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资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思维导图,包括教育的含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发展。
1.1经济基础知识的思维导图,分享了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经济发展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的知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目的的思维导图,包括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理论、我国的教育方针、我国的教育目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制度的思维导图,主要包含教育制度的概念和我国的学制两部分内容,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1-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含义
教育的由来
孟子
《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一切增进)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
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即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
永恒性:人在教育在
历史性:古今不同
继承性:古今相同之处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相对独立性
虽然受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教育和政治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可能超前,可能滞后。
阶级性:民族性
生产性:培养人并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的功能
按作用对象分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个体个性化功能(特殊性)
个体社会化功能(共性)
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社会变迁功能
社会流动功能:区域或职业的转换调动
按性质分
正向功能:积极促进
负向功能:消极阻碍
按呈现形式分
显性功能(计划性)
隐性功能(非预期性)
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
第一个正式提出
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 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
儿童无意识地模仿 人的本能
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劳动)
孟禄
劳动起源说
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的唯一一个正确的教育起源理论
米丁斯基 凯洛夫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
无阶级性、公平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古代社会
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周(庠序校)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内外兼修
春秋(私学兴起)
古埃及
文士学校 僧侣学校 职官学校
斯巴达
培养军人与武士
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
培养奴隶主后代(重文)
培养政治家和商人
轻视女子教育
封建社会
战国:私学繁荣,儒墨盛行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宋朝:程朱理学,四书(孟子中庸论语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清朝:1905年废除科举
西方
教会学校(教士 僧侣):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学校: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古代教育的总体特征
古代产生了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同阶级内多等级)
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尚未形成复杂结构体系
近代社会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德国最早实行
教育世俗化
教育法制化
20世纪以后(全民多现身)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民主化
对教育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
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等等
教育的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育的终身化
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理论
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各种方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