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毛概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导图笔记,知识点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等。
编辑于2022-04-08 09:07:17“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1.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
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
4.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5.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
6.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7.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是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有之路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次提出:2015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
主要内容
1.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4.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激发各类市场活力
4.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着力发展开放性经济
6.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决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决不能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
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实际问题。
二.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协商民主政治
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
人民政协工作
围绕团结和民主,聚焦
党
国家
4.民主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符合我国国情
二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
三有利于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
二是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
三是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主要工作包括:
1.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2.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体意识
3.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做到
1.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2.始终依靠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3.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4.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主要工作包括: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2.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4.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
5.秉持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
6.携手同心,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地
2、掌握议事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总的要求
立足中国
借鉴国外
挖掘历史
把握当代
关怀人类
面向未来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本内容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紧密相连,主要体现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2)二者方向一致,都提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3)二者各有侧重,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
要求
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三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四是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4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做到
1、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首先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
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注重国家形象塑造,提高国际话语权
再次要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与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提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知晓率和认同度。
四、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3.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6.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主要任务
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创新国家安全理念
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2、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3、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4、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5、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五、 建设美丽中国
一、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4、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5.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构建生态文明系统
1、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2、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3、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4、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5、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积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推进绿色发展。
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2.着力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
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4.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新发展理念
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