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之光合作用思维导图,介绍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叶绿素及其色素、光呼吸、植物对光能的利用、光合作用过程等。
编辑于2022-03-25 00:11:43光合作用
C3、C4、CAM植物的光和特性比较
叶片结构
C3植物 C4植物 维管束鞘薄壁细胞 较小,不含或很少叶绿体 较大,有叶绿体 叶肉细胞 排列松散,无“花环型”结构 排列紧密,有“花环型”结构 胞间连丝 有少量胞间连丝 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与邻近的叶肉细胞间有大量的胞间连丝 淀粉形成场所 叶肉细胞 维管束鞘薄壁细胞
生理特性
C3途径 C4途径 CAM途径 羧化酶(叶肉细胞) 叶绿体Rubisco 细胞质基质PEP羧化酶 光呼吸(CO2亲和力) 明显(高光呼吸植物) 低(低光呼吸植物) 光合作用弱 生理功能 固定CO2→产物 固定、转运CO2 主要CO2固定酶 Rubisco Rubisco、PEPC CO2最初接受体 RuBp PEP 光下:RuBp 暗中:PEP CO2固定最初产物 PGA OAA 光下:PGA 暗中:OAA CO2固定时间地点 白天,叶绿体 白天,叶绿体 夜晚、细胞质 CO2同化时间地点 白天,叶绿体 白天,维管束鞘细胞 白天,细胞质 叶绿素a/b C4>C3>CAM 蒸腾比率 C3>C4>CAM 同化产物分配 慢 快 不等
光呼吸
光呼吸(C2环)的途径
RuBp+O2p PGA+磷酸乙醇酸 ¯ 磷酸酶 乙醇酸+pi
p
Rubisco:双功能酶,催化RuBp羧化反应+加氧反应
光呼吸的生理功能
减少光抑制
在有氧呼吸条件下避免损失过多的碳
为光合作用过程提供磷或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外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光照:光补偿点/光饱和点(阴生< 阳生)
CO2:CO2补偿点/CO2饱和点(C4 < C3)
温度:CAM < C3 < C4
矿质元素:Cl、Mg、Fe、Mn、Cu、S、K、P
水分:水分缺乏,光合作用下降
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类似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有午休现象)
内部因素对光合速率的速率
不同部位:一定范围内,叶绿素,光合
不同生育期
个体:营养生长期 > 生长末期
群体:单位叶面积、总叶面积、群体结构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植物的光能利用率:仅能利用5%的太阳光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复种指数、补充人工光照
增加光合面积:合理密植
提高光合效率:Ã优化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效率; Ã增加光能的高效利用; Ã提高光合碳同化效率; Ã促进光合产物从叶片(源)向经济器官(库)的运输
光合作用过程
原初反应(光能®电能)
p
光能的吸收
光系统:聚光复合物+反应中心复合物
光能的传递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特殊叶绿素a对
光能的转化
D·P·ApD·P*·A5®D·P+·A-®D+·P·A-
电子传递(NADPH)
p
光系统
爱默生:红降,增益效应(光系统I和光系统II)
光合电子传递体
PSⅡ复合体
p
简化式:2H2OpO2+ 4H++ 4e-(OEC)
电子传递:H2O®OEC®Tyr®P680ppheo®QA®QB®PQH2
质体醌(PQH2)
细胞色素b6f复合体(Cyt b6f)
简化式:PQH2+Cyt b6fpPQ+PC+Cyt b6f
电子传递:PQH2®b6®Fe®f®PC
PC(质体蓝素)
PSⅠ复合体
p
简化式:NADP++H++2e-pNADPH
电子传递:PC®P700®A0®A1®FeSx®FeSA/FeSB®Fd
光合电子传递途径
非环式电子传递连(主要)
环式电子传递连(PSⅠ受光刺激,PSⅡ´)
PSⅠ®Fd®(NADPH®PQ)®Cyt b6f®PC®PSⅠ
假环式电子传递连(NADP+供应不足)
H2O®PSⅡ®PQ®Cyt b6f®PC®PSⅠ®Fd®O2
光合磷酸化(ADP+Pi®ATP)
利用光能驱动电子传递建立跨膜类囊体膜的质子动力势
ATP产生:化学渗透假说
碳同化(CO2®糖类)
淀粉在叶绿体中合成
蔗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叶绿素及其色素
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结构:叶绿体被膜(内/外膜)、类囊体(基粒/基质类囊体)、叶绿体基质
成分:75%H2O、蛋白质,脂质、色素、质体醌、无机盐
遗传:环状DNA,半自主性细胞器,可合成ATPase和Rubisco
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叶绿素
叶绿素a(蓝绿)、叶绿素b(黄绿)
部分叶绿色a和全部叶绿素b:收集和传递光能
特殊叶绿素a: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胡萝卜素(橙黄)
收集和传递光能
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叶绿素吸收光谱:640~660nm红光+430~450nm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蓝紫光
基态→激发态→基态(能量传递)
叶绿素的合成及降解
合成:叶绿体a(4个阶段); 叶绿素b:叶绿素a氧化酯化; 叶绿素a:叶绿素b=3:1
p
降解:叶绿素bp叶绿素ap脱植基叶绿素ap脱镁叶绿素ap水溶性的无色产物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碳素营养
异养植物
自养植物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碳同化作用 :¶细菌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
光合作用
方程式:CO2+H2Op(CH2O)+ O2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 :¶蓄积太阳能; ¶环境保护
碳同化
C3途径——卡尔文循环
植物:水稻、小麦、棉花、大豆
过程
羧化阶段:3RuBP+CO2+3H2Op6PGA+6H+
还原阶段
反应1:PGA+ATPpDPGA
反应2:DPGA+NADPH+H+pPGAld
更新阶段:PGAld+ATPpRuBP+ADP+Pi
调节
自身催化:当RuBP¯时,CO2用于RuBP的增生
光的调节
铁氧还蛋白-硫氧还蛋白系统(含二硫键)
光下:-S-S-基还原成-SH,酶活化
暗中:氧化状态(-S-S-),酶不活化
光增加Rubisco活性:较高浓度的Mg2+和pH
光合产物转运(磷酸转运体):叶绿体(磷酸丙糖)«细胞质基质(Pi)
C4途径——四碳二羧酸途径
植物:甘蔗、高粱、玉米、苋菜
过程
羧化与还原(叶肉细胞细胞质)
羧化:PEP+CO2+H2OpOAA+Pi
还原:OAA+NADPH+H+pMal+NADP+
转移和脱羧(维管束鞘细胞mit+chl)
脱羧:Mal+NADP+pPyr+CO2+NADPH+H+
卡尔文循环(叶绿体)
更新(叶肉细胞叶绿体):Pyr+ATP+PipPEP+AMP+PPi
调节
光:激活苹果酸脱氢酶、磷酸丙酮酸激酶、PEP羧化酶
效应剂:调节PEP羧化酶
二价金属离子:脱酸酶的活化剂
CAM——景天酸代谢途径
植物:景天、仙人掌、菠萝、兰花、落地生根
过程
白天(气孔关闭,还原CO2)
夜晚(气孔打开,固定CO2)
调节
短期调节
夜晚型:CO2®苹果酸(液泡)
白天型:苹果酸®CO2®卡尔文循环(叶绿体)
长期调节
干旱:CAM途径
水分充足:C3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