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客观构成要件(罗翔)
罗翔讲刑法理论卷 第三章客观构成要件思维导图,包括:行为主体、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行为状态、因果关系本质:危险导致的结果。
罗翔讲刑法理论卷 第二章 犯罪论体系思维导图,包括:犯罪定义、理论分类、法定分类、犯罪构成四部分。
罗翔讲刑法理论卷 第一章刑法的基础知识思维导图,包括: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解释;刑法的适用范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客观构成要件
行为主体
自然人主体
身份犯采取实质说
单位主体
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
单位人格否定制度
无法人资格的独资、合伙企业犯罪
单位的所有制性质不影响单位犯罪的成立
依法成立的具有独立法资格的一人公司也可以成立单位犯罪
以单位名义实施
客观方面,表现为单位决策机构决定,由直接负责人员实施
为单位谋取利益而实施
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单位只对刑法明文规定可以由其构成的犯罪担刑事责任
暴力犯罪没有单位犯罪
传统自然犯通常没有单位犯罪
货币犯罪没有单位犯罪
妨害国境管理罪没有单位犯罪
金融诈骗罪中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无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采取双罚制(处罚单位又处罚自然人)
危害行为
概念
在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作为犯
作为犯与不作为犯区别
作为犯:积极行为,不当为而为之,违反禁止性规范,违反禁令
不作为犯:消极行为,当为而不为,违反命令性规范,违反命令
分类
纯正不作为犯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成立条件
必须存在作为的义务:主观上,义务的承担者都形成了“主控支配”(保护性支配、监控性支配)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义务:经过刑法确定为犯罪的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
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合同和自愿接受行为
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创造社会生活禁止的危险,就有排除危险的义务;行为减少了危险也不属于创造危险(防卫过当属于不作为犯罪)
有作为的能力(法律不强人所难)
有防止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履行义务可以防止结果发生)
行为对象、危害结果、行为状态
行为对象
非必备要素
危害结果
实际损害(实害犯):故意杀人罪
现实危险(具体危险犯):放火罪
行为犯和结果犯:构成要件包括了结果要素就是结果犯,构成要件只规定了行为要素就是行为犯(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伪证罪是行为犯)实害犯和危险犯:对法益造成了实际损害就是实害犯(故意杀人罪),对法益造成了危险就是危险犯(抽象危险是立法推定的危险,不需要证据证明危险;具体危险是司法认定的危险,要用证据证明危险)
行为状态
因果关系本质:危险导致的结果
条件说:事实上的因果,若无前者,就无后者
相当说:法律上的因果,行为当然地或盖然地(高概率)引起结果
前提:危害行为跟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联系
行为引起了社会所禁止的危险
如果危险,属于专业人员的负责范畴,无需考虑因果关系
危害行为必须事实性行为
判断步骤
筛选出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根据条件说得出事实上的因果
特例
两个独立行为一起实行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重叠的因果关系被认为存在因果关系
假定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不能假设
在条件说的基础上得出相当因果关系(行为高概率的导致结果发生)
介入因素与相当因果关系(A导致B,B导致C,A与C的因果关系)
A+B-CA高概率引起了介入因素,则介入因素从属于A行为,A行为与后结果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判断标准是一般人标准介入因素没有创造独立的危险,对之前危险的利用
B-C介入因素与前行为无关,独立导致的结果,A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介入因素创造了独立的危险
常见的介入因素
介入被害人因素
介入被害人的特殊体质(A打B诱发了心脏病导致死亡,心脏病导致死亡,是A诱发的,A导致B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介入被害人自身的行为
介入第三者的行为
介入行为人的行为
不作为犯中的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履行义务,危害结果就不会发生,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就是导致结果发生的原因
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因果关系是客观判断,因果关系不等于刑事责任,还要考虑主观上有没有故意和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