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学第二章个人与社会
社会学第二章个人与社会的思维导图,讲述了人的属性和社会的本质、社会结构与社会交往、人的社会化、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编辑于2022-04-08 21:50:57第二章 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人的属性和社会的本质
1.人的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指人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与生俱来的各种生理机能及其现象。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终端,通过自己的群体生活,通过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自然继承或逐渐获得的社会品性,它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并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它是具体的、可变的。
社会属性最重要
人的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是人通过自己的经验可以把握的。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规定性。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天赋的,而是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的产物;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本质,是通过他的实际的社会行动表现出来的。
2.社会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
定义:社会是人类的生活共同体,一个特定的社会都是处于特定时空领域内的、享有共同文化、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前提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社会的特征: ①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前提的,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础和本质 ③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联系 ④社会是一种文化的系统,人类在生活中创造的文化成为了构成社会的重要因素 ⑤社会是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系统,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社会的本质
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体现了社会最为实质的方面。
物质生产方式反映了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交往
1.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社会类型
社会结构:可理解为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素之间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
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
微观:社会各种要素或基本单位之间的结构现象
社会形态和社会类型
社会形态
是指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具体形态
a.人类社会不是抽象的存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都会呈现出具体的形态,因而不同的社会有其各自的内涵和表征。
b.社会形态的具体性取决于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社会类型
社会学对社会的基本状态及典型特征的总结、概括和划分
2.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的内涵: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群体、民族、国家等,运用语言、符号等不同的手段或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与社会之间形成的各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更进一步说,交往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人类所特有的广泛的生活方式、活动方式和发展方式
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与社会发展:①人的需要是社会交往的源头 ②生产活动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③社会变迁过程贯穿着社会交往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社会交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社会交往与人的相互关系:①社会交往是不同的人们参与的社会性过程 ②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过程 ③信息沟通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条件和内容:信息沟通本身就是在社会交往的展开和实现方式 ④人的社会交往总是依循一定的方式展开的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
b.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接近就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非面对面的(网聊)
e.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f.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g.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着重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侧重于对个人、群体、组织在行动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现象、方式、规则、秩序等的研究。(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之间)
社会交往的方式:语言媒介、符号系统、意义表达、情景解释、网络数字化技术
第三节 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概念与类型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重要理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唯物主义原则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辩证法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原则
社会化的含义
概念: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形成个性和自我、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
基本方面
文化: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人对于文化的内化
个性形成:社会化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社会结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角色学习过程,社会化就是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具有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功能
重要方面
社会合作能力的提高
创新能力的培育
类型
初级社会化(基础):个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是从幼儿到青少年生活阶段的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人的发展):指成年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角色要求而继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
再社会化(人的改造):一个人全面放弃以前已经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贵方,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2.社会化的阶段与场所
阶段:儿童期(11岁前)、青年期(11~21岁)、成年期(21~60岁)、老年期(60岁以上)
场所
初级社会化场所:家庭、邻里、同龄伙伴群体、学校、传媒、网络等
次级社会化场所:学校、工作单位、职业群体、社团、志趣群体、传媒、网络等,。
3.社会化的内容与功能
内容:
①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②获得谋生的基本手段
③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④明确生活目标
⑤培养社会角色
功能:
文化传承: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社会化实质上是个人对于文化的内化过程。
个性发展:从个性的角度,社会化是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人的个性结构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
角色学习: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人角色学习的过程。
4.社会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
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创新性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1.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与阶段性
共同体与人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
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性
2.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体性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第一,全新理论视野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第三,展现人的丰富内涵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第四 ,以新发展理念为实现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社会全面进步思想
第一,新时代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
第二,新时代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战略布局
第三,新时代社会全面进步的阶段性战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