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及其本质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知识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教育的基本内涵;第三节教育的要素与形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教育及其本质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 1.含义: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种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2.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法) 沛西·能(英) 3.评价:强调了人的生物属性和动物本能, 但它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 忽略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这一特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
神话起源说
心理起源论: 1.含义: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2.代表人物:孟禄(美) 3.评价: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忽视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本质规定, 从根本上抹杀了教育的有意识性,从根本上 否认了人的社会性,把人类社会有意识的提升 人格的活动等同于动物无意识的模仿, 因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
劳动起源论 1.含义:在批判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的基础上,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教育的起源进行了分析,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的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 2.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者 3.评价:关于人类教育起源的正确主张,其正确性与合理性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征: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3.是社会的教育 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 4.是社会的教育手段 是极端原始的
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特征: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 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建立, 使教育从一般的会议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 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极大的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 2.对对象有了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 (我国夏商周三代的文教政策“学在官府”) 3.教育内容出现丰富且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主要内容为古典人文学科和自治之术,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 4.教育方法较多崇尚呆读死记与体罚 5.关学与思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6.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
近代教育
基本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现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日趋密切 3.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 4.教育实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5.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6.教育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整体性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1.教育全民化,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现代化,将社会现代化的理念和要求逐渐现实化 3.教育国际化,以国际的视野和全球认同的方式,构建教 育发展和运行的完整体系和管理制度 4.教育终身化,一个人从出生到进坟墓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5.教育信息化,全面深入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过程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内涵
概念:广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
本质: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及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培养人的过程。
第三节 教育的要素与形态
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活动中教的主体 2.学习者——教育活动中学的主体 3.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4.教育手段——基本条件 5.教育组织形式 6.教育评价 7.教育环境
形态:1.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2.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 3.这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