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导图的思维导图,包括:选题的缘起、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研究的主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个性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群体心理、个性的内涵及结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个性差异与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的内涵及特征:主体(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信息发送者的控制下,选择、摄取和整合社会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
选题的缘起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从心理学角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思考
以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导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需要决定的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科学的基础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能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视角,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第研究接受主体及教育内容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手段,已被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将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完成
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研究背景
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
西方解释学、传播学、接受美学关于“接受”的研究
西方心理学关于“接受”的研究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认知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
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研究的创新之处
核心概念的厘定
研究角度
研究思路
优化策略的可操作性
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研究法
历史研究方法
多学科整合研究法
系统研究方法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策略
(一)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策略
1、优化社会环境
2、优化家庭环境
3、优化学校环境
4、优化工作环境
5、优化社交环境
(二)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策略
1、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2、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3、遵循接受主体的接受心理规律
4、关注接受主体的心理健康
5、防止教育者自身出现职业倦怠
6、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7、掌握促进接受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
(三)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策略
1、培养自我教育意识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能力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调节
4、锻炼思想政治教育意志品质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结构及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
1、认知、情绪情感、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2、个性心理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3、意识、无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4、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基本结构、相互关系及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基本结构
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基本构成成分的关系
3、认知、需要、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规律
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心理矛盾
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情绪情感心理研究
(一)情绪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1、情绪理论
2、情绪理论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启示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情感教育
1、情绪、情感的内涵
2、情感教育
3、情感教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启示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情绪调节
1、情绪调节的内涵
2、情绪调节的方法
3、情绪调节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启示
(四)情绪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1、情绪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动力
2、情绪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选择
3、情绪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协调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认知心理研究
(一)认知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1、认知理论
2、认知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启示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认知过程
1、感觉过程
2、知觉过程
3、记忆过程
4、思维想象过程
5.注意过程
(三)认知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1、感觉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2、知觉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3、记忆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4、思维与想象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5、注意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心理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1、需要的性质
2、需要的层次与种类
3、需要的发展
4、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评价
5、马克思需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1、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
2、需要的层次
3、各层次需要的关系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5、马斯洛需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启示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特点
1、社会制约性与主体性
2、发展性和多样性
3、内隐性和外显性
4、多层次性和渐进性
5、指向性和反复性
6、共同性和差异性
(四)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1、重视个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满足接受主体的合理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
3、引导接受主体的高级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4、根据接受主体需要的差异,因材施教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略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涵义
1、思想政治教育
2、接受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4、心理
5、接受心理
6、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特征
1、个性化与社会化并存
2、全面性与片面性并存
3、稳定性与可变性并存
4、能动性与受动性并存
5、内化与外化并存
6、同时性与多端性并存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
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心理障碍
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认知心理障碍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情感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