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头部体格检查
这是一个关于头部体格检查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头发与头皮、头颅、颜面部、颈部、甲状腺、气管、浅表淋巴结等板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头部颈部体格检查
头
头发与头皮
检查头发要注意颜色、舒密度、脱发的类型与特点。脱发可由疾病引起,如伤寒,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由物理化学因素导致
头皮检查需要观察头皮颜色,头发屑,有无头藓,外伤,血肿等
头颅
大小、外形
测量时以软尺自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粗隆。新生儿约34cm。18岁可达53cm或以上
大小异常或畸形:小颅,尖颅,方颅,巨颅,长颅,变形颅
运动
头部活动受限见于颈椎疾病,头部不随意地颤动,见于帕金森病,与颈动脉搏动一致的点头运动,称de Mussert征
还需检测有无压痛,异常隆起
颜面部
眼
视功能检查
远距离视力表检测
5m
近距离视力检测
33cm,能看清1.0行视标这为正常视力
外眼检测
外眼运动的检查方法
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对光反射直接或间接的检查方法
直接方法
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正常人,当光线照射一眼时,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方法
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检查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集合反射
嘱被检查者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示指尖),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离眼球约5~10厘米),正常人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
眼球震颤检查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眼前节检测
角膜
注意有无云翳,白斑,软化,溃疡,新生血管
巩膜
正常颜色为瓷白色,发生黄疸时,会出现黄染,
虹膜
眼球葡萄膜的最前部分
瞳孔
正常直径3-4mm,对光反射时可观察到瞳孔缩小现象
耳
外耳
耳廓
注意耳廓的外形,大小,位置,和对称性,是否有发育畸形,外伤瘢痕,红肿等
外耳道
注意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溢液
中耳
观察鼓膜是否穿孔,主要穿孔位置
乳突
观察耳廓后方皮肤是否有红肿,乳突有明显压痛,
鼻
外形
视诊时注意鼻部皮肤颜色和鼻外形的改变
观察是否鼻翼扇动,鼻中隔是否偏曲,是否有鼻出血,鼻腔分泌物
鼻窦
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注意各自所在部位,用浅部滑行的方法检查或者叩击检查
口腔
口唇一般人为红润光泽,贫血者口唇呈苍白色,No中毒呈桃红色,缺氧者呈紫绀
口腔粘膜
正常口腔粘膜呈粉红色
牙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龋齿,缺牙,义齿
舌
舌头种类:干燥舌,舌头增大,地图舌,裂纹舌,草莓舌,牛肉舌,镜面舌,毛舌
舌的运动异常:震颤见于甲状腺功能抗进,偏斜见于舌下神经麻痹
咽部
被检查着取坐位,头略后仰,口张大并发啊音,此时医生用压舌板在舌的2/3与后1/3交界处迅速下压
扁桃体增大分为三部:不超过咽腭弓者为一度,超过咽腭弓者为二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三度。
颈部检查
颈部
首先区分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颈后三角为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甲状腺
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
视诊时,被检者做吞咽动作,甲状腺会随动作上下移动
触诊时,先触甲状腺峡部,甲状腺侧叶有两种方法,前面触诊和后面触诊法
检测甲状腺侧叶
甲状腺侧叶前面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
甲状腺侧叶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当发现甲状腺肿大时可将听诊器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听嗡嗡声
气管
气管触诊:检查时让受检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相等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浅表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群
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颏下淋巴结,下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
上肢淋巴结群
中央淋巴结群,腋尖淋巴结群,外侧淋巴结群,肩胛下淋巴结群,胸肌淋巴结群
下肢淋巴结群
腹股沟淋巴结,腘窝淋巴结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