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5讲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35讲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有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35讲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盛行奴隶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手工业主要使用奴隶劳动,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子主题
目的: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时间:18世纪初
人物:沙皇彼得一世
内容
政治:改组行政机关,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军事:创建新式常备军
文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社会习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影响
积极影响: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影响: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影响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废除农奴制
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概况: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意义: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美国内战
时间:1861-1865年
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这两种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北方领导人:林肯
经过
爆发:1861年,南方组成"南部同盟",挑起内战
失利: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一再失利。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局面
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参加军队。这两部法令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局面。
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胜利原因:维护统一是人心所向,有利于北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士兵作战勇敢;北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都占有优势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化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内因: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激化了日本国内的矛盾
开始:1868年,中下级武士发动倒幕运动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型军队
经济方面: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化开明”,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评价
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中心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