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9肌力评定
这是一篇关于9肌力评定的思维导图
康复治疗之自然疗法思维导图,介绍了空气浴疗法、岩洞疗法、高山疗法、日光浴疗法、沙浴疗法、森林浴疗法等。
康复治疗之高压氧疗法导图笔记,知识内容有高压氧疗法概述、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等,收藏下图了解吧!
康复治疗之冲击波疗法导图笔记,知识内容有冲击波疗法概述、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等,收藏下图了解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6环境评定
15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评定
1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13神经电生理检查
12步态分析
11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
10关节活动度评定
8肌张力评定
6言语语言功能评定
5认知功能评定
肌力评定
概述
定义
肌力
肌肉收缩产生最大的力量,又称绝对肌力
耐力
肌肉持续地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缩或作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速)收缩的能力(持续耐力和重复耐力)
用开始收缩直到出现疲劳时的收缩次数或时间来衡量
爆发力
是指在一定短的时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的力
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爆发力衰减最早也最明显,继而是肌力下降,最后才是肌肉质量的减少
肌肉分类
骨骼肌的生物学特性
肌肉的构造
组成
肌肉→肌束→肌纤维→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聚合而成
肌球蛋白形如豆芽状,分头部和杆部
头端朝向粗肌丝的两端,并突出于粗肌丝表面,称横桥
头部与细肌丝有结合能力,而且具有ATP酶的活性
细肌丝
肌动蛋白
原肌球蛋白
肌钙蛋白
肌肉收缩机制
肌纤维的分类
Ⅰ型
慢肌纤维或慢收缩氧化型纤维
含肌原纤维较少,含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较多,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元较小
周围毛细血管丰富,氧化酶活性较高,糖酵解酶活性较低,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供能
收缩较慢,产生的张力较低,但持续时间长,不易疲劳
是做低强度运动及休息时维持姿势的主要动力
Ⅱ型
Ⅱa亚型:快收缩氧化酵解型纤维
快收缩氧化酵解型纤维
兼有I型和IIb型两者的一些特点
Ⅱb亚型:快收缩酵解型纤维
快收缩酵解型纤维
含肌原纤维较多,含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较少,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元较大
周围毛细血管较少,氧化酶活性低,糖酵解酶活性高,依靠 ATP分解及糖无氧酵解供能
收缩快,产生张力高,易疲劳
是做高强度运动时的主要动力
Ⅱc亚型:未分化的肌纤维
含量极少且未分化的肌纤维
骨骼肌的力学作用
原动肌:产生原动力,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拮抗肌:一关节至少配布两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肌肉
副动肌:协助完成动作或仅在动作的某一阶段起作用的肌肉(群)
固定肌:固定骨骼,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动作,协同原动肌发挥对肢体运动动力作用的肌肉(群)
中和肌:抵消原动肌收缩时所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的肌肉(群)
协同肌
肌肉收缩类型及影响因素
肌肉收缩类型
等张收缩
等张向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短,肌肉起止点相互接近,如肱二头肌的向心性收缩可使肘关节屈曲
等张离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长,肌肉起止端相互远离,此时肌肉收缩主要在于控制肢体坠落速度
等长收缩
静力性收缩,指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没有改变,也不产生关节活动,肌纤维收缩的做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
等速收缩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肌张力变化,而带动的关节运动的速度是由仪器设定不变的
一般生理活动状态很难产生等速收缩
影响因素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肌肉的初长度
当肌肉被牵拉至静息长度的1.2倍时,肌力最大
肌肉的募集
同时投入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也越大,称为肌肉的募集
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所支配的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杠杆效率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协调性
评定的工具与方法
肌力测定方法
肌力或绝对肌力测试
手法肌力测定
要求受试者在特定的体位下,分别在减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完成标准动作。测试者同时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的运动情况和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克服阻力的能力,来确定肌力的大小
MRC分级
应用仪器的肌力评定
低于3级的肌力一般很难用仪器检测,主要依靠手法肌力测试
当肌力超过3级时可采用专用的器械和设备进行定量测试
只能用于人体少数部位
只能做肌群的肌力评定
肌肉耐力测试
让受试者在某个固定的负荷下, 进行重复性运动,记录能够完成的最大重复次数
或是让受试者在某个固定的负荷下维持某种姿势, 记录能够维持的最长时间
肌肉爆发力测试
目前尚无法徒手或用简易工具进行肌肉爆发力的测试,爆发力测试必须借助仪器
注意事项
做好适当的动员
严格按照测试的规范操作要求
不宜在疲劳、饱餐或受试者易被干扰的环境内进行肌力测试
年老体弱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病人慎用
骨折愈合不良、严重疼痛、骨关节肿瘤等不宜进行肌力检查
如果受试者在肌力减退的同时伴有关节活动受限,在记录肌力测试结果时应标注出关节活动范围,表明肌力是在该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测试结果
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时,活动范围为0°-90°,在此活动范围内测试出的屈、伸膝肌力为4级,则纪录为0°-90°/4级
如果受试者存在肌肉痉挛时,应在测试结果后加括号用“S”标明
手法肌力检查
上肢
躯干
下肢
面部肌肉肌力
应用仪器肌力评定
握力 正常值一般为体重的50%
捏力 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压捏力器的指板,其值约为握力的30%
背拉力测试 正常值男性为体重的1.5〜2倍,女性为体重的1〜1.5倍
等张肌力测试
测出完成1次关节全幅运动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该被测者此关节屈或伸的1RM量
测出完成10次规范的关节全幅运动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10RM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