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哲 基本问题
马工程教材总结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哲学发展历程、哲学涵义、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流派、哲学的发展规律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2006年9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顾海良、梅荣政。本书主要论述了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所走过的一个半世纪多的历程,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等内容。
教育学基础(十二院校版)思维导图,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等总结归纳,建议收藏!
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明确地将教育学定性为一门“科学”,他说:“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马哲
哲学发展历程
西方
古希腊时期
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
研究对象
自然界
欧洲中世纪
经院哲学/基督教哲学/繁琐哲学
托马斯·阿奎那
神
主张
理性服从信仰,上帝是世界创造者
分为
唯名论
个别是真实的存在,共相是概念、人的虚构
唯实论
共相是真正的存在,个别才是现象
文艺复兴(15、16世纪)
人文主义哲学
人 自然
基本精神
抬高人的地位,贬低神的地位
实质
强调人的尊严,人生的价值
过渡时期(17-18世纪)
哲学研究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
本体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识论
经验论
培根、洛克、休谟
唯理论
笛卡尔
18世纪末19世纪初
德国古典哲学
代表人物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
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现代西方哲学
科学主义
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伪证主义、历史主义
基本特征
强调与现代自然科学紧密结合
拒斥形而上学问题
注重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人本主义
存在主义(萨特)、托马斯主义、唯意志主义(尼采)、生命哲学
以人为中心
有非理性主义色彩
有悲观主义倾向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后现代主义
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福柯、罗蒂
源自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
强调差异性、异质性,反对同一性、总体性
中国
萌芽
夏商周
成形
春秋战国时期
哲学涵义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
方法论
运用这个根本观点去认识、评价、改造世界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成加以高度地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材料、经验、知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 (本体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有无同一性 (认知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流派P3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泰勒斯(水)
德谟克利特(原子)
赫拉克利特(水)
主要特征
以自然原因解释自然现象,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
主要缺陷
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做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把人看作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是一个以自然为基础,以人为核心、出发点的唯物主义体系
特点
以一定的材料作为依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性质,并以此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神学
局限性
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过程最终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规律加以解释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即自然观的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主观唯心主义
陆象山、王守仁、贝克莱、杜威
把个人的感觉、心灵、意识、观念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道)、朱熹(理学)、黑格尔(绝对理念)
“客观精神”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的存在,把物质世界说成“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实践观去解决全部哲学问题,是现代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主义、人本主义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
3
一元论
二元论
物质、意识平行,并不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
多元论
4
5
哲学的发展规律
人类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着哲学的发展
人类的观念把握世界诸方式的相互作用深刻影响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内部的派别斗争直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真正的哲学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时代特征
时代背景
人类社会发展到19世纪中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标志是西欧工业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已逐渐确立,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
阶级基础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直接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复辟时代史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依据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哲学特征
民族性、世界性
内涵及本质特征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主题
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核心观点
实践观点
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学习方法
哲学的求真态度
哲学态度的培养
康德
批判哲学(批判休谟)
半截子唯物主义(批判黑格尔)
只适用自然界
功
维护了唯物主义地位,完全摒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
过
摒弃了黑格尔辩证法
黑格尔
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