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科之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之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导图介绍了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特点、口炎、儿童腹泻、儿科液体疗法及护理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
三个月以下婴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
3~4个月唾液开始分泌增加
5~6个月是明显增多,但口底浅可发生生理性流涎
食管和胃
食管呈漏斗状,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易发生胃食管返流。 胃成水平位,当开始行走后变成垂直位,易发生呕吐,所以要右侧卧位,防止溢乳
新生儿胃的容量为30~60ml
1~3个月为90~150ml
胃排空时间: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 母乳为2~3个小时 牛乳为3~4个小时
肠
长且固定差肠壁薄,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
肝
再生能力强
肝细胞发育不完善,肝功能不成熟,在感染,缺氧,中毒等情况下,易发生肝细胞发生肿胀变性,肿大,婴儿期胆汁分泌较少,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胰腺
3个月以前不宜味淀粉类食物
肠道细菌
母体内,胃无细菌
母乳喂养以双歧杆菌为主
人工喂养以大肠杆菌为主
健康儿童粪便
胎粪:出生12小时内要排胎粪 墨绿色,粘稠,无臭,不含细菌
母乳喂养: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每日2~4次。
人工喂养:淡黄色,有臭味,呈碱性,每日1~2次
口炎
子主题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甜不宜咸
儿童腹泻
概念: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 六个月~两岁婴儿多见
按病因分类
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
按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病 小于两周
迁延性腹泻 两周到两个月
慢性腹泻病 大于两个月
按病情分类
看他有累及其他部位轻型没有累积,重型有累积
轻度腹泻
重度腹泻 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轮状病毒肠炎(秋冬腹泻)6个月~2岁的婴幼儿
传播方式 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
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或淡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味儿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出血性大肠杆菌
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样便,有特殊臭味,有大量红细胞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大便为暗绿色,有腥臭味儿,量多,有粘液
真菌性肠炎
白念珠菌 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黏液,可见豆腐渣样细块
镜检可见真菌孢子体和菌丝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生理性腹泻
多见六个月以下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
补液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抽搐补钙
补液三定:定量,定性,定时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
脱水程度
不同性质的脱水鉴别
儿童水电解质或三点平衡紊乱
低钾血症(常见于补液之后)正常血钾浓度3.5~5.5mmol/L钾 酸出碱入钾 维持肌肉兴奋性见尿补钾,切记不可静脉推入,静脉滴注必须在八个小时以内,浓度小于0.3%
低钙低镁血症
儿科液体疗法及护理
常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5%葡萄糖(等渗液)
10%葡萄糖(高渗液)
电解质溶液
生理盐水(等渗液)复方氯化钾和0.9%的氯化钠
碱性溶液:快速纠正酸中毒
碳酸氢钠溶液
1.4%碳酸氢钠:等渗
5%碳酸氢钠:高渗
乳酸钠溶液:肝功能不全 缺氧 休克 新生儿期及乳酸潴留不宜用
氯化钾溶液:常用10%氯化钾溶解静脉滴注纠正低钾血症
混合溶液
口服补液盐:等渗透性口服补盐液
实施方法
累计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
补液护理
按医嘱要求全面24小时液体总量,并遵循补液原则分期分批输入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明确每小时输入量,控制输液速度
观察生命体征及一般反应及是否脱水有所改善,尿量情况
纠正酸中毒后是否出现低钙惊厥,是否漏液
见尿补钾原则,记录24小时出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