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刑法的基础知识(罗翔)
罗翔讲刑法理论卷 第一章刑法的基础知识思维导图,包括: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解释;刑法的适用范围。
罗翔讲刑法理论卷 第三章客观构成要件思维导图,包括:行为主体、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行为状态、因果关系本质:危险导致的结果。
罗翔讲刑法理论卷 第二章 犯罪论体系思维导图,包括:犯罪定义、理论分类、法定分类、犯罪构成四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刑法的基础知识
刑法概说
概念
规定的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基本要素
犯罪论
结果论
刑法的表现形式:1+11+1
一部1997年的刑法典
十一部修正案,最新2021.3.1生效的《刑法第十一修正案》
一部 1998年的单行刑法
目的和机能
刑法的目的
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规范维护说
行为论
法益保护说
刑法的机能
保护机能
惩罚机能,惩罚犯罪
保障机能
限制惩罚的权利
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本质:限制国家的刑罚权
形式侧面
制定法原则(成文的罪刑法定)
规定犯罪及刑罚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
刑法法规不能直接规定犯罪及刑罚,但它可以对构成要件的某些方面进行填补
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事前的罪刑法定)
刑法不能溯及既往,对行为人有利的事后法可以溯及既往,这符合罪刑法定原则限制国家刑罚权的精神
禁止类推(严格的罪刑法定)
对行为人有利的类推解释是被允许的
扩张解释:语言范围内的极限化极限化,被允许
类推解释:语言范围外的过限化,禁止
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和绝对的不定刑(确定的罪刑法定)
不禁止相对的不定期刑
不禁止相对的不定刑
允许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实质侧面
刑法必须是善法,恶法非法
明确性原则
刑法关于犯罪的刑法的规定应当尽量明确
简单罪状(只规定罪名,不对罪名做任何解释,如故意杀人罪、伪造货币罪)、叙明罪状、空白罪状、引证罪状都符合罪刑法定
合理性原则
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
人道性原则
尊重犯罪人作为人的存在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罪刑相当原则
重罪重刑,轻罪轻刑,无罪不刑
刑法的解释
解释的原理
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
形式解释强调法条的形式逻辑,实质解释强调法律背后的精神在形式基础上追求实质,不能脱离形式考虑实质
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
主观解释:在解释法律时要考虑立法者的立法原意客观解释:无需考虑立法原意,应当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进行解释主客观相统一,在主观基础上追求客观
解释的分类
按效力分类
有权解释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机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司法机关)
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都不能类推
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发生冲突,适用立法解释
无权解释
学理解释
按方法分类
文理解释
对法律的文字符号、标点含义所作的解释,首选的解释方法
论理解释
按立法精神所做的解释
解释效果
扩张解释
缩小解释
两种效果在同一法条中不可能并存这两种解释不一定符合罪行法定原则,符合罪刑法定的形式侧面,不一定符合法是善法的实质侧面
解释方法
体系解释
将刑法法条置于整个刑法、刑法典、法典之中,联系其他法条进行解释
伪造货币不包括变造货币
体系解释具有相对性
当然解释
必须符合“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入罪的当然解释必须同时符合形式和实质,出罪的当然解释只需要符合实质
同类解释
对刑法分则的“等”、“其他”用语,应当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解释
反对解释
根据刑法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出其反面含义
补正解释
刑法条文表述有明显错误,通过补正来解释其真实含义
目的解释
根据刑法的目的来解释刑法法条的含义
刑法的适用范围
空间效力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并有保留地采用普遍管辖原则
属地管辖原则
旗国主义
凡在我国登记的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均适用于我国刑法
遍在地主义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部分共犯人的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那么对所有共犯人都可认定在中国境内犯罪
例外
属地管辖存在但书条款规定的例外
属人管辖原则
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的犯罪
相对重罪管辖:法定最高刑在“三年以下”的,可以不追究
“可以不予追究”意味着“可以追究”
对于军人(包括退役)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保护管辖原则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在外国对中国或中国人犯罪的情形
绝对重罪管辖:法定最低刑在“三年以上”才能管,“三年以下”绝对不能管。
双重犯罪管辖
必须我国和犯罪地法律都认为构成犯罪
普遍管辖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在外国实施的并非针对中国或中国人的国际犯罪,所有的国际条约的国际法要转化为国内法
劫持民用航空器罪
如果劫持军用航空器不属于国际犯罪
毒品犯罪
海盗罪
转化国内法的抢劫罪
酷刑罪
恐怖主义的犯罪
贩奴罪
战争罪行
时间效力
既判力与溯及力关系
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只有当新法对行为人更有利才用新法
既判力的效力高于溯及力
既判力: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司法解释的溯及力
之前无司法解释
从新原则
存在新旧两个不同的司法解释
从旧兼从轻原则
连续犯、继续犯的法律适用
跨越新旧两法,如果新旧两法都认为该行为是犯罪,即便新法处罚更重,也适用新法
如果旧法不认为是犯罪,只有新法认为是犯罪,则进入新法那一段我们评价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