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胞膜
细胞生物学第二篇细胞膜思维导图,讲述了细胞膜(质膜)的概述、细胞膜的生物学特性、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细胞膜
生物膜(单位膜):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的总称。
细胞膜(质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
化学组成(主要)
脂质(膜脂):构成细胞膜的结构骨架
磷脂(主要)
脂分子中含有磷酸基团的分子
分类
甘油磷脂
磷脂酰胆碱(PC)也叫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
磷脂酰丝氨酸(PS)
磷脂酰肌醇(PI)
特征:
结构示意图
以甘油为骨架
甘油分子的1、2位羟基分别与脂肪酸形成脂键
3位羟基与磷酸基团形成脂键
两亲分子或兼性分子
鞘磷脂SM
唯一不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在膜中含量较少,在神经纤维中含量较多
示意图
合成部位:主要高尔基体
骨架:鞘氨醇
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结合在鞘氨醇的氨基上,分子末端的一个羟基与磷酸胆碱结合
胆固醇
作用:能稳定细胞膜和调节流动性
两亲分子
极性头部为连接与固醇环上的烃基,靠近相邻分子的极性头部
非极性疏水结构为固醇环和烃链
疏水的固醇环具有刚性,固定在磷脂分子临近头部的烃链上,对其运动具有干扰作用
结构特点
糖脂
位于质膜的非胞质面
由脂类和寡糖构成
糖脂在不同生物细胞内的情况
细菌、植物细胞:几乎所有的糖脂都是甘油磷脂的衍生物
动物细胞:几乎都是鞘氨醇的衍生物,结构与鞘磷脂相似,称为鞘糖脂
最简单的糖脂是脑苷脂(髓鞘中的主要糖脂)
蛋白质(膜蛋白):以多种方式与脂双分子层结合
决定细胞膜的不同特性和功能
人体内30%的蛋白质位于质膜上
不同生物膜上膜蛋白的含量及类型有很大差异,功能越复杂的膜其蛋白质含量越高
功能
运输
催化
链接:链接相邻细胞或离子进出细胞
受体
分类(根据膜蛋白和脂双分子层结合方式的不同):
内在膜蛋白(整合膜蛋白、穿膜蛋白)
占70%-80%
单次穿膜
多次穿膜
多亚基穿膜
大多数穿膜蛋白都是a-螺旋构象,也有的穿模蛋白以b-折叠片层构象穿膜,在脂双层中围成桶状结构,称b桶。
有些b桶在质膜上起运输作用,被称为孔蛋白,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和一些细菌的外膜
蛋白质的结构
外在膜蛋白(周边蛋白)
占膜蛋白总量的20%-30%
是水溶性蛋白,与膜之间通常有一种动态关系,根据功能的需要募集到膜上或从膜上释放出去
是一类与细胞膜结合较为松散的不插入脂双层的蛋白质
分布在质膜的胞质侧或胞外侧
膜内(较为清楚)
例子:红细胞的血影蛋白和锚蛋白
膜外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
酶或传递信号的因子
脂锚定蛋白(脂连接蛋白)
与外在膜蛋白类似,但不同的是,它是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
两种方式与脂类分子结合
质膜胞质侧:直接与脂双层中的某些脂肪酸链形成共价键而被锚定
质膜外表面的一些蛋白质:通过与磷酸肌醇分子相连的寡糖链共价键结合而锚定到质膜上,又被称为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PI)
去垢剂:分离穿膜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糖类(膜糖)(膜糖类覆盖细胞膜表面)
糖类约占质膜总质量的8%
93%的糖以低聚糖或多聚糖链形式共价结合于膜蛋白上形成糖蛋白
7%的膜糖以低聚糖链共价结合于膜蛋白上形成糖脂
糖萼(细胞外被):真核细胞表面富含糖类的周缘区
特点:在电镜下可现实其厚约10-20nm的结构,边界不明确
基本功能:
保护细胞
润滑
防止机械损伤
保护黏膜上皮不受消化酶的作用
参与细胞的识别、黏附、迁移等功能活动
生物学特性
膜的不对称性:细胞膜中各个成分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包括种类和数量
膜脂的不对称性
子主题
使得脂双层内、外两层流动性有所不同
相对不对称性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绝对不对称性
穿膜蛋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膜糖的不对称性
细胞膜糖脂、糖蛋白的寡糖侧链只分布于非胞质面
内在膜系统,寡糖侧链都分布于非胞质面
意义:
与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有密切关系
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和生命活动的高度有序性
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基本特征之一)
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
膜的流动性
膜脂分子的运动方式
侧向扩散(主要的运动方式)
翻转运动(翻转酶)
旋转运动
弯曲运动
影响因素
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
脂肪酸链的长短(越短,相变温度越低,流动性越大
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
卵磷脂和鞘磷脂的比值(鞘磷脂含量高流动性降低)
膜蛋白的影响
界面脂
富脂区
膜脂的极性基因、环境温度、PH、离子强度
膜蛋白的运动性
侧向扩散
结构:脂双层为液晶态二维流体
组分既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液晶态)
相变:由温度变化导致膜状态的改变称为相变
是膜功能活动的保证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片层结构模型(三层夹板式,蛋白质-磷脂-蛋白质)
单位膜模型 (体现膜形态结构的共同特点,磷脂分子的排布方式)
流动镶嵌模型(无法解释质膜在变化过程中如何保持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也忽视了膜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匀性)
晶格镶嵌模型
板块镶嵌膜性
脂筏膜型
微区:膜脂双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由于鞘脂的脂肪酸尾比较长,因此这一区域比膜的其他部分厚,更有秩序且较少移动,被称为脂筏
外层微区
内层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