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脂质和生物膜
脂质和生物膜知识总结,脂质是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生物膜由外周膜和内膜系统组成。
生物化学维生素部分思维导图,包括维生素的定义、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其他辅酶。
生物化学酶作用机制的笔记大纲整理,主要内容有酶的活性中心、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酶催化反应的独特性质、酶催化反应的实例、酶的活性调节、同工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脂质和生物膜
定义
脂质是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常是碳链长于4的一元羧酸,醇大都是甘油醇,鞘氨醇和高级一元醇和固醇
分类
按化学组成
单纯脂类
甘油酯
鞘酯
胆固醇酯
复合脂类
磷脂
糖脂
脂蛋白
衍生脂类
单纯脂+复合脂
生物学作用
储存脂质
三酰甘油和蜡
脂肪酸:长烃链(尾)和末端羧基(头)多数是线型不分支
分类(长度和饱和度)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天然的多为顺 式)
必需不饱和脂肪酸:人类及哺乳动物不能在脂肪酸中引入超过Δ9的双键,而有些不饱和脂肪酸又是必不可少的,必需有膳食供应,例如亚油酸(ω-6系列)和亚麻酸(ω-3系列),称为必需不饱和脂肪酸
理化性质
烃链越长溶解度越低
饱和比不饱和熔点高,顺式比反式熔点低
乳化作用
脂肪酸盐具有乳化作用,脂肪酸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亲油性的尾部是一个两亲分子,一种离子去污剂,油污被去污剂包围形成微囊,在溶液中以乳胶的形式存在,该过程称为乳化
三酰甘油或甘油三酯(甘油与脂肪酸缩合而成)
简单三酰甘油
混合三酰甘油
自然界中大都是简单三酰甘油和混合三酰甘油的混合物
如果α碳羟基与一个长链烷基或烯基以醚键相连,另两个为酯键,成为烷醚酰基甘油
无色无味
稠性液体或蜡状
不溶于水略溶于低级醇,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皂化:碱水解脂肪的作用为皂化作用。
皂化价:皂化1g脂肪所需要的KOHmg数
氢化(人造黄油)或卤化(碘值)
酸败(水解和氧化)
不饱和成分自动氧化
微生物作用
脂质过氧化
危害:导致蛋白质聚合,交联,使酶失活,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膜的流动性减弱
蜡
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所形成的酯
具有很弱的极性头部(酰基部分)和非极性尾部(烃链)
完全不溶于水,硬度与烃链长短有关
可做储能物质(浮游生物,鲸鱼)
结构脂质
磷脂(由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组成,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部分)
甘油磷脂
磷脂酸的磷脂基进一步被其他极性醇(X一般为含氮碱)取代
一般用PX表示。X为极性醇英文首字母
两亲分子:亲水性的磷酸酯基和亲脂的脂肪酸链,是优良的两亲性分子
一般性质:白色蜡状固体,难溶于无水丙酮
甘油糖脂、硫脂 (植物与微生物中)
醚甘油磷脂,可转化为血小板活化因子
鞘磷脂
第一步鞘氨醇变为神经酰胺,第二步C1位上C1位-OH被磷酰胆碱或磷酰乙醇胺酯化成鞘磷脂
概念:鞘脂(sphingolipid),即鞘氨醇脂,由鞘氨醇、脂肪酸和磷酰胆碱、糖等组成,在高等动物的脑髓鞘和红细胞膜中含量丰富。
鞘糖脂
中性鞘糖脂
不含唾液酸,脑苷脂(半乳糖基神经酰胺)
酸性鞘糖脂
唾液酸鞘苷脂:神经节苷脂
硫酸鞘糖脂:糖基部分被硫酸化,称硫苷脂,与血液凝固和细胞粘着有关
是血型抗原,还具有组织特异性,参与细胞识别。
萜类(不可皂化)与类固醇两亲分子:极性C3羟基,非极性烷烃侧链及甾核; 生物学作用:细胞膜的重要组成; 是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的前体;合成激素(衍生物有维生素D)。
活性脂质
信号
磷脂酰肌醇衍生物作为细胞信使
色素:共轭
子主题
—类二十烷酸
命名
羧酸上的碳作为第一个碳,总碳数:双键数△双键位置(w表示法则是以羧基碳为最后一个碳)
脂质与蛋白以非共价键连接,脂蛋白的蛋白质部分称为在脂蛋白因其分布又称为血浆脂蛋白
三酰甘油+疏水内部胆固醇酯(起到运输的作用)
生物膜
外周膜和内膜系统
组成
脂质(主要是磷脂)、蛋白质、多糖类
脂双层
微团
脂双层微囊
膜蛋白
膜周边蛋白
膜内在蛋白
生物膜是动态的
低于体温:有序液态,高于体温:无序液态
脂质的横侧向运动
脂质的提取、分离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