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这是一篇关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思维导图,包括: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的确定、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推进抗日民主运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开展整风运动、党的七大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的确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
八路军和新四军成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洛川会议标志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正式形成
毛泽东在1938年五六月间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系统阐明抗日总方针
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党表现一定的抗日积极性
南京大屠杀
平型关大捷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太原失守后,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在华北上升为主要地位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
八路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到战略相持的一个重要条件
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局势和党的方针
日本侵略者调整侵华策略
汪伪政权出现,蒋氏集团反共倾向明显增长
党中央发出《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百团战争
巩固华北
发展华中
华南与东北
百团大战
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争
日军的罪行:日军731部队、“慰安妇”
举行武装暴动,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
建立隐蔽战线,开展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
通过秘密交通线安排转移大量干部与进步人士,向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提供帮助
打退和制止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
坚决回击第一次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后,击退第二次反共高潮
制止第三次反共高潮
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推进抗日民主运动
反“扫荡”、反“清乡”斗争
国际形势: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日军反复进行“治安强化运动”
殖民统治
经济掠夺
奴化教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复杂局面,进行艰苦的英勇斗争
日、伪军的“扫荡”“清乡”
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
“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事迹体现的敌后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大生产运动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大生产运动
总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作用: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加强
干部培养和开展文化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三三制”、减租减息等十大政策
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
南方各省逐步恢复和发展遭受严重破坏的党组织
加强对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
提出立即结束国民党一党统治、建立各抗日党派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开展整风运动
提出加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
提出党的建设总目标、总任务
指出党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
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由来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宗教主义、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作风
方法:认真阅读整风文件,联系个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取得思想认识的一致
性质: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成果: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的七大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党的七大
提出党的政治路线
指定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纲领
三大作风
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全面反攻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国际形势极为有利,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对世界文明进步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战争中,自身力量空前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