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感染性心内膜炎(IE)
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思维导图,介绍了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感染性心内膜炎(IE)
概念
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
病因
主要病原微生物: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
发病相关因素
瓣膜内皮细胞受损
短暂菌血症
临床表现
发热:最常见
心脏杂音
周围体征
瘀点
指(趾)甲下线状出血
Osler结节
Roth斑
Janeway损害
动脉栓塞
感染的非特异症状
贫血
脾大
并发症
心脏并发症:心力衰竭最为常见
细菌性动脉瘤
迁移性脓肿
神经系统并发症:肺栓塞,脑出血,脑脓肿等
肾脏并发症:肾小球肾炎,肾脓肿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培养:最重要的诊断方法
尿液检查
血液检查
免疫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发现赘生物
其他:胸部X线,心电图等
诊断要点 (满足2主,或1主+3次,或5项次要)
主要标准
血培养阳性 (至少1项)
两次不同时间的血培养检出同一典型IE致病微生物 (如草绿色链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杆菌)
多次血培养检出同一IE致病微生物 (2次至少间隔12小时以上的血培养阳性、3次血培养阳性或4次以上的血培养多数阳性)
Q热病原体1次血培养阳性或其IgG抗体滴度>1∶800
心内膜受累证据(符合至少一项)
超声心动图异常
新出现的瓣膜反流
次要标准
易患因素
血管征象
发热:≥38℃
免疫性征象
致病微生物感染证据
治疗要点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青霉素
手术治疗(适应症)
由瓣膜功能衰竭所致的心力衰竭
积极抗生素治疗,仍有持续败血症
再发栓塞
常用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发热护理:物理降温,动态监测体温变化
正确采集血标本
告知病人及家属需多次采血,且采血量大,取得理解与配合
每次采血10~20ml,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培养3周
饮食护理: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应用抗生素的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潜在并发症:栓塞
有巨大赘生物病人,绝对卧床
观察病人有无栓塞征象
肺栓塞:胸痛,气急,发绀和咯血
肾栓塞:腰痛,血尿
脑栓塞:神志和精神改变,失语,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下降,长期发热导致机体消耗量过多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注意防寒保暖,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合理安排休息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切勿挤压痤疮,疖,等感染病灶,减少病原体入侵机会
用药指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病情监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