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知识总结,包括商代学校和教育内容、西周官学制度、六艺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一章
商代学校
商代的学校
王都学校
大学
右学,瞽宗
瞽宗是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
位于西郊
小学
左学
位于王宫东南
地方学校(乡学)
庠
养老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孝悌教育
序
军事体育训练+习射+思想品德修养+礼乐教育
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
孝,中心内容,基本途径
军事
射箭,车马
书数
读写结合,数量计算
礼乐
乐教,以乐造士,军事教育
西周官学制度
学在官府
文化教育上的历史特征
学术官守
官师合一
政教合一
主要体现
产生原因
惟官有书
惟官有器
惟官有学
宗法制,子承父业,只有官学,没有私学
最根本原因
生产力+社会制度
家庭教育
贵族子弟先家庭教育后学校教育
幼儿教育
很重视,最早提出胎教
基本生活机能与习惯+初步的礼仪规则+数的观念,方位观念+时间观念
教育分途
7岁男女有别,女子相对被轻视
教育特点
不同要求,计划性
大学和小学
学校教育
入学年龄
8岁,王侯太子
10或13,公卿,大夫与元士之嫡长子
15,众子及部分平民子弟
学习年限
7年
学习内容
重德行(德行艺仪)
入学对象
按身份,经选拔
王太子,15;其余,20
9年
学习场所
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辟雍又叫学宫,泽宫,射宫
“学大艺,履大节”
教学特点
等级性,计划性
国学和乡学
国学
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的统称
乡学
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只有小学
教学内容
“乡三物”
学校级别
管理与考核
六艺教育
基本内涵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教育的中心
礼
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
乐
综合艺术课
射御
军事训练课
基础文化课
《史籀篇》,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特点
既重思想道德,又重文化知识
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
既重文事,又重武备
既重礼仪规范,又重内心情感修养
六艺教育作为西周教育的特征与标志,教育内容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