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史纲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政治史纲第七章知识整理,包括: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包围中、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政治史纲第六章思维导图:包含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的侵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中流砥柱,抗日战争胜利等等
土地革命十年内战,土地革命,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包括,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精神。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解放战争 (第七章)
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虚情假意
抗战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蒋介石目的
敷衍、诱使、转嫁
美国目的
长期目标:亲美政府
短期目标:避免共产党控制中国
共产党目的(和平、民主、团结)
平民团
重庆谈判
时间
从8.20到10.10《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确立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5个党派
1946.1.10
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5项协议
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
性质
【国民党主导】内阁制、国会制、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
三个有利于:突破蒋独裁;建国;人民
国民党发动内战
战略防御
1946.6.26 进攻中原解放区
三种方案两种命运
蒋(国民党):双半社会
毛(共产党):社会主义
民资(民主党派):资本主义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包围中
自食恶果
战略进攻的标志
三路大军相互策应
历史的转折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结束
口号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土地政策
1946《五四指示》
从减租减息到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过渡:由抗日时期的剥削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农会接受,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
第二条战线
原因
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独裁专制经济危机、失业【废了】
学生运动
一二.一运动、一二.三零运动、五.二零运动
人民运动
下关惨案、“抢米”风潮、二二八起义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五一口号(1948.4.30)
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联合政府
两会一政府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
《对时局的意见》标志
自愿的接受
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美好未来开始了
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9.3七届二中全会
重心的转移:农村到城市
两转变:农业国到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两个务必: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因为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1949.6《论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掌权)
1949.9.21政协会议
3个历史性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府组织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
内容
基本全选(重点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作用
临时宪法
标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
群众基础
工、农、小资是主要力量
始终走在最前线
国际的支持
经验
统一战线
两个联盟(劳动者联盟、非劳动者联盟)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战斗党
不同时期对 富农的政策
改造时期 1953-1956 消灭富农
建国初期 1949-1952 保存富农
土地革命 限制富农
抗日战争:特殊 在经济上奖励富农生产 政治上联合富农
解放战争 征收富农多余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