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
下图梳理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内容,包含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明代、清代等方面内容。
标点符号的使用知识梳理,本图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破折号、引号等表达符号的使用规则及典型例句,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这是一篇关于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病句分类、方法、定语、状语、Tips :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于前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
先秦时期
诸子 散文
《论语》
《孟子》
《庄子》
《墨子》
《荀子》
《韩非子》
长于说理 寓理于形 运用寓言故事 和生动的比喻
史传 散文
《尚书》
商周记言史料汇编
《春秋》
第一部编年史书
《左传》
标志着叙述散文的成熟
《国语》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以记言为主,塑造“士”形象
用以记事
两汉时期
史传文
司马迁《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班固《汉书》
第一部断代史
政论文
贾谊
《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
晁错
《论贵粟疏》
王充
《论衡》
赋
大赋
枚乘《七发》
汉赋正式形成
司马相如《子虚》《上林》
汉赋的代表
杨雄《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羽猎赋》
京都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
以问答为骨架 蒲城名物、排比辞藻 好用古文奇字和双声叠韵词 铺陈用整句韵语,对话用散文句
抒情小赋
张衡《归田赋》
蔡邕《述行赋》
赵壹《刺世疾邪赋》
短小精悍,无主客对话形式
魏晋南北朝
建安时期
曹丕《与吴质书》
曹植《与杨德祖书》
清峻通脱
正始时期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阮籍《大人先生传》
愤世嫉俗 言辞激烈
东晋时期
王羲之《兰亭集序》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南北朝时期
刘义庆《世说新语》
郦道元《水经注》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
骈文
孔稚圭《北山移文》等
辞赋
王粲《登楼赋》
曹植《洛神赋》
向秀《思旧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江淹《恨赋》《别赋》
庾信《哀江南赋》
沿循东汉后期抒情的方向, 拓宽了表现领域和表现风格。
【西晋】左思《三都赋》
唐宋时期
王勃《滕王阁序》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唐代骈文双壁
李商隐
以李商隐为宗的“西昆体
古文
韩愈《师说》《祭十二郎文》《进学解》等
雄健深厚、气势磅礴、汪洋恣肆、曲折自如
柳宗元
《捕蛇者说》
《蝜蝂传》
小品文
《永州八记》
山水游记
倡导古文运动
欧阳修
《朋党论》《伶官传序》等议论文
《丰乐亭记》《醉翁亭记》等山水游记散文
宗韩而求变
苏轼
古今议论之杰
亭台记
《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喜雨亭记》
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苏洵《六国论》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曾巩《墨池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骈体赋
杜牧《阿房宫赋》
文赋
欧阳修《秋声赋》
苏轼《赤壁赋》
明代
明初三大家
刘基《苦斋记》《卖柑者言》《郁离子》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高启《书博鸡者事》
前七子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后七子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文必汉唐,倡导复古运动,模拟的倾向严重
唐宋派
归有光《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
主张继承唐宋古文传统
公安派
袁宏道等
“性灵说”
竟陵派
钟惺、谭元春等
文学应真实地表现人的个性化情感和欲望
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等
成就最高
清代
明末清初
顾炎武、魏禧等爱国主义诗文
桐城派
方苞《狱中杂记》
刘大櫆
姚鼐《登泰山记》
以“义法”为基础,有周密体系的古文理论
性灵派
袁枚、郑燮、沈复等
以才运笔,抒发性灵,具有小品文的风采
龚自珍《病梅馆记》
开创经世散文的新风 标志清代散文的转折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提出“文界革命”创立“新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