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思维导图,讲述了概述、腹股沟疝病人的护理、直疝斜疝区别、其他腹外疝病人的护理、处理原则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1. 第一节:概述
1.1. 什么叫做疝?腹外疝?
1.1.1. 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正常部位,形成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个部位
1.1.2. 腹外疝:腹腔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膜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外突出形成
1.1.3. 腹部疝是腹外疝最多见。其他包括(脐疝、股疝、切口疝、腹股沟疝)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1. 腹壁强度降低(常见因素)
1.2.2. 腹内增大
1.2.3. 典型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
1.2.4.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
1.3. 临床分型
1.3.1. 易复性疝(容易回纳)
1.3.2. 难复性疝(不能完全回纳)
1.3.3. 嵌顿性疝(不能回纳)
1.3.4. 绞窄性疝(动脉血流减少,完全阻断,坏死变黑)
2. 第二节:腹股沟疝病人的护理
I. 分类
I.1. 斜疝(最常见疝)
I.2. 直疝
II. 病因
II.1. 腹股沟斜疝(鞘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后天性腹壁薄弱缺损)
II.2. 腹股沟直疝(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较薄,易发生疝)
III. 临床表现
III.1. 易复性疝{肿块,偶有胀痛}
III.2. 难复性斜疝{胀痛稍重外,疝块不能回纳}
III.3. 嵌顿性斜疝{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
III.4. 绞窄性疝{穿孔坏死,急性腹膜炎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严重者脓毒症}
IV. 辅助检查
IV.1. X线检查:疝嵌顿或绞窄疝可见肠梗阻征象
IV.2. 实验室检查:疝内容物继发感染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V. 处理原则
V.1. 1、非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手术修补(最有效)
VI. 护理措施
VI.1. 术前:休息与活动,病情观察,消除腹内压升高的因素吸烟者应在术前两周戒烟,
VI.2. 术后:术后平卧位,次日半卧位,术后3-5天可离床活动。饮食护理:术后6h禁食,局部麻醉不需要。病情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疼痛,阴囊部有无出血血肿。
VI.3. 健康指导: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
3. 直疝斜疝区别
A.
B.
C.
D.
E.
4. 病因
4.1. 1、股疝:女性易发病。在腹外疝中,股疝嵌顿者最多,高达60%
4.2. 2、切口疝:手术切口处的疝,尤其是下腹部纵向切口。致成因素:切口感染裂开愈后不良
4.3. 3、脐疝:小儿脐疝多因脐环闭锁不全
5. 第三节:其他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5.1. 1、包括股疝脐疝和切口疝。
5.2. 2、体征:股疝病人可在腹股沟处触及肿块。切口疝的病人可在切口处触及肿块
5.3. 3、辅助检查
6. 处理原则
6.1. 1、股疝:尽早手术
6.2. 2、切口疝:较大的切口疝采用人工高分子筋膜组织修补
6.3. 3、脐疝:<2岁采取非手术治疗。>2岁脐环直径大于1.5cm,则可手术治疗。成人脐疝发生嵌顿或绞窄者较多,故应采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