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斗栱
建筑学考研中建史中斗栱的知识导图,介绍了殿堂型殿阁型、斗栱、举折之制、造月梁之制、柱测角之制、角柱生起之制等。
中建史西风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建筑,导图讲述了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新古典与文化适应、新古典移入中国、摩登化与modernity。
中建史丝绸之路与中国传统建筑,导图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地理概念、伊斯兰教建筑的演变、佛寺的演变、stupa的演变与阁楼式塔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宋
理论
《营造法式》
目的关防工料
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
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部重要的古代木书
材分制
🌼表格
殿堂型殿阁型
🌼识图
见前一章节整理
斗栱
组成
斗
栱
置于坐斗口内或者跳上的短横木
栔
上下栱间距离。高6分宽4分。
足材
单材+栔。高21分。。
🌼
材分八等
栱 绘图
瓜子栱泥道栱62
令栱72
慢栱92
宋式四铺作斗栱
整朵斗栱的宽度
慢栱的长度,加上两端挑出的斗欹
昂
斜置构件,起到杠杆作用
最早实例
佛光寺大殿,批竹昂
枋
柱头枋、木尞檐枋、平棊枋、罗汉枋
分类
大体上
外檐
内檐
位置
柱头斗栱
宋 铺作
清 柱头科
柱间斗栱
宋 补间铺作
清 平身科
转角斗栱
宋 转角铺作
清 角科
一组斗栱
宋 一朵
清 一攒
做法
重栱
在泥道栱和瓜子栱有慢栱
单栱
计心
跳头上有横栱的
偷心
举折之制
为了获得凹曲屋面,需要相应地确定步架的高度
称谓
宋 《营造法式》 举折
清 《工程做法》 举架
江南 《营造法原》提栈
以前后木尞檐枋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
举高 R=(1/3-1/4)b
自木尞檐枋自脊槫tuan背连一条直线,与上平槫中线相交,自此点向下折1/10r
角柱生起之制
柱的高度由当心间的平柱向两端的角柱逐渐增高
规则 相邻柱的升起高差约为2寸,可依间宽大小随宜加减
明初以后,多不再”生起“
生起
造月梁之制
唐宋建筑平棊之下多明栿均做成月梁
特点 梁端下弯,梁面弧曲,梁下起凹,形如月牙
卷杀
柱侧脚之制
规则 正面柱侧脚为柱高的10/1000.侧面柱侧脚为柱高的8/1000
作用 可以防止梁柱节点的开卯拔榫
唐元实力侧脚多超过10/1000,明清有的侧脚很小,有的没有
杀梭柱之制
上梭柱
柱子上段卷杀
上下梭
上下段均卷杀
建筑外观
1.房间面阔从当心间起向左右两侧逐渐递减,形成主次分明的开间;柱身比例加长,除当心间外,各开间呈竖长方形
2普遍采用梭柱,柱脚升起显著,侧脚现象明显
3较之唐代,斗栱尺度相对减小,补间铺作加多,当心间达2-3朵
4屋顶较唐陡,正脊呈微凹曲线,脊端多用鸱吻;檐角翘起明显,檐口也做成微凹线
5屋面有的全部铺满琉璃瓦,有的在青瓦屋面上以琉璃瓦镶边,形成“剪边”做法
6高等级殿堂采用石作、砖作须弥座台
7使用可开启的以棂条组合的门窗,改善室内采光通风
8彩画 流行退晕
总格调 唐代的雄大豪放、向柔和、精细发展
平棊与藻井
平棊
用枋木相交构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的大格子,上面盖木板的称谓平棊
铺板上用“贴络华文”
平闇
用小木枋构成正方形小格眼,上面盖木板的称谓平闇
藻井
平棊向上凹入部分。常见的八角形“斗八藻井”
宋代家具
起坐方式改变和家具尺度的增高,推动室内高度增加
注重实用,走向简约、挺秀、洗炼,为明式家具发展吹响啦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