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体寄生虫-蠕虫
人体寄生虫蠕虫相关内容
编辑于2022-03-02 17:33:42医学蠕虫学
线虫
形态
虫卵
1. 无卵盖,椭圆形,卵壳多淡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2. 刚产出时卵内细胞发育程度不一
3. 卵壳分三层,由外到内:卵黄膜(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脂层)
成虫
1. 多圆柱形,体不分节,体型差异大
2. 雌雄异体:雄虫小,多尾端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伞,具有特征性结构
3. 消化管完整
4. 体壁与消化道之间为原体腔
生活史
基本发育过程:虫卵——幼虫—4次蜕皮—成虫
分类(根据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土源性蠕虫(直接发育型,肠道寄生虫),生物源性蠕虫(间接发育型,组织内寄生虫)
分类
蛔虫
形态
成虫
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
1. 外形:似蚯蚓,有横纹,有侧线
2. 颜色:活体粉红/微黄,死后灰白
3. 口唇结构:口孔,”品“字形唇瓣
4. 雌雄虫区别:体型,尾端,生殖器官
生活史
成虫(小肠)—卵—3w,蜕一次—感染性蛔虫卵—经口入—孵出幼虫—体内移行—成虫
1. 宿主关系:人为唯一终宿主
2. 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
3. 感染途径:经口食入
4. 寄生部位:小肠
5. 自感染期卵—经60-75天—成虫产卵(成虫寿命约1年左右)
6. 幼虫在人体内有移行过程
致病
致病机制:机械损伤,夺取营养,变态反应,并发症
幼虫致病
蛔蚴性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咳嗽,胸闷,喉痒,干咳,哮喘或荨麻疹,偶可伴有发热,痰中带血或过敏性皮炎
严重感染病例——异位寄生
成虫致病
主要致病阶段
1. 掠夺营养和破坏肠粘膜影响吸收
机制
机械性刺激(唇齿)
化学性刺激(毒素)
消化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脐周间歇性腹痛,腹胀,有时腹泻
儿童:营养不良,发育障碍,惊厥,夜惊,磨牙
2. 引起变态反应
机制
可能是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起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蛔虫中毒性脑病
3. 外科并发症
机制
钻孔习性,打卷习性
诱因
宿主发热,胃肠病变,大量输入辛辣食物,服用驱虫药物剂量不当
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
症状: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阵发性
体征:剑突偏右方有深压痛,很少有肌紧张和反跳痛。B超,X射线,静脉胆道造影和ERCP(胰胆道造影)等
非手术治疗:解痉,阵痛,利胆驱虫,控制感染
蛔虫性肠梗阻
症状:脐周阵发性腹痛和呕吐,可有吐便蛔虫史
体征:腹部摸及变形变位的条索状团块
单纯性蛔虫阻塞采用非手术疗法:进食,输液,口服生植物油及驱虫药
上窜阻塞支气管造成窒息死亡
其它: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胰腺炎,肝蛔虫病
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检获虫卵,幼虫,成虫是确诊的依据
1. 直接涂片法:3张检出率95%
2.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3. 饱和盐水浮聚法,沉淀法
4. 实验性驱虫
5. 虫体鉴定
流行
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人群感染特点:农村>城市,儿童>成人,学龄前和低龄学童感染率高
流行普遍原因
生活史简单
雌虫产卵量大
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或随地大便(家禽和家畜携带扩散)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缺乏完善卫生设施
虫卵抵抗力强(蛔甙层)
防治
驱虫治疗
阿苯达唑(丙硫咪唑,肠虫清),甲苯达唑(甲苯咪唑),伊维菌素
加强粪便管理
加强卫生宣传
鞭虫
生活史
1. 宿主关系:人为唯一终宿主(土源性线虫)
2.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3. 感染途径:口入
4. 成虫寄生部位:盲肠,虫多时亦可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寄生
5. 寿命:3~5年
6. 自感染期至雌虫产卵:60天
致病
轻度感染
多无明显症状,粪检可见虫卵
严重感染
头晕,下腹部阵发性疼痛,慢性腹泻,大便隐血或带鲜血,消瘦及贫血
儿童重度感染
可导致直肠脱垂
患者容易并发肠道细菌感染,病情加重
诊断
粪便检获虫卵为依据
因鞭虫卵较小,可能漏检,需仔细检查,以提高检出率
流行
温暖,潮湿的地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多与蛔虫同时存在,感染率<蛔虫
儿童>成人
防治
预防
治疗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蛲虫
生活史
宿主关系:人是终宿主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成虫
感染途径:口入,逆行感染
寄生部位:盲肠,结肠,回肠下段
雌虫夜间肛周产卵的习性
雌蛲虫寿命<2m,反复感染,可持续多年
新鲜卵发育至感染期:6h
异位寄生
致病
蛲虫病
肛周皮肤瘙痒及继发性炎症
烦躁易怒,易怒,夜惊,失眠,食欲不佳,消瘦,神经衰弱
异位寄生
泌尿系统和盆腔炎症,阑尾炎
诊断
肛周检查虫卵
透明胶带拭子法
棉签拭子法
粪便内及肛周见检获成虫
流行
分布
感染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无密切关系
城市>农村
儿童集体机构聚集性和家族聚集性
流行环节
传染源:人是唯一传染源
主要传播方式
肛门-手-口直接感染,吸入感染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更易感
防治
易治难防
驱虫治疗
局部外用药3%噻嘧啶软膏,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防止再感染
钩虫
生活史
成虫——虫卵—1~2天—杆状蚴—5~6天—丝状蚴(向上性,向光性,向温性,向湿性—侵入皮肤(30min-1h)经肺至小肠—成虫
无中间宿主,终宿主是人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途径:①皮肤②口③胎盘④母乳(生食转续宿主肉类)
幼虫有体内移行过程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感染至成虫产卵:5-7w,冬季短期停止产卵,成虫寿命:7y(十二指肠钩虫),5y(美洲钩虫)
迁徙移行
致病
钩虫感染
粪便中检获虫卵,无临床现象
钩虫病
既有钩虫感染,又有钩虫病临床表现
幼虫致病
钩蚴性皮炎
好发部位:手指,足趾间较薄的皮肤组织
临床表现:皮肤针刺,烧灼,奇痒感—充血斑点或丘疹—红肿水泡—脓疮,结痂,脱皮
好发季节:春夏之交最为严重
呼吸系统病变
急性临床表现:阵发性咳嗽,血痰,哮喘,甚至大量咯血
易被误诊:肺炎,支气管炎
成虫致病
消化道症状
机制
钩齿,板齿破坏肠黏膜下层
临床表现(易误诊)
早期:食欲亢进,乏力,上腹不适,隐痛
后期:消化功能紊乱(异嗜症),消化道出血
贫血
机制
慢性失血—钩虫咬附
Hb合成慢
特点
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临床表现
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浮肿,反应迟钝,丧失劳动力,妇女停经,流产等
原因
成虫吸血:吸血量
吸血同时,咬附部位黏膜渗血:咬附点渗血量
虫体吸血可以经常更换咬附部位,造成新的损伤
原伤口还在继续渗血,移位伤口渗血量
造血物质吸收障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婴幼儿钩虫病
十二指肠钩虫
感染途径
胎盘,乳汁
临床表现
1. 急性便血性腹泻,消化功能紊乱
2. 生长发育迟缓
3. 偶有心肺异常,肝脾肿大
4. 贫血多较严重,血色素低于50g/L
预后
差,病死率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早期,急性期患者
Eos↑,WBS总数↑
患者早期便中无虫卵(易误诊)
随病程延长有下降趋势
非极性期患者
轻度至中度Eos↑,WBS总数大多正常
重度贫血患者的Eos往往可在正常范围
十二指肠钩虫较美洲钩虫危害更大
十二指肠钩蚴引起皮炎者较多
成虫导致的贫血较严重
引起婴幼儿钩虫病的主要虫种
临床表现(分三期)
幼虫引起皮肤(或黏膜)侵袭期
肺部移行期
成虫在肠道寄生期(危害最严重)——慢性失血
实验诊断
确诊依据
粪便中检查出钩虫卵/孵化出钩蚴
常用方法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改良加藤法
钩蚴培养法
痰液检查
流行区患者有咳嗽,哮喘等症状者
血象
钩虫性贫血:RBC↓,Hb↓,RBC比容↓,Eos↑,WBC总数↑
贫血晚期:Eos↓,WBC总数↓(逐渐减少)
流行
分布(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农村>城市
国内分布
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流行最严重
华北,东北,西北10个省(区)感染率较低
流行环节
传染源
钩虫病人和带虫者
传播途径
含卵粪便污染土壤
虫卵发育为感染期幼虫(温暖,潮湿)
幼虫感染人体
影响流行的因素
自然环境
生产方式,生活条件:旱地作物,稻田旱地育秧,矿井
婴儿钩虫病:症状出现早,病情较重,易误诊
防治
综合防治
患者驱虫
贫血严重者纠正贫血
旋毛虫
生活史
成虫—十二指肠空肠—新生蚴(肠粘膜)—钻入血管至全身—囊包幼虫(横纹肌)—被另一宿主食入—幼虫——成虫
生物源性,完成生活史必须更换宿主
寄生部位
成虫: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幼虫:同一宿主全身横纹肌
宿主关系
人:中间宿主+终宿主
保虫宿主:猪等
感染期:幼虫囊包(肉及其制品)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发育较快,寿命短
致病
主要致病阶段
幼虫
致病相关因素
食入囊包数量,活力侵犯部位,人体免疫力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致病过程
1. 侵入期
2. 幼虫移行期
3. 囊包形成期
旋毛虫致病
肠型期:发热,呕吐,恶心,腹痛,腹泻
幼虫侵入期,肠外期:全身性血管炎,发热水肿,肌肉酸痛,压痛,触痛
囊包形成期,恢复期:炎症消退,钙化
诊断
典型患者
临床表现:发热,浮肿,肌痛
流行病学和病史特点:曾有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类史(暴发—聚餐史)
进一步检查:肌肉活检囊包
诊断
病原诊断
取患者疼痛肌肉(检出率50%)/患者吃剩的肉类
免疫诊断
其他检查
血象检查:WBC总数和Eos↑
尿液检查:肌酸酐↓,出现肌酸尿
流行
分布
世界:广泛流行,东欧,南美,南亚
国内:除海南,台湾外的省区均有,高感染率地区:西南,中原,东北(云南,河南)
流行环节
传染源:动物宿主广泛
传播途径:生食或半生食含幼虫囊包的肉类
幼虫囊包抵抗力强:熏烤,腌制和曝晒等不能杀死幼虫
防治
预防
治疗:阿苯达唑(首选),甲苯达唑
丝虫
形态
成虫:丝线状,乳白色
微丝蚴:卵胎生幼虫,状如小蛇,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内有体核,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
生活史
幼虫:蚊体内,成虫:人体内
成虫—微丝蚴—腊肠期幼虫—丝状蚴—成虫
终宿主:人,中间宿主:蚊
寄生部位:淋巴系统
感染阶段:感染期丝状蚴
感染方式:经皮肤(蚊叮刺)
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致病
主要为成虫对淋巴系统的损害
急性炎症及过敏应用期
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丹毒样皮炎
班氏丝虫:急性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
慢性阻塞期
象皮肿
晚期丝虫病最多见的体征。象皮肿的初期为淋巴液肿。若在肢体,大多为压凹性水肿,提高肢体位置,可消退。继之,组织纤维化,出现非压凹性水肿,提高肢体位置不能消退,皮肤弹性消失。最后发展为象皮肿,肢体体积增大,有大量纤维组织和脂肪以及扩张的淋巴管和积留的淋巴液,皮肤的上皮角化或出现疣样肥厚
机制
淋巴管阻塞致使淋巴管破裂,淋巴液积聚于皮下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皮肤明显增厚、变粗、变硬形似象皮/淋巴管曲张
睾丸鞘膜积液
由于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内,引起睾丸鞘膜积液。但也有少数病人系由于急性炎症反应所致,故在消炎后即可恢复
乳糜尿
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淋巴管阻塞后所致的病变。阻塞部位在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
乳糜尿常多次间歇发作,发作时尿呈乳白色,混有血液时呈粉红色。乳糜尿中含大量蛋白及脂肪,沉淀物中有时可查到微丝蚴。
绦虫
绦虫成虫大多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生活史复杂,需要1~两个中间宿主。人可作为一些绦虫的终宿主或中间宿主
形态
成虫
白色/乳白色,扁长如腰带,左右对称,分节(无口,无消化道),数mm至数m不等,分部:头节,颈节,链体
头节
圆叶目
圆形,吸盘(肌质),顶突,小钩
假叶目
梭形,吸槽
链体
未成熟节片(幼节)
成熟节片(成节)
妊娠节片(孕节)
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成熟节片(结构清晰)
假叶目
卵黄腺
滤泡状,散布于表层,卵巢之前
生殖孔
节片中部
子宫孔
有子宫孔
成节和孕节结构
相似
圆叶目
卵黄腺
聚集成一块,卵巢之后
生殖孔
节片侧面
子宫孔
无子宫孔
成节和孕节结构
差异大
虫卵
假叶目
类似吸虫卵,椭圆形,卵壳较薄,一端有小盖,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
圆叶目
多呈圆球形。卵壳很薄,内有很厚的胚膜,卵有幼虫(六钩蚴)
生理
繁殖
成虫
有性生殖
同一节片间
同一虫体的不同节片间
两条虫体间
幼虫
无性生殖
如芽生生殖
概要
分类
成虫
链状带绦虫
成虫
又称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寸白虫或白虫
人是终宿主:猪带绦虫病,也可成为中间宿主:猪囊尾蚴病
成虫:薄而透明,2~4m
头节:球形,有顶突和小钩
成节:卵巢分3叶
孕节: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7-13支
囊尾蚴:头节具顶突和小钩,可寄生于人体
肥胖带绦虫
成虫
又称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无钩绦虫,寸白虫或白虫
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牛带绦虫病
成虫:不透明,4~8m
头节:方形,无顶突和小钩
成节:卵巢分2叶
孕节: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15-30支
囊尾蚴:头节无顶突和小钩,不寄生于人体
细线棘球绦虫
成虫
2-7mm,头颈部,幼节,成节,孕节各一节,偶或多一节,节片长均大于宽
曼氏迭宫绦虫
成虫常见于猫、犬等肉食动物体内,其幼虫和成虫均可寄生于人体内,引起疾病,尤其以幼虫寄生引起的裂头蚴病更为常见。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寄生在人的肠道中,会引起消化道症状,其幼虫可迁移并寄生于皮下、眼睛、口腔、内脏、脑和脊髓等组织器官中,引起裂头蚴病,表现为皮下肿胀疼痛、眼睑红肿下垂、结膜充血、流泪、头痛、抽搐、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其危害远大于成虫寄生。
带状,长60~100cm,宽0.5~0.6cm。头节细小,长1~1.5mm,宽0.4~0.8mm,呈指状,其背、腹面各有一条纵行的吸槽。颈部细长,链体有节片约1000个,节片一般宽度均大于长度,但远端的节片长宽几近相等。成节和孕节的结构基本相似,均具有发育成熟的雌雄性生殖器官各一套,肉眼即可见到每个节片中部凸起的子宫在孕节中更为明显
曼氏迭宫绦虫终宿主主要是猫和犬,生活史中需要3个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为蛙蛇、鸟类和猪等多种脊椎动物为其转续宿主。人可成为其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或终宿主。
眼裂头蚴病,皮下裂头蚴病,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脑裂头蚴病,内脏裂头蚴病
虫卵(3绦虫一致)
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1~43um
卵壳:很薄,易脱落
胚膜:较厚,棕黄色,呈放射状条纹
六钩蚴:3对小钩
幼虫—猪和牛囊尾蚴,囊虫
(8~10)mm×5mm,白色,半透明,椭圆形囊状物
囊内:充满透明囊液
囊壁:皮层;间质层:友谊内卷缩头节,形态结构同成虫
生活史异同点
猪肉绦虫生活史
宿主关系
中间宿主:人,猪,野猪
唯一终宿主:人
感染期及感染途径
囊尾蚴(人误食—绦虫病)
虫卵(人误食—囊虫病)
感染虫卵的三种方式
自体内感染(最严重)—肠道逆蠕动
自体外感染
异体感染
寄生部位
成虫:小肠
囊尾蚴:皮下组织,肌肉,脑,眼,心
虫体在人体内寿命
囊尾蚴:数月-数年
子主题
牛肉绦虫生活史
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
致病
肠绦虫病(猪,牛肉绦虫)
上腹或全腹隐痛,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偶有肠壁损伤或引起肠梗阻,极少有异位寄生
囊尾蚴病/囊虫病(猪肉绦虫)
危害严重,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可单独发病,同时发病也较常见
临床表现
皮下及肌囊尾蚴病
皮下结节数目不等,以躯干和头部较多,四肢较少
与皮下组织无粘连,无压痛
常分批出现,并可自行逐渐消失
数量多时,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发涨,麻木或假性及肥大症等
脑囊尾蚴病
病程缓慢,发病时间多为感染后1月~1年
临床分型
三大主要症状:癫痫发作(较常见),颅内压增高,神经精神症状
癫痫型,脑实质型,蛛网膜下腔型,脑室型,混合型,亚临床型
眼囊尾蚴病
囊尾蚴死亡后致病力更强
常见部位
眼球深部玻璃体,视网膜下(多单眼)
临床症状
发热,头痛,轻者视力障碍,重者失明
眼底镜检
有时见头节蠕动,视神经萎缩,水肿等
棘球蚴病(包虫病)
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
肝—肝区疼痛
肺—呼吸急促,胸痛
脑—头痛,呕吐
骨—骨质破坏,骨折
中毒和过敏症状
荨麻疹
过敏性休克
血管神经性水肿
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诊断
猪/牛肉绦虫病
询问病史,查虫卵,节片
囊尾蚴,棘球蚴病
活检(浅表)
影像检查(深部):X线,B超,CT,MRI
免疫诊断
流行
传染源
猪肉绦虫—病人
牛肉绦虫—病人
细粒棘球绦虫—犬
感染途径
猪肉绦虫—食入虫卵,囊尾蚴
牛肉绦虫—食入囊尾蚴
细粒棘球绦虫—食入虫卵
易感者
猪/牛肉绦虫—青壮年多
细粒棘球绦虫—学龄前儿童多
防治
猪肉绦虫
成虫:槟,南瓜子合剂
幼虫:手术摘除,对症
牛肉绦虫
成虫:槟,南瓜子合剂
细粒棘球绦虫
定期为犬驱虫
吸虫
形态
成虫
1. 外观呈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具有口腹两吸盘
2. 生殖孔靠近腹吸盘,排泄孔在虫体后端,无肛门
3. 除血吸虫外,雌雄同体
生活史异同
复杂——世代交替
中间宿主—软体动物
终宿主—脊椎动物
通过转续宿主进入终宿主体内—肺吸虫(野猪等)
生活史离不开水
感染阶段:幼虫阶段
相同
寄生虫进入人体途径
寄生部位
不同
华氏睾吸虫(肝吸虫)
生活史
成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
宿主关系
中间宿主
第一:淡水螺
第二:淡水鱼虾
终宿主
人
保虫宿主
猫,犬等
感染阶段
囊蚴
感染途径
食入含囊蚴的鱼虾(经口)
寄生部位
小肝胆管内
成虫寿命
一般20~30年
致病
损伤部位
肝脏次级胆管损伤
机制
虫体分泌物,代谢物,机械刺激
虫体阻塞
病变
胆管局限性扩张,上皮增生,严重病例:胆汁性肝硬化
合并——细菌感染
并发症:胆结石,肝胆管梗阻,原发性肝癌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潜伏期:1~2月
轻度:症状不明显
中等症状
急性期: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
慢性期: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体征:肝肿大(多),脾肿大(少)
重症型
明显腹泻,消瘦,水肿,贫血
晚期:肝硬化,腹水,死亡
儿童,青少年感染
重症,死亡率高,智力发育障碍,极少可致侏儒症
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粪便-查卵)
1. 涂片法:操作简单,检出率低
2. 集卵法:漂浮集卵法,沉淀集卵法(因虫卵小,多用集卵法)
3.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检出率高,技术复杂,患者难接受
免疫学检查(广泛应用)
影像学检查
B超,CT检查
流行
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传染源
患病,带虫的人/畜/兽,保虫宿主广泛(猫,狗,猪),感染率>人
传播途径
粪便入水,水中有合适的第一二中间宿主,当地人群(半)生食淡水鱼虾
流行区类型
平原水网型
珠江三角洲地区,成年人感染较多
山地丘陵型
粤北,四川,小溪,沟壑纵横交错,儿童嬉戏烧烤小鱼
防治
药物:吡喹酮(首选),阿苯达唑
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
生活史
成虫——卵——毛蚴—钉螺—Ⅰ.Ⅱ胞蚴——尾蚴—皮肤钻入—童虫(异位寄生,肺脑皮肤等)—移行至门脉,肠系膜静脉—成虫
致病机制
尾蚴
尾蚴性皮炎:局部丘疹和瘙痒
童虫
过敏性血管炎
成虫
轻微的静脉内膜炎(吸盘),Ⅲ型超敏反应(代谢物等)
虫卵
主要致病因子
肉芽肿
毛蚴释放ESA(可溶性抗原)IV型超敏反应,何博礼现象
干线型肝纤维化
在肝内,肝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重症感染者,在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
门脉高压
原因:窦前静脉广泛阻塞
继发:肝,脾肿大,腹壁,食管,胃底V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腹水
临床表现
血吸虫感染免疫:伴随免疫
急性血吸虫病
患者:①初次感染者②慢性病人再次大量感染尾蚴后
潜伏期:多数感染后5~8周(毛蚴),少数<25d(童虫)
全身表现
畏寒,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
消化道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呼吸系统
多干咳,偶可痰中带血丝,有气促,胸痛
重症
神智迟钝,黄疸,腹水,高度贫血,消瘦等
过敏反应
皮疹,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出血性紫癜,支气管哮喘
慢性血吸虫病
患者
急性期症状消失而未经病原治疗者
经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免疫力者
隐匿性间质性肝炎
轻度肝/脾肿大,肝功正常
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
晚期
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及侧枝循环形成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主的综合征
巨脾
腹水
结肠增值型
侏儒型
晚期血吸虫病
上消化道出血:>50%患者死因
肝性昏迷:死亡率>70%
乙型肝炎:促进和加重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异位寄生与异位损害
异位寄生:童虫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
异位损害: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
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轻症和晚期病人易漏检)
粪便直接涂片法(重症和急症感染者)
尼龙袋集卵法
毛蚴孵化法
定量透明法(改良加藤法)
直肠镜活组织检查
免疫学诊断
流行
与钉螺滋生相关
流行区类型
水网型(平原水网型)
湖沼型(江湖洲滩型)
山丘型
吡喹酮,人畜同步化治疗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形态
成虫:虫体扁平,大而肥厚,形似斜切的姜片,新鲜虫体呈肉红色,固定后变为灰白色
虫卵:淡黄色,长椭圆形或卵圆形,卵壳薄,有卵盖。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呈灰色
生活史
成虫产卵 → 虫卵 → 含毛蚴的虫卵 → 毛蚴(3~7周) → 入侵扁卷螺发育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 → 附于水生植物(水浮莲、菱角、水葫芦等)或其他物体表面行成囊蚴 → 猪或人感染。
成虫寄生于人或猪的小肠,引起疾病。
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在人体内的寿命可达4年
扁卷螺为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猪为囊蚴保虫宿主。
致病
人姜片吸虫病
机械性损伤及虫体代谢产物被宿主吸收引起的变态反应
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
虫数较多时常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排便量多、稀薄而臭,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发生肠梗阻。
在营养不良又反复中度感染的病例,尤其是儿童,可出现低热、消瘦、贫血、水肿、腹水以及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死。
猪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多侵害幼猪,导致幼猪发育不良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生活史
人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蜊蛄,囊蚴进入小肠,幼虫脱囊而出,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穿过横膈进入肺内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宿主体内可活5~6年,长者达20年
不论成虫或幼虫都有移行的特点,在移行途中可寄生于其它脏器,但在肺以外的其它脏器,虫体大多数不能发育为成虫
卵进入水中——毛蚴—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第二中间宿主-石蟹、蜊蛄体内发育成囊蚴
囊内含有虫体、虫卵和夏科一雷登结晶,周围有中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治疗
硫双二氯酚,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
吡喹酮,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
皮肤或肌内的结节可外科切除
诊断
皮内试验阳性。用成虫制成抗原,稀释1:1000~2000作皮内试验,在15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或伪足,阳性率可达98.8%。
痰液检验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
从粪便、痰、胸水或坏死组织中查到虫卵也是确诊的依据
在流行区吃生的或未熟的石蟹、蜊蛄、川卷螺,出现胸痛或铁锈色痰或有游走性结节及原因不明的癫痫,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猪巨吻棘头虫(略)
形态
成虫
体长一般为80-100厘米。体近蛭形,分吻、颈、躯干三部分,吻上有4小钩
活体时背腹略扁,固定后为圆柱形,虫体呈乳白或淡红色,体表有明显的横皱纹
无口及消化道
雌雄异体,雄虫体长5-10cm,尾端有一钟形交合伞,雌虫20-65cm,尾端钝圆 ,吻突呈类球形,可伸缩
虫卵
椭圆形,棕褐色,卵壳厚,一端闭合不全,呈透明状,易破裂。成熟卵内含1个具有小钩的幼虫(棘头蚴)
生活史
终宿主:猪和野猪
寄生部位:成虫在小肠内
中间宿主:甲虫(棘头蚴—棘头体—感染性棘头体)
人不是本虫的适宜宿主,极少能发育成熟及产卵
感染阶段:感染期棘头体
诊断
在人体不易成熟,故粪便中难找到虫卵
往往在手术时确诊,皮试有助于诊断
致病
成虫以其头部吻突及倒钩侵入回肠壁,直至肌层,局部肠壁有炎症及溃疡,也可引起肠穿孔。患者可有恶心、厌食及腹痛
儿童患者可出现“大肚子”体征,在腹痛处可扪及圆形或卵圆形包块
主要危害:引起外科并发症,如肠穿孔、腹膜炎、腹腔脓肿、肠梗阻等
防治
易感:青少年,学龄前儿童
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