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儿童及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儿童及幼儿教师知识点导图,包括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师幼关系、幼儿教师概述等内容,有需要的小可爱可以取用
编辑于2022-04-26 14:53:02第二章 儿童及幼儿教师
第三节 幼儿教师职业发展
一、幼儿教师职业素养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身心素质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1.对待幼儿教育事业的道德——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幼儿教师的基本道德准则
2.对待幼儿的道德——热爱幼儿
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对待幼儿教师集体的道德——团结合作
4.对待自己的道德——终身学习
5.对待家长的道德——尊重合作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
1.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2.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
3.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4.广泛的实践知识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1.观察与理解幼儿的能力
观察幼儿的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也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2.沟通与协调能力
3.设计与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4.环境创设与游戏组织实施能力
5.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幼儿教师的身心素质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姜勇以“教师自主”为新视角,揭示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新手——动机阶段(工作一年内)
(二)适应——观念困惑阶段(工作2-5年)
(三)稳定——行动缺失阶段(工作6-11年)
(四)停滞——缺乏动力阶段(工作11-15年)
(五)更新——动机增强阶段(工作16年以上)
三、幼儿教师培训的意义
高素质幼儿教育实施关键是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是幼儿教育机构发展的重要标志。
幼儿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幼教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第四节 师幼关系
一、师幼关系的内涵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二、师幼关系的类型
1.严厉型
2.灌输型
3.开放学习型
4.民主型
三、良好师幼关系的基本特征
1.平等性
2.助长性
3.民主性
4.互动性
5.分享性
6.对话性
对话的两个条件:一是对话的双方必须互相承认,将对方视为平等的伙伴;二是信任
🌟四、师幼关系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1.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利于幼儿获得关爱
2.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
3.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五、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1.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
2.科学定位教师的角色
3.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4.提高教师素养,实现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
第二节 幼儿教师概述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一)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历史演变
1.充当保姆
2.充当教师
3.幼儿教师角色多样化阶段
幼儿教师角色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二)现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1.教师是儿童生活的照料者
“吃喝拉撒睡”
2.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
3.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
(1)教师为幼儿的发展创设适宜的气氛与环境
(2)教师是幼儿权利的保障者
4.教师是幼儿的榜样
5.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对社会规范、要求的掌握,其社会性行为、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二、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儿童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而是通过自身的内部作用来主动选择和接纳外界的影响
(二)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三)劳动任务的全面性、综合性、细致性
(四)劳动过程的创造性、灵活性
(五)劳动周期的长期性、滞后性
🌟三、幼儿教师劳动的价值
(一)教师是维护幼儿身体健康的保健师
(二)教师是开启幼儿智力之窗的建筑师
(三)教师是塑造幼儿高尚品德的工程师
(四)教师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美容师
第一节 儿童观
一、儿童观概述🌟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人们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地位和权利、特质和能力、发展的原因以及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或认识
二、儿童观的演变
(一)古代的儿童观
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仅仅以社会(或国家、群体)的利益为标准看待儿童的地位和价值的观点:把儿童看成国家的财富、家族延续和继承的工具、未来的劳动者和兵源。
预成论的发展观
是指儿童在母亲受孕那一刻就已经形成了,他是作为一个已经被创造好的了小型成人从而降生到世界上的。
(二)近代的儿童观
即“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代表: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自然论”、福禄贝尔的“第一所幼儿园”、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
(三)现代的儿童观🌟
🌟(四)其他现代的儿童观
🌟1.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2.“教育公正”的幼儿发展观
三、儿童权益的扩大和保护
(一)《儿童权利宣言》
1959年,第一个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性公约
(二)《儿童权利公约》
1989年
是首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
第一个强调儿童权利的国际公约,首次把国际社会保护儿童权利的思想转变成各国政府的诺言
《儿童权利公约》的四项基本权利:
1.生存权
2.受保护权
3.发展权
4.参与权
四、全面发展的儿童观
(一)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涵义
(二)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
1.幼儿体育
🌟广义的幼儿体育是依据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维护和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以提高幼儿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1)幼儿体育的任务:
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锻炼身体,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体育活动的核心是:增强体质
(2)幼儿体育的意义:
必须以健康的身体作为物质基础
2.幼儿智育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要素。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3)幼儿智育的途径:
游戏和动手操作活动是发展幼儿智育基本途径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是有效途径
日常生活活动是必要途径
3.幼儿德育
学前儿童德育实质上是帮助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学前儿童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入手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和发展学前儿童的个性两个方面
🌟(1)幼儿德育的原则
🌟(2)幼儿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A。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日常生活是实施德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B。专门性的德育活动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C。游戏
D。劳动
E。教学活动
基本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说明和讲解
C。练习
D。表扬与批评
(3)幼儿德育的意义:
A。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生活
B。促进儿童个性健康发展
C。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幼儿美育
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运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中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争取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表现美和初步创造美的能力。
学前教育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1)幼儿美育的特点:
A。情感的表现力
B。主体的愉悦性
C。潜移性
D。非功利性
(2)幼儿美育的任务:
A。培养幼儿对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美感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B。使幼儿学习简单的艺术活动技能,发展艺术创造力。
(3)幼儿美育的实施途径
A。 创造美的生活环境
B。 大自然是美育的丰富源泉
C。 选择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染幼儿。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
D。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有力手段
E。 通过游戏进行美育
F。 节日、娱乐活动中的美育
🌟(三)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1.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2.对社会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