的人脸检测结果。(可以对着其他同学或者对着老师提供的素材)
设计意图: 根据课件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体验活动,对体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记录。
迪乐思考10min
体验思考
设计内容: 1.检测阈值对检测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2.思考人脸检测过程中捕获的是哪些人脸特征? 3.概念讲解:阈值、通过率、准确率,分辨力,松散,严格
教学实施: 组织学生根据体验先互相讨论,再进行集体的交流活动,教师汇总锚定问题,然后出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检测阈值和人脸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体验感受检测阈值对人脸检测结果的影响,根据现象引导学生发出疑问。并解释相关概念。
课间休息 10min
迪乐探索30min
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一10min
设计内容: 1.准备阶段:3幅图片,A.只有脸部轮廓;B.有脸部轮廓和眼睛;C.有脸部轮廓、眼睛和嘴巴;D.完整的脸部照片(对照组) 将检测阈值调制为最低。 2.实施阶段:每张照片进行两组实验,调节检测阈值由低到高直至检测时有时无,记录此时检测阈值的数值,两组实验取平均值记录。照片检测顺序为D,A,B,C
教学实施: 1.组织学生多次对照片素材进行实验。 2.在实验过程中,保证环境光照,照片与AI相机位置尽量保持不变,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检测阈值对人脸检测结果的影响。 检测阈值⬇,通过率⬆,准确率⬇,人脸检测模型松散。 检测阈值⬆,通过率⬇,准确率⬆,人脸检测模型严格。
探究活动二10min
设计内容: 1.准备阶段:为学生准备素材 A.眼睛,B.鼻子,C.嘴巴,D.脸部轮廓(作为底板) 2.基础阶段:组合AD,BD,CD,分别实验在检测阈值为0.3、0.5、0.7,哪种组合能被检测通过。 3.进阶阶段:学生自己设置检测阈值,要求在0.3到0.7之间,检测 AD,BD,CD
教学实施: 1.在实验过程中,保证环境光照,照片与AI相机位置尽量保持不变,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设计意图: 1.感受眼睛、嘴巴、鼻子对人脸检测结果不同程度的影响。 2.理解人脸检测的基本原理。
总结与展示5min
迪乐总结
设计内容: 分析2次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总结,并记录。
教学实施: 讲解总结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探究的过程记录进行总结,没有标准答案。
设计意图: 在总结过程中培养研究性学习的思维和数据分析的意识,感受控制变量法在探究中的应用。
迪乐展示
设计内容: 1.请同学们绘出一张人脸,不断增加检测阈值,直到刚好无法识别出来,比比谁的阈值更高,代表谁画的更逼真。
教学实施: 1.组织学生在成长日历中完成探究报告,并做好汇报的演练。 2.布置学生轮流或分组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报告形成探究性学习闭环,并在展示过程中互相学习、深入思考。
检验与拓展5min
迪乐测试
设计内容: 1.一道知识性题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收获。 2.根据课件内容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实施: 1.教师出示课件,组织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出示正确答案,达成共识。 2.组织学生在成长日历同步进行卡印章等评价。
迪乐拓展
设计内容: 为什么在人脸检测模型中要引入检测阈值?在要求通过性强的场景与安全性强的场景检测阈值会起到哪些作用?调节检测阈值可以避免照片代替真人的问题吗?
教学实施: 布置问题,引发学生课后思考。
设计意图: 课后思考问题,为后续的机器学习知识做铺垫。
课程内容
课程位置
DK-5.1 主题1第1课
课程项目
知识点
1.检测阈值对人脸检测的影响 2.五官对人脸检测结果的影响
体验点
体验检测阈值的改变对人脸检测结果的影响
探究点
探究五官的遮盖与检测阈值的关系
探究五官对人脸检测的影响大小
课程类型
体验探究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影响人脸检测因素”的探究活动,了解检测阈值等相关概念,人脸的特征信息以及阈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与思维:
通过人脸检测相关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以及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思想。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影响人脸检测的参数”活动,感受不同安全等级在诸多人脸检测应用的场景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