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3神经电生理检查
这是一篇关于13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03 21:01:15神经电生理检查
概述
神经肌肉电生理特性
静息跨膜电位
钾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的各种信息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
容积传导
仪器与设备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极、放大器、显示器、扬声器、记录器、刺激器以及存储各种数据的部件
肌电图电极分为针电极和表面电极两类
针电极是传统的常规电极,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同心圆针电极
电生理检查的基本要求
神经肌电图检查
概述
肌电图是利用神经及肌肉的电生理特性,以电流刺激神经记录其运动和感觉的反应波;或用针电极记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来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患的检查
临床上藉著上述检查可帮助诊断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及肌肉病变
特别是对于下运动神经元、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的各种异常
肌电图检查
常用肌肉解剖定位和进针部位
正常肌电图
插入电活动
记录针插入肌肉时所引起的电位变化
位持续短暂,多在针停止移动后持续时间不超过300毫秒
终板噪声
放松时
观察肌肉在完全放松时是否有异常自发电活动
肌肉完全放松时,不出现肌电活动,显示器上呈一条平线
轻收缩时
观察肌肉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位相和发放频率
时限
波幅
位相
大力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类型
单纯相:轻度用力时,只有几个运动单位参加收缩,肌电图上表现为孤立的单个电位
混合相:中度用力收缩时,募集的运动单位增多,有些运动单位电位互相密集不可区分, 有些区域仍可见到单个运动单位电位
干扰相:最大用力收缩时,肌纤维募集更多,放电频率增高,致使运动单位电位重叠在一起无法分辨单个电位
异常肌电图
插入电位延长或消失
静息时肌肉出现的自发电活动如纤颤电位、正锐波、复杂重复放电等
主动轻度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波幅、位相和发放频率有异常
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募集减少、早期募集现象
常见病变异常肌电图类型
周围神经病变及损伤
脊髓前角细胞病变
肌源性损害病变
神经传导测定
运动神经传导
感觉神经传导
影响神经传导测定因素
技术因素
温度
温度下降1℃,运动传导速度减慢2〜2.4m/s,感觉传导速度减慢2m/s
30-32℃
年龄
常见神经传导检查
神经传导测定的正常值范围
常见的异常神经传导类型
轴索损害
波幅明显下降,传导速度和末端潜伏时正常或轻度异常
髓鞘脱失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延长,波幅下降不明显
传导阻滞
近端刺激时引出得混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和面积较远端下降大于50%
特殊检查
F波
神经干在超强刺激下,在肌肉动作电位M波后出现的一个小的动作电位,它是经过运动纤维近端的传导又由前角细胞兴奋后返回的电位
临床应用
对于神经根或神经丛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用于评估痉挛程度
H反射
电刺激胫神经
临床应用
在近端胫神经病、坐骨神经病、腰骶神经丛病、骶1神经根病变时,都可以出现H反射潜伏时延长或消失
观察H/M比值,评估痉挛程度
表面肌电图sEMG
临床应用
神经肌肉功能评估及指导康复训练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疲劳的评定
sEMG 可用于步态分析及平衡功能的的评定
优缺点
优点:记录大面积范围的肌电信号、无创
缺点:不能够记录 10~12mm 以下的深部肌肉的电活动;不能观察单个运动单位电位,sEMG无法直接量化肌肉收缩所长生的力量大小
诱发电位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内在或外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
躯体诱发电位SEP
概述:又称体感诱发电位SEP,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短潜伏时体感诱发电位
特点:波形稳定、无适应性和不受睡眠和麻醉药的影响
操作:将表面电极置于周围神经干,在感觉传入通路的不同水平及头皮相应的投射部位记录其诱发电反应。常用的刺激部位是上肢正中神经及下肢的胫后神经等
临床应用
对周围神经病、脊髓病变、脑干、丘脑和大脑半球病变、中枢脱髓鞘病(MS)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
对昏迷预后及脑死亡有协助诊断
脊柱及颅后窝术中监护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是利用短声刺激双耳,在头颅表面记录到听神经至脑干的电活动
临床应用
脑干内肿瘤BAEP的异常率可达90%,特别是听神经瘤BAEP是最重要的辅助诊断
颅脑外伤及脑干血管病BAEP的动态观察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推断
BAEP作为客观电反应测听方法,应用于临床听力学
对中枢脱髓鞘病有辅助诊断作用
BAEP还可用于颅后窝手术的监护
视觉诱发电位VEP
也称皮质视觉诱发电位,是视觉刺激在头皮枕部记录的视觉冲动,经外侧膝状体投射到枕叶距状裂后部与枕后极的电活动
临床应用
最有价值之处是发现视神经的潜在病灶,视神经病变常见于视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PRVEP异常率可达89%
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也很有意义
运动诱发电位MEP
用于检查运动系统,特别是中枢运动神经通路-锥体束的功能,是诊断中枢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直接和敏感的方法,常用的刺激有电刺激及磁刺激
临床应用
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
协助诊断多发性硬化及运动神经元病
可客观评价脊髓型颈椎病的运动功能和锥体束损害程度
低频电诊断
定义
用低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组织,根据肌肉对电流的反应特点来判断神经或肌肉的功能状态,以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低频电诊断
直流-感应电诊断
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脑电图的检查
定义
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电生理检查方法,是癫痫诊断和分类的最客观的手段
正常ECG
在清醒、安静和闭眼放松状态下,脑电的基本节律为8~13Hz的α节律,波幅为20~100μV,主要分布在枕部和顶部
β活动的频率为14~25Hz,波幅为5~20μV,主要分布在额叶和颞叶
部分正常人在大脑半球前部可见少量4~7Hz的θ波
频率在4Hz以下的称为δ波,清醒状态下的正常人几乎没有该节律波,但入睡可出现,而且由浅入深逐渐增多
频率为8Hz以下的脑电波称为慢波
异常ECG
弥漫性慢波
局灶性慢波
三相波
癫痫样放电
ECG的临床应用
对癫痫的诊断
对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程度的评估
脑电图对判断脑死亡的意义
对诊断脑外伤、脑肿瘤、脑炎等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