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观经济学导论
微观经济学导论总结,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导论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界定
微观经济学
基本上是由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和马歇尔“大综合”中所形成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
宏观经济学
由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中所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
二者辨析
科学因素和阶级属性
科学因素
阶级属性
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和服务的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
总概
重商主义(15th-17th中叶)
古典经济学(17th中叶-19th中后期)
新古典经济学(19th后期-20th初期)
当代西方经济学(20th30s至今)
分述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倾向于经济干预主义 重农主义-倾向于经济自由主义
只对流通过程做研究,以及一些经济现象做粗浅解释,大都停留在政策或经验层面,未真正深入研究生产过程,也未触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二重性
一方面,古典经济学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对剩余价值理论或收入分配理论作了初步探索,其理论遗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其无法避免的资产阶级局限性,古典经济学没有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看作自然的和永恒的社会制度,因而不能正确揭示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这是它转化和沦落为庸俗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根源。
新古典经济学
特征
与早期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理论分析路径决裂,提出边际效用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相抗衡。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当代西方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兴起
微观与宏观的新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起点
资源的稀缺性
西方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探索和回答如何在稀缺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研究对象
在稀缺条件下有效配置资源和分配财富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处理稀缺资源与人类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关系(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方法论
具体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客观 规范:主观
均衡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
弹性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模型分析
两个基本假设
“理性人”或“经济人”
“完全信息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