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常见症状评估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评估,水肿病人的评估,水肿及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评估要点及护理诊断。腹泻病人的评估知识点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常见症状评估
水肿病人的评估
水肿及其发生机制
水肿:是指组织细胞间隙内液体聚积过多的现象
积液:液体聚积在体腔内,如胸膜腔、腹腔等
体液:体重的60%
细胞内液40%
细胞外液20%
血浆5%
组织液16%
组织液的生成与重吸收
毛细血管动脉端,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较高,组织间隙内静水压较低,毛细血管动脉端不断有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
随着组织液的不断生成,毛细血管内静水压逐渐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增高
相反,组织间隙内静水压不断升高,胶体渗透压不断下降,毛细血管静脉端会有组织液通过静脉端回流入血液循环
影响组织液生成与重吸收的因素
毛细血管静水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组织液的生成>重吸收→组织液(水肿)
引起水肿的主要因素
毛细血管内压↑(静脉淤血)←钠水潴留
血浆胶体渗透压↓(低蛋白血症)←毛细血管通透性↑
毛细血管通透性↑←组织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受阻
水肿液
渗出液:炎性水肿
漏出液:非炎性水肿
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水肿的分类
根据水肿发生的部位
全身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病因:主要见于右心衰蝎
发生机制
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内压↑
心输出量↓→肾血流↓→水钠潴留
其他
临床特点:低垂性水肿(易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
肾源性水肿
病因与发生机制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
临床特点:疏松组织(颜面部)→全身
肝源性水肿
病因:失代偿期肝硬化
静脉回流受阻
低蛋白血症
淋巴回流受阻
水钠潴留(肾小球滤过率↓等)
临床特点:腹水
营养不良性水肿
局限性水肿
局部炎症性水肿
局部静脉回流受阻
局部淋巴回流受阻
血管神经性水肿
身心反应:体重、皮肤改变、日常活动能力、心理反应
根据水肿的可见程度:显性水肿、隐性水肿
根据病因: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等
水肿的评估要点及护理诊断
评估要点
主要目的
找出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
找出其可能的原因
主要思路
水肿的发生、特点及演变过程
水肿所致的身心反应
可能的原发病表现
主观资料
水肿发生发展过程
诱发因素
伴随症状
处理经过
饮食、饮水情况
既往病史
对水肿的认识与态度等
客观资料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体重、腹围、体位、水肿部位及程度
原发病的可能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检查
肝、肾功能
血清电解质
其他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
体液过多:水肿:与心功能不全有关;与低蛋白血症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胸水、腹水所致呼吸困难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等有关
腹泻病人的评估
腹泻及其发生机制
腹泻:排便次数较平时增加(>3次/日),粪质稀薄,或含有未消化的食物、粘液、脓血等异常成分。
根据病程不同分为急性腹泻(<2个月);慢性腹泻(>2个月)
正常成人的排便型态
成形黄色软便
2~3次/日至1次/2~3日
不含有异常成分(未消化的食物、粘液、脓血等)
消化道水分的摄入与重吸收
体外摄入2000ml
消化液7000ml
重吸收:绝大部分
随粪便排出200ml
如何发生
腹泻——排便型态的变化
次数↑
含水量↑
含有异常成分(未消化的食物、粘液、脓血等)
腹泻的不同发生机制
渗出性腹泻
发生机制:炎症、溃疡或肿瘤浸润→血管、淋巴管粘膜受损→通透性↑→血浆渗出、粘液分泌↑
病因
感染性:细菌性痢疾、肠炎等
非感染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
特点:粘液、脓血便
分泌性腹泻
发生机制:分泌过多
感染性:霍乱、沙门氏菌属感染等
非感染性:心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特点:水样便
渗透性腹泻
发生机制:肠腔内水溶性物质↑→渗透压↑→水、电解质↑→腹泻
病因:①乳糖酶缺乏②服用硫酸镁、甘露醇等
特点:禁食后减轻或消失
吸收不良性腹泻
发生机制:肠道消化吸收面积↓或功能障碍→渗透压↑→腹泻
病因:①胃肠大部切除②吸收不良综合症等
特点:①禁食后可缓解②含有未消化的食物
动力性腹泻
发生机制:肠蠕动↑→肠道内的物质吸收↓→腹泻
病因:胃肠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特点:粪质稀薄
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
常见病因
急性腹泻
肠道疾病
感染性: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非感染性: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等
急性中毒:食物、药物中毒
全身性疾病:伤寒、过敏性紫癜等
慢性腹泻
肠源性疾病:各种慢性肠道疾病
胃、胰、肝、胆等疾病:胃大部切除、慢性胰腺炎等
全身性疾病:甲亢、尿毒症等
药物性腹泻:利血平、甲状腺素、抗生素等
临床表现
起病情况及病程
大便次数
大便量
大便性状:①含水量②粘液、脓血③未消化的食物
伴随症状与体征: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肠鸣音
身心反应
脱水、电解质紊乱
脱肛及肛周皮肤损害
营养障碍
心理反应
评估要点及护理诊断
腹泻的次数、粪便的性状和量
诱因、加重及缓解因素
病程及演变过程
对机体的影响(生理、心理、社会的)
既往相关病史
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一般状况:如呼吸、脉搏、身高、体重、皮肤弹性、口腔粘膜是否干燥以及肛周皮肤情况等
腹部评估:如有无腹部压痛、肠鸣音等
其它相关体征的评估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如便常规、便培养、血清电解质、X线及超声波等
腹泻:与肠道感染/国大部切除有关
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腹泻造成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疼痛:腹痛:与肠道病变有关
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的危险:与消化吸收障碍和/或摄入减少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排便次数增多及排泄物刺激有关
焦虑:与慢性腹泻迁延不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