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马工程经济法第一章第一节经济法的概念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定义。
侦查思维导图:包含侦查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依法进行收集证据、查明案情的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等等
立案的概念,立案的材料来源,立案的条件,立案的程序,立案的程序包括立案材料的接受,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法律监督。
回避——与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的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等不得得参与该案诉讼活动。详细总结了回避人员,回避的理由,种类,程序,效力的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经济法的概念
调整对象
基本界定:宏观调控关系、市场规制关系
“调制关系”
具体化
宏观调控关系
财税关系
金融关系
计划关系
市场规制关系
反垄断关系
反不当竞争关系
消费者保护关系
体制关系(国家权力)
“一体两异”
经济法的定义: 简: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现代市场经济
时间性(现代性)
精神追求:个人本位→社会本位
产生基础:经济、社会发展
制度构建:形成“政策性”、构成“自足性”、实施“行政性”
一国范围
空间性
调整“调制关系”
经济性和规制性(基本标志)
目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反映经济规律
政策的法律化:政策是法的前提,法是政策的法律化
法律化的经济手段
直接目标:总体上的经济效益
子主题
法律规范
实质意义的部门法
经济法的历史
产生
经济因素(利益冲突)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早期:刑法、变相刑法
商品经济自由竞争时期:自由放任
不正当竞争、垄断
盲目性、无序性→经济危机
1890年,🇺🇸《谢尔曼法》 1896年,🇩🇪《反不当竞争法》
政治因素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重视国家干预(罗斯福新政)
社会因素
法的宗旨和使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原则、差别原则”
法律因素
社会需要
已有,但不足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标志:1890年🇺🇸《谢尔曼法》
发展
自由放任→垄断→反垄断→市场主体平等,市场竞争自由
非常态法→常态法
战时法→平时法
边缘法→基干法
一元体系→二元体系
市场规制→市场规制+宏观调控
差异→互鉴
🇨🇳产生1978年改革开放→发展完善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
微观:市场失灵→竞争失效→市场失序→市场规制→政府失灵→依法规制→市场规制法
宏观:市场失灵→结构失衡→经济失衡→宏观调控→政府失灵→依法调控→宏观调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