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工程中国法制史 第三章西周法制
这是一篇关于马工程中国法制史 第三章西周法制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立法活动、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司法制度。
刑法总论第一章内容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的根据和任务;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中国法制史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和第二章 夏商法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第三章西周法制
立法活动
家国一体
政治上的周王 血缘上的大宗 双重身份使得周天子通过行使政治、血缘两方面的最高权力,实现对国家的统治
1.分封制 2.嫡长子继承制(世卿世禄)
《九刑》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周成王
《吕刑》(《甫刑》)
确立礼乐政刑综合治国的政策
周礼分为五大类,统称五礼: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宾礼(不普通的宾客)、军礼(军旅)、嘉礼(宴饮、婚礼、庆贺等)
一致性:刑法尚不完善,礼刑需互相补充、互为表里
差异性:1.作用不同 2.适用对象不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事法律制度
主要内容
罪名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妨害社会秩序的犯罪
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
危害财产安全的犯罪
破坏家庭伦理的犯罪
刑罚
五刑
特点
“明德慎罚”
德:敬天保民
刑法使用原则的变革
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不罚无罪、不杀无辜
罪疑从轻、众疑赦之
父子兄弟、罪止其身
用刑适中、罚当其罪
矜老恤幼
刑罚世轻世重
民事法律制度
内容
土地所有权
田里不鬻——出现土地交易
债法
质剂傅别
继承制度
宗祧继承 爵封继承 财产继承
婚姻
目的:1.合两姓之好,形成政治盟军 2.繁衍后代,延续血脉,祭祀祖先
原则:一夫一妻多妾制
确立嫡长子的身份,保证嫡长子的继承权,防止继承顺位的紊乱
条件:1.父母之命 2.媒妁之言 3.庄重仪式,即六礼(取妻)
禁止:1.同姓不婚 2.居父母丧不婚
离婚:七出 三不去
1.财产与政治地位相联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往往不是个人,而是血缘共同体的代表,即宗子
3.分封制下,只有周天子才能处分土地
4.奴隶制下,奴隶成为奴隶主的财产,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而非主体
5.民事纠纷的处理一般采取调解的手段
司法制度
司法机构
司寇(机关与长官同名,只设在中央)
诸侯国内地方司法机关类似周王室
诉讼制度
没有严格的公诉与自诉之分
民事案件(民讼) 刑事案件(民狱)
禁止以下告上、儿告父的逆政、逆伦行为
审判制度
盟誓
双方发誓,保证口供的真实性
五听
辞色气耳目
三刺
刺,即杀
重大案件判决死刑之前,向群臣、群吏、万民征询意见
较夏商的神明裁判有进步,但其基于司法官的主观判断,易出错。体现出古代社会早期由于取证手段的严重缺乏而对于口供判断的极大依赖性
(建立在“以德配天”的基础之上 并说明西周仍有神权法思想)
五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