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辛温解表:桂,芍等量相伍;调和营卫,邪正兼顾;桂枝得芍药;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滋而能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辛温解表
桂枝汤
主治病机
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风寒客表—发汗头痛脉浮
腠理不固
营阴外泄
汗出恶风脉缓
汗出:卫强营弱
肺胃失和—鼻鸣干呕,卫气不保护营阴
外感风寒表虚证
治法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祛邪与调正兼顾
方解
君
桂枝
解肌发表
温通经脉
助卫阳(调卫)
臣
白芍:益阴敛营(合营)
桂,芍等量相伍;调和营卫,邪正兼顾;桂枝得芍药;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滋而能补;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佐
生姜—助桂枝辛散解表并温胃止呕
大枣—益气补中,滋脾生津
调补脾胃调和营卫
佐使
炙甘草
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
调营卫和阴阳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配伍特点
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临床应用
用法
啜热稀粥,以助药力,温覆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服法
药后啜粥法
温覆微汗法
获效停药法
守方继进法
药后忌口法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本方具有调和营卫、阴阳、气血的作用。可运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不和所导致的病症
麻黄汤
主治证病机
外感风寒
卫阳被遏—恶寒发热
营阴郁滞
经脉不畅
头身疼痛
腠理闭塞—无汗
肺气不宣—喘
舌苔薄白,脉浮紧
外感风寒表实证
病机要点
风寒束表(主)
肺气失宣(次)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畅行营阴
杏仁:降利肺气,合麻黄一宣一降,增强宣肺平喘
佐使(佐制)
炙甘草:缓和麻桂之峻烈
麻黄桂枝相配,一发卫气以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相虚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初
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剂,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煎煮,先煮麻黄,去上沫,去滓。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
麻黄、杏仁相伍
一宣一降,平喘止咳之功力强
比例为3:2
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小青龙汤
素有水饮内停 复感风寒之邪 水寒相搏于肺
风寒客表—恶寒发热,无汗,脉浮
寒饮犯肺
肺失宣降
胸痞咳喘,痰多而稀 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
饮溢肢体—身体疼痛,头面四肢浮肿
水饮内停—苔白滑
外寒内饮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桂枝—解肌发表,温阳化饮
相须为用,发汗散寒以解表邪
干姜
细辛
温肺散寒化饮
温脾阳以运湿,治生饮之源,助君药解表散寒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五味子—敛肺止咳,使散中有收,既增止咳平喘之功,又防辛散太过耗伤肺气
白芍—养血合营,防温燥及发汗太过伤阴血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
药对
麻黄、桂枝、芍药:麻、桂解表散寒,配白芍酸寒敛阴,和营养血,防发汗太过伤阴
干姜、细辛、五味子:一温、一散、一敛、温肺化饮、敛肺止咳,治疗痰饮(寒)的基本结构
表里双解
散中有收
开中有和
外感风寒,水饮内停,老慢支发作,输液后咳嗽不止,溢饮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
注意
1.凡是舌红苔黄,热多者,用小青龙加石膏
2.病人多有恶寒或背部恶寒的表现,这是关键
eg:无恶寒、多是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或苓桂术甘汤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风寒束表
恶寒发热
无汗头痛
湿滞经络—肢体痠楚疼痛
内有蕴热—口苦微渴
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风寒湿在表(主证)
里有蕴热(兼证)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羌活—祛风散寒除湿,利关节止痹痛
防风—助君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苍术—助君发汗除湿
白芷
川芎
散寒祛风,宣痹以止头身疼痛
生地
黄芩
倾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
使
甘草—调和诸药
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即表里同治,又散而不峻,寒而不滞
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主治四时感冒、风寒湿邪、表实无汗,兼有里热证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痠楚疼痛、口苦微渴
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 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宛,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穹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弯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