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前1 古典建筑简化
外建史之古典建筑的思维导图,知识内容包含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典建筑、希腊罗马对比等方面,收藏下图了解吧!
编辑于2022-04-22 17:41:29古典建筑
古希腊
古希腊建筑与环境的认知
1)艺术起源和风格论
18世纪
温克尔曼(1717-1768) 现代艺术奠基人
艺术史-风格研究的方法
是根据历史的关联性和风格本身的变化进行分段 用风格史的研究方式最早(第一次)把古希腊的建筑和古罗马建筑区分开。
远古的风格(古风时期)
崇高的风格(多立克时期)
优美的风格(爱奥尼时期)
模仿者的风格(希腊化时期)
《古代艺术史》(《History of Ancient Art》)1764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为伟大” Noble simplicity and quiet grandeur
⚫ 反对者:皮拉内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
2)雅典卫城-建筑群的关联
19 世纪的认识与困惑
帕提侬神庙
①是所有建筑种最完美的
②引导广泛的希腊复兴
③对原始风格的神往
两种诠释
建筑随意放在地上?还是有隐藏的秩序?
无秩序关系的分析:
①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Pevsner)《欧洲建筑纲要》
——非建筑,雕塑艺术
②舒瓦西(August Choisy)法国历史学家
——浪漫式,行进中的秩序,影响柯布
The picturesque画境 如画 新的美学范畴
③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走向新建筑》
东方之旅——目的地包括:雅典、伊斯坦布尔
关注建筑与场地的关系,而不是关注柱式,比例
隐藏秩序关系的分析
多夏迪斯(Doxiadis)—《pola grid schema》1937 向心型图解分析
古希腊的城市空间
*雅典卫城
希波丹姆斯 城市规划
网格城市形态
城市人口三个阶段:工匠、农民、士兵
城市土地三个部分:神圣、公共、私人地区
古希腊集会广场Agora
古希腊建筑艺术成就
1、重视建筑与自然关系。
希腊自然地理多变,每个地方都有地方神,圣地与神相对应,建筑重视场所精神(Genius Loci)
2、公共建筑类型较为丰富。
神庙、广场、市场、剧场、元老院、竞技场等。
3、古典柱式的确立和完善。
4、掌握并使用视觉修正方法。
基座中部略高的拱线、将两边的柱子向内侧倾
5、从单体、群体组合到城市规划具有很高的水平。
单体规则,群体自由(非轴线对称),方格网城市(希波丹姆式城市)。
6、雕塑与建筑的结合。
不同性质的雕塑与不同建筑风格的配合,并结合了人在建筑中的行进。
古罗马Roman
古罗马建筑分期
1、伊特鲁里亚时期(8B.C-2B.C.)
意大利中部,石砌技术,拱券结构。
2、罗马共和国盛期(2B.C.-30B.C.)
受希腊建筑影响。
(1)基础设施:道路(条条道路通罗马)、桥梁、城市街道、输水道。
(2)公共建筑:发展了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角斗场,神庙继续发展,形制变化。
3、罗马帝国时期(30B.C.-476A.D.)
(1)30B.C.-180A.D为帝国强盛期。
(2)公共建筑:纪念性广场、凯旋门。
空间特征
罗马人的建筑自始至终就是一种围绕仪式塑造空间的艺术。
1)从艺术创造性的角度去评价
2)从工程技术发展、建造成就去评价
3)历史学家对古罗马建筑空间特征的总结
中心、轴线
人工环境的秩序
围合、多样,连续和复杂的内外部空间塑造
古典柱式的多种实用,成为联系空间的要素
一种“国际式”建筑
4)Genius Loci 土地之灵/场所精神——从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去评价
古希腊与古罗马圣地的对比:
①古希腊圣地:
·Greek temple and temenos 神庙与神圣的围合处:场所与自然景观的一种对话
②古罗马圣地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圣地存在清晰的人工环境的秩序
技术的发展
技术
吸收了古西亚——拱券,穹隆
天然混凝土
对柱式的发展
(1)柱式更华丽、复杂。
① 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改变。
② 科林斯柱式大受钟爱。
③ 混合柱式的出现。
(2)券柱式:柱式与拱券结构的组合(罗马斗兽场)
(3) 叠柱式:为柱式的叠层确定了规范,通常底层为塔斯干,二层为爱奥尼,顶层为科林斯。
2)具体案例分析
尼姆(Nimes)四方神庙
在城市空间中的神庙,具有正面性。
斗兽场
建筑券柱式。四层。
长188米,宽156米, 分四层,叠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科林斯壁柱。
万神庙
(1)结合了古希腊门廊与古罗马穹窿。
(2)圆形平面,中心化空间。
(3)跨43.3m, 高43.3m,墙厚6m,挖神龛。
(4)顶部开天窗,直径8.9m。巨大穹窿顶,穹窿内壁呈每层递减的形式。
(5)光与建筑的关系,有神的意义。
古罗马的浴场
①特点:
◆ 结构形式:拱券和穹隆,
②具体案例:
卡瑞卡拉浴场
十字交叉拱+筒形拱,西方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建筑
戴克利先浴场
阿德良离宫
阿德良离宫vs凡尔赛宫
凡尔赛
One great idea 一个伟大构想
Holistic design 整体设计
Hedgehog perception 刺猬的
阿德良离宫
古罗马的空间是非常有秩序的规划空间、仪式性空间,室内空间是具有复杂性和连续性的,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布局自由的空间也是很有智慧的——空间与地形、环境的结合
Collage of iconograghy图像志的拼贴
Orchestrated pieces 合奏曲的片段
Tolerates circumstances ,land and random elements 包含各种状况、地形和偶然因素
(1)罗马郊外大型离宫,多种建筑场地、多种功能和复杂的空间秩序组织,每个局部都有秩序,但总体空间组织多样。
(2)多种轴线的交汇,与山体和自然环境巧妙结合。
古典建筑下
“古典建筑诗学”
“古典建筑秩序的构成”
Alexander Tzonis在“Classical Architecture:The Poetics of Order”(《古典主义建筑——秩序的美学》)一书中,将规范古典建筑形式规则的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
·Taxis (法式、布局:不同部分的合理安排)
“古典神庙平面形制”
Tzonis
前廊式prostyle
前后廊式Amphiprostyle
列柱围廊式 Peripteral
维特鲁威
按照正立面柱子数目
正面有几个柱子就叫做几柱式:端柱、四柱、六柱...xxx
按照平面形式
端墙式、端柱式、前后廊、列柱围廊、假围柱、双围柱、假双围柱
两个层次的方法
1.网格(Grid)、
2.三分法(Tripartition)
亚里士多德:“整体,是三分的,有一个开始、中间和结束。” —《诗论》 他认为三分法是神性的体现
轴线法
到了18、19世纪,三分法逐渐过渡到了轴线法, 与当时晶体力学等物理学方面的发展有关。人物:迪朗
·Genera (群属:有关柱式的整套语言)
古典柱式(古典五柱式)
古希腊三柱式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1:6—1:8(1:5.5——1:6)
爱奥尼克(lonic order)
1:8—1:11(1:9——1:10)
科林斯(Corinthian order)
1:8—1:11 (1:9——1:10)
古罗马五柱式
塔斯干(Tascan order)、多立克(Doric order)、爱奥尼克(lonic order)、科林斯(Corinthian order)、混合式(Composite order)
区别
1.希腊的多立克柱式没有柱础 古罗马有
2.基础不同:古希腊柱式建立在三级踏步之上 古罗马建立在台基之上
3.比例不同:古希腊粗壮,一节一节堆放而成 古罗马更加细长整个花岗岩雕刻而成
组成
檐部(Entablature)
檐口(Cornice)+檐壁(Frieze)+额枋(Architrave)
柱子(Column)
柱头(Capital)+柱身(Shaft)+柱础(Base)
基座(Pedestal)
——古罗马柱式拥有,古希腊柱式通常在三级台阶上
组成的部件要非常熟悉
图片
柱式的意义
① 一种结构方式和艺术方式的完美结合。
② 柱式的规范严谨,艺术上非常成熟。
③ 柱式的适应性强,产生了多层组合的方式以及与拱券结构的结合。
④ 使用于不同性质的建筑或不同部位,柱式的表现力增强并系列化。
⑤ 希腊柱式饱含人文精神。
·Symmetry(均衡:组成构件的节奏处理)
各类群属的出现历程
雅典卫城主要建筑
阿索斯(assos)广场
1.帕提侬神庙
2.卫城山门
边上式多立克柱式,中间引入了六根爱奥尼克柱式。有一种人要进入引导人通行的含义。
3.胜利神庙------爱奥尼克柱式
场地狭小采用端廊式神庙
4.伊瑞克先神庙------建筑对场地的尊重
5.巴赛的阿波罗神庙-----科林斯
柱式形态的起源
木构起源学说
多立克柱式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在模仿早期泥砖和木构建筑结构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美学加工和艺术处理的结果。 ——维特鲁威
柱式的构成和画法
希腊罗马对比
1)城市营造的对比
①古希腊
Hippodamus,446 B.C.希波丹姆斯
布局:方格网式, 但是意义与古罗马城市所呈现的秩序,和对城市统治的控制力完全不同。
②古罗马:
Timgad(Algerien阿尔及利亚),100 提姆加德城(现北非,阿尔及利亚): 古罗马人当时占领的城市,留下的遗址,十字轴线的格局。
·Decumanus 横的轴线——太阳的轨迹:天的轨迹,太阳升起落下的轨迹
·Cardo 纵的轴线——世界的轴,他们认为世界,大地的轴线
古罗马城市建成仪式:Roma Quadrata罗马四方场,找到城市中心,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南北是世界的轴,东西是自然的轴(太阳运行轨迹),之后再找城市的边界,建成后,在中心挖一个坑,用来供奉神灵。
2)广场规划的对比
古希腊与古罗马广场的对比:
①古希腊神庙和场地的布局
·建构场地、自然环境、建筑与神话世界之间的关联性,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对话
①古罗马神庙与场地的布局:
①“罗马人致力于把空间作为建筑表现的积极方式,他们最为重视的是内部空间以及建筑在城 市框架中的关系”——强调与人工环境的对话
②帝国广场群
·位于罗马城的中心,是建立空间秩序最完整的广场
(1)最早的凯撒广场(2)奥古斯都广场(3)最大规模是图拉真广场
③古罗马的神庙
·是在城市里的纪念性建筑,是广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图拉真广场
集市空间→巴西利卡空间→记功柱(纪念性建造,40m,如图4.15所示)→图书馆→纪念神庙
中心、轴线 /人工环境的秩序 /围合多样/ 连续和复杂的内外部空间塑造 /多种柱式的使用联系空间的要素
Forum 与 Agora 的比较
①古希腊的广场 Agora——Assos 阿索斯广场
②古罗马的广场 forum
◆ 巴西利卡空间
·大跨度空间的形成,和建造技术有关——利用拱券和穹窿建造大跨度的空间
(1)定义:一种平面形式,特点是当中有中央大厅,旁边有侧廊,那时两端还有圆形收头空间,仪式空间,做议事大厅、法院、交流公共空间,后转为一种教堂的平面形式。对后来(中世纪的基督教堂与伊斯兰礼拜寺)空间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传承发展关系
古希腊:自然环境秩序、单体放置、梁柱体系、神庙四周四面都是自然。
古罗马:人工环境秩序、空间序列、拱劵穹窿、神庙正面朝向城市空间。
古典建筑: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