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费者行为分析
经济学第六讲消费者行为分析,知识内容有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6讲消费者行为分析
效用理论
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以力图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效用的定义: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一种心理感觉,无客观标椎。
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可以用1234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一理论是利用边际效用分析的。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无法知道效用的绝对数值,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等。这一理论使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曲线来分析的。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若干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大小。
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边际效用的表动有一个趋势,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无差异曲线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前提: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
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吧自己的偏好准确地表达出来
可传递性:A偏好>B,B偏好>C,那么A偏好>C。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这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永远不会相交
无差异曲线从左上向右上倾斜,凸向原点。
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就是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凹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预算约束
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又称为预算约束线。
公式P1X1+P2X2≤一条向下的直线
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收入增加使预算找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
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这种商品数量减少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
前提条件: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
消费者均衡: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C点。在这一点消费者可以用现有收入可以买到,同时又给消费者带来最高程度的满足。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就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前提条件:假定偏好不变和收入不变,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变化。
随着价格的变化,均衡曲线出现变化,均衡曲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都会出现不同的切点,这些切点连起来就是消费曲线
商品价格变化会产生两种效应
收入效应:名义上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收入效应比较复杂
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总是反方向的
财管211赵晓莹202126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