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日本新闻传播史
日本新闻传播史总结,包括日本古代传播活动、现代新闻传播的起点、明治维新后急速发展的新闻传播业、联合国军对日本新闻传播业的自由主义改造等等。
编辑于2022-03-21 11:07:31日本新闻传播史
1.日本古代传播活动
(1)日本传统的国家主义、集团主义(或称团队精神),贯穿于它的现代新闻史中。
(2)日本古代民众很少有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幕府时期,将军为防止大名之间的横向沟通,还特别设置障碍,因而日本古代基本不存在中国古代那样的官方新闻传播系统。
(3)日本社会还是在最后一朝幕府(德川幕府)时期出现了简单的新闻传播形式,即所谓“读卖瓦版”。
2.现代新闻传播的起点
(1)在日本最早出现的报纸,是1858年从中国翻刻传入日本的《官版中外新报》,此报系由在中国宁波活动的传教士发行。
(2)在日本出版的最早的日文报纸,是1862年1月由官方“洋书调所”的工作人员竖川三之桥、万屋兵四郎印刷发行的《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新闻”一词系日文“报纸”。
(3)日本最早的杂志一般认为是幕府洋学研究者柳河春三1867年初创办的《西洋杂志》,“杂志”也是他创造的词汇。
3.明治维新后急速发展的新闻传播业
(1)“民办官助”报刊时期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政治斗争很快就导致出现尊王派和佐幕派。1868年2月以后,这两派都分别出版了系列代表自身观点的报刊。
②明治政府1869年公布了第一个关于报业的法规《报纸印行条例》,实行出版许可制。
③1871年12月,由横滨富商原善三郎等多人出资,在神奈川县令井关盛艮的支持下,《横滨每日新闻》出版,这是日本第一家日报。
④在政治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集权制的明治政府,造就了一个短暂而奇特的“民办官助”时期。
⑤1875年6月和1882年4月修订的报纸条例和1875年制定的《诽谤律》(包括“不敬罪”、“侮辱官吏罪”等等),实际上取缔了言论自由。
(2)不完全的“商业报刊时期”
①在经历了较多的因参与政治而受到查处的事件之后,一种与政治保持距离的意识开始形成,政论报刊衰落,报刊的商业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此外,随着工商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报纸的产业化管理也重视起来。如东京的《邮便报知新闻》、大阪的《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等。
②然而,商业性发展的报刊是不能触及国内政治问题的。明治末年和大正时代,一些报纸再次掀起政治运动,包括弹劾内阁,最终均遭到镇压。
a.1928年《朝日新闻》8月26日晚刊,在报道关西记者大会时用了白虹贯日一词,政府以“破坏安定秩序”的罪名起诉执笔者和编辑,硬说“日”代表天子,此矛头指向天皇,罪过非浅。
b.其实,从文章的字面上看,报纸同样持有狂热的国家主义观念,只是在具体问题上提醒当局不要过分自信而已,即使这样也不能被容忍。
③这种情形下的日本报业的产业化,是一种畸形发展。题
(3)明治—大正时代的新闻政策
从实际上不允许存在政党报刊,到颁布和修订一系列管理法规,以及惩处一批又一批的传媒和记者,日本当权者有效地限定了媒介的言论和报道范围。日本的媒介本来就没有与当权者抗争到底的传统,经过几个不大的斗争回合,便基本上被纳入了天皇专制制度的轨道,在鼓吹国家主义方面,不少媒介充当了自觉的工具。
4.“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媒介法西斯化的过程
(1)基于半个多世纪天皇制政府在新闻政策方面对媒介的“调教”,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时,即使战前对军部有些微词的报刊,又再次卷入了战争叫嚣中。
(2)日本军部自“九一八”事变后,一步一步将日本的各种新闻媒介牢牢地绑在了侵略战争的战车上。
(3)日本法西斯从思想到体制,编织了一张完全笼罩新闻传播的大而密的罗网。
(4)广播是进行社会动员的有效的传播工具,日本的广播事业从诞生初期就笼罩在法西斯的阴云之下。
(5)通讯社是所有媒介的主要新闻源,集中力量控制了通讯社,一定程度上也就控制了报刊、广播。“联合新闻社”和“电通”两大通讯社实际上完全由军部控制。
(6)不过,在法西斯统治时期,新闻界的少数反抗,依然值得在日本新闻史上记录下一笔。
5.联合国军对日本新闻传播业的自由主义改造
(1)关于大众传播的一批纲领性文件
①1945—1946年,同盟国(后为联合国)占领军最高统帅司令部(盟总或联总,本文统称盟总)发布了一批与大众传播相关的文件,这些文件果断地废除了战时法西斯政府所有关于大众传播的法律法规。
②这些文件为保证有效地清算法西斯,在解除战时被禁出版物、销毁和没收宣传法西斯主义的出版物的同时,规定了占领时期的新闻检查。
(2)新宪法确立表达自由权
1946年10月日本议会通过了新宪法。这部宪法第21条规定:“保障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及其他一切表达的自由,不得对之进行审查。”
(3)通讯社的重新创建
由14家主要报纸和广播协会筹备,报联社体制的社团法人“共同通讯社”于11月1日成立,同一天成立的还有以提供经济新闻为主的株式会社“时事通讯社”。
(4)改组日本广播协会,确立广播公营和民营并行的体制
①1947年10月,盟总对日本的广播体制作出指示:确立广播公正、自由、服务公众和遵守技术标准等原则;确立NHK真正公营的性质,脱离政府、政党而作为独立机构运作;明确允许民营广播业。
②盟总对日本广播业自上而下的改革,目的在于建立竞争机制,摧毁法西斯主义广播体制再生的基础。
(5)各报的民主运动、“编辑权”的确立、战时报刊业格局的延续
①1948年3月3日,盟总经济科学局劳动科发布了关于“编辑权”的声明,该文件的主要精神为:在决定新闻出版业编辑内容的问题上,经营者负单独、完全的责任。
②盟总从他们关于新闻自由的理念出发,鼓励老报纸复刊和创办新报刊。
(6)从清查法西斯分子到“清共”的转变
1950年6月爆发朝鲜战争,美苏之间的利害冲突上升为主要矛盾。盟总将“清共”作为统治日本新闻传播的主要工作之一。
6.最近半个多世纪日本新闻传播业的和平发展题
(1)日本式新闻自由的确立
①即使在法律上确立了新闻出版自由,日本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多年专制统治的惯性等等,仍然会无形中发挥作用。经过政府、媒介(所有者与媒介工作者之间还有斗争)、公众之间多年的斗争、妥协、磨合,从而形成一种多少与西方有所差别的日本式新闻自由。
②由于日本历史上政府对媒介的长期控制,虽然法律上确立了新闻自由,但是政府影响媒介的惯性力量还是相当大的。
③不过,几十年来,日本媒介在争取自身的权利方面还是渐进地有所发展,新闻自由逐步完善。
(2)报纸
战后日本报刊的商业竞争,政府的行政干预基本上消失,呈现一种较为正常而激烈的竞争态势。由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经济的整体衰落对报刊业也有影响。
①《朝日新闻》日本的代表性报纸,在知识界和社会中上层影响较大。1879年创刊于大阪,1888年进入东京,1919年实行股份公司制。作为媒介集团的“朝日”,还出版一系列其他报纸、杂志和书籍,拥有许多企业。
②《读卖新闻》日本、也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主为读者对象。1874年创刊于东京,在以后的历程中,合并了多家报纸,1950年实行股份公司制,1952年进人大阪。1986年以后在纽约发行卫星版。
③《每日新闻》日本全国性大报之一,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872年创办的《东京日日新闻》和1888年创办的《大阪每日新闻》。1911年后者兼并前者,仍以各自的名称在两地分别出版。在以后的历程中几经合并,1943年元旦起使用现报名。该报原来的读者对象是农民,现在转为争取市民读者,原来市场的消失和新市场的拥挤,使得这家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行量第一的报纸遇到了较多的困难。
④《日本经济新闻》日本最大的经济类报纸,也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1942年由关东地区的多家经济类报纸合并而成。其信息数据库在日本很闻名。作为媒介集团的“日经”,还出版其他报纸、杂志超过百家,拥有一系列经济研究机构。
⑤《产经新闻》日本最大的财经类报纸之一。作为媒介集团的“产经”,还出版一系列其他报纸和杂志,涉足电视传播网,除报纸外还拥有一些其他文化信息产业。
(3)广播电视业
①1953年2月1日,NHK所属的“东京电视”成为日本第一家开播的电视台;接着由《读卖新闻》的正力松太郎主办的民营“日本电视”于8月28日开播。
②目前,日本的广播电视分为公营和民营两大系统,日本广播协会(NHK)作为公营广播公司的运作实际开始于1946年,此前一直为政府直接控制,长期服务于法西斯宣传。
(4)通讯社
①共同社为日本最大的通讯社,现在加盟的报纸有60多家,另外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订有供稿合同。
②时事社为日本第二大通讯社,除了向各种媒介提供信息外,还向企业、团体、政府部门提供不同领域的消息。
“白虹贯日”笔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