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颅骨及其连结
颅骨及其连结思维导图:包含颅skull(脑颅、下颌骨,舌骨、主要形成面部的骨性支架,参与围成眶、骨性鼻腔、骨性口腔),脑颅骨,面颅骨等等
编辑于2022-05-05 10:34:01颅骨及 其连结
23块
颅skull
脑颅
围成颅腔
面颅
主要形成面部的骨性支架,参与围成眶、骨性鼻腔、骨性口腔
下颌骨,舌骨
(未计3对听小骨)
脑颅骨
8块
不成对
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成对
颞骨、顶骨
额骨 frontal bone
位于颅的前上方
参与构成颅腔前壁及眶的上壁
内含腔隙
额窦
筛骨 ethmoid bone
位于两眶之间
在冠状面呈“巾”字形
中间水平的骨板
筛板
中间垂直的骨板
上部
鸡冠
突向颅腔
下部
参与构成颅前窝和鼻腔的顶
两侧骨板 筛骨迷路
骨质含许多小腔隙
筛窦
外侧壁
菲薄,参与构成眶内侧壁
内侧壁
有两个卷曲骨片 上鼻甲 中鼻甲
参与构成鼻腔外侧壁
蝶骨 sphenoid bone
位于颅底中央
形似蝶形
中部 蝶骨体
内有腔隙 蝶窦sphenoidal sinus
上面呈马鞍状 蝶鞍sella turcica
中央的凹陷 垂体窝hypophysial fossa
两侧
蝶骨大翼greater wing of sphenoid bone
根部自前内→后外 圆孔、卵圆孔、棘孔
蝶骨小翼lesser wing of sphenoid bone
与体的交界处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两翼间的裂隙 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垂向下 翼突pterygoid process of sphenoid bone
向后敞开 形成外侧板、内侧板
根部呈矢状贯通的细管 翼管pterygoid canal
向前通入翼腭窝
颞骨 temportal bone
位于颅两侧
形状不规则
沿至颅底,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侧壁
以外耳门为中心
鳞部 squamous part
位于外耳门前上方,呈鳞片状
内面 脑回的压迹和脑膜中动脉沟
外面 光滑,前下部有前伸的颧突
与颧骨的颞突构成颞弓
颧突根部下面的深窝 下颌窝
窝前缘的横行突起 关节结节
鼓部 tympanic part
位于下颌窝后方
为围绕外耳道前、下、后三面弯曲的骨片
岩部 petrous part
后面 朝向颅后窝
中央部 内耳门 internal acoustic pore
通入内耳道
下面 朝向颅底外面,凹凸不平
中央有颈动脉管外口
向前内 通颈动脉管
先垂直上行再折向前内
开口于岩部尖端 颈动脉内口
外口后方的深窝 颈静脉窝
后外侧的细长骨突 茎突styloid process
后份 外耳门后方肥厚突起 乳突mastoid process
其内含气的小腔隙 乳突小房
茎突和乳突根部间的孔 茎乳孔
枕骨 occipital bone
位于颅的后下部
呈勺状
前下部 有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
侧部下方 有椭圆形关节面 枕髁
顶骨 parietal bone
位于颅顶中部
呈四边形,左右各一
面颅骨
15块
不成对
下颌骨、舌骨、犁骨
成对
上颌骨、颚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颧骨
上颌骨 maxilla
位于面颅中部
参与构成鼻腔外侧壁、口腔顶、眶下壁的大部分
一体 四突
中部
上颌体
内含上颌窦
体前面上份有眶下孔
突向上方
额突,接额骨、鼻骨、泪骨
伸向外侧
颧突,接颧骨
由体向下伸出
牙槽突,容纳上颌牙根
由体水平伸出
腭突,组成骨腭前份
下颌骨 mandible
位于面颅前下部
一体 两支
下颌体
呈弓形
上缘
构成牙槽弓
有容纳下牙根的牙槽
下缘
圆钝,为下颌底
前面
正中前凸形成颏隆凸
在侧面有颏孔
后面
正中两对小棘 颏棘
下外方的椭圆形浅窝 二腹肌窝
下颌支
为下颌体向后上方延伸的方形骨板
外面
后下部粗糙,有咬肌附着 咬肌粗隆
上缘
前方的突起 冠突
后方的突起 髁突
上端的膨大 下颌头,与颞骨下颌窝相关节
头下方较细处 下颌颈
两突间的凹陷 下颌切迹
后缘
与下颌底相交处 下颌角
内面
中央有下颌孔
孔前缘有伸向上后的骨突 下颌小舌
舌骨 hyoid bone
位于下颌骨下后方
中间部
舌骨体
向后外延伸的长突为大角
可在体表扪及
向上的短突为小角
可在体表扪及
犁骨 vomer
斜方形骨板
组成骨性鼻中隔后下份
腭骨 palatine bone
位于上颌骨腭突与蝶骨翼之间
呈L形
水平板
组成骨腭后份
垂直板
构成鼻腔外侧壁的后份
鼻骨 nasal bone
位于鼻背
呈长方形,上窄下宽
泪骨 lacrimal bone
位于眶内侧壁的前份
为菲薄的方形小骨片
前接上颌骨额突,后连筛骨眶板
下鼻甲 inferior nasal concha
位于鼻腔外侧壁的下份,即上颌体和颚骨垂直板的内面
为薄而卷曲的小骨片
颧骨 zygomatic bone
位于眶的在下方
呈菱形
形成面颊的骨性突起
颧骨的颞突和颞骨的颧突相接形成颧弓
颅的 整体观
颅顶面观
呈卵圆形
前窄后宽,光滑隆凸
顶结节
顶骨中央最隆凸处
冠状缝coronal suture
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缝
矢状缝sagittal suture
两侧顶骨间的缝
人字缝lambdoid suture
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缝
上矢状窦沟
颅顶内面正中线上的纵行浅沟
蛛网膜颗粒的压迹
沟两侧分布的许多颗粒小凹
颅后面观
可见人字缝和枕鳞
枕外隆凸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枕鳞中央最突出部
上顶线
枕外隆凸向两侧的弓形骨嵴
下顶线
上顶线下方与其平行
颅底内面观
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
一板多孔有鸡冠
位置最高
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蝶骨小翼构成
正中线由前→后 有额嵴、盲孔、鸡冠
筛板有筛孔通鼻腔
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
一体一窝一鞍 六孔一裂一盖一压迹
较颅前窝低,中间窄两侧宽
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构成
中央为蝶骨体
上面有垂体窝
窝前外侧 视神经管通入眶腔
管口外侧有突向后方的前床突
前方圆形的骨隆起 鞍结节
后方横位的骨隆起 鞍背
两侧角向上突起 后床突
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
两侧浅沟 颈动脉沟 向前外侧通入眶上裂
沟后端有孔 破裂孔 续于颈动脉管内口
两侧由前内→后外依次为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颞骨岩部
尖端前面有一浅凹 三叉神经压迹
中央的骨隆起 弓状隆起
外侧为鼓室盖,以此与中耳鼓室相隔
颅后窝prosterior cranial fossa
位置最深
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部构成
中央 枕骨大孔
前上方平坦的斜面 斜坡
前外缘 舌下神经管内口
后上方十字型隆起交汇处 枕内隆凸
向上延续 上矢状窦沟
向下续于枕内嵴
向两侧续于横窦沟
继而转向下内改称乙状窦沟
末端终于颈静脉孔
颞骨岩部
后面有向前内的开口 内耳门 通入内耳道
颅底外面观
前部
由两侧牙槽突合成的牙槽弓
由上颌骨腭突与腭骨水平骨板构成的骨腭
正中可见腭中缝
前端为切牙孔,通入切牙管
近后缘两侧有腭大孔
中部
由枕骨基底部与蝶骨体相连
是咽腔的顶部
向前是鼻后孔 通鼻腔
外侧壁由蝶骨翼突内侧板构成
蝶、枕二骨相交的两侧与颞骨岩部尖端会合处 破裂孔
被软骨封闭
翼突根部为翼管的开口
后方有卵圆孔、棘孔
后部
枕骨大孔前外侧有卵圆形枕髁
前外侧有舌下神经管外口
后方有不恒定的髁管开口
外侧 枕骨与颞骨岩部交界处 有不规则的颈静脉孔
前方的圆形孔 颈动脉外口
后外侧有细长茎突
根部后方 茎乳孔
颧弓根部后下方 下颌窝
前缘的隆起 关节结节
颅侧面观
颞窝 temporal fossa
上界为颞线
起自额骨颧骨相接处 经额骨顶骨 转向下前达乳突根部
前下部 较薄
额、顶、颞、蝶骨交汇形成H形骨缝 翼点pterion
颅腔侧壁的薄弱处
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骨折易损伤时形成硬膜外血肿
颞下窝 infratemporal fossa
是上颌骨和颧骨后方的不规则间隙
容纳咀嚼肌、血管、神经
前壁
上颌骨体和颧骨
内壁
翼突外侧板
外壁
下颌支
下壁与后壁缺如
向上经卵圆孔、棘孔与颅中窝相通
向前经眶下裂通眶
向内经上颌骨与蝶骨翼突间的翼上颌裂通翼腭窝
pterygopalatine fossa是翼上颌裂向内侧伸入的狭窄裂隙
介于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
向前经眶下裂通眶
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
向下移行于腭大管,经腭大孔通口腔
向外侧通颞下窝
向内侧借腭骨与蝶骨围成蝶腭孔 通鼻腔
颅前面观
额区
眶以上的部分
由额鳞frontal squama组成
两侧
隆起的额结节
下方有与眶上缘平行的弓形隆起 眉弓
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左右眉弓间的平坦部 眉间
眉弓和眉间都是重要体表标志
眶orbit
底朝前外,尖向后内的一对锥形深腔
一底一尖四壁(上下内外)
底
眶口,略呈四边形,向前下外倾斜
眶上缘 中、内1/3交界处有眶上孔/眶上切迹
眶下缘 中份下方有眶下孔
尖
指向后内
尖端的圆形孔 视神经管
通入颅中窝
上壁
有额骨眶部及蝶骨小翼构成,与颅前窝相邻
前外侧份的深窝 泪腺窝 容纳泪腺
内侧壁最薄 前→后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眶板和蝶骨体组成
与筛窦和鼻腔相邻
前下份有一长圆形窝 泪囊窝 容纳泪囊
向下经鼻泪管通鼻腔
下壁
由上颌骨构成
壁下方为上颌窦
和外侧壁交界处后份有眶下裂向后通颞下窝和翼腭窝
眶下裂中部有前行的眶下沟
向前通入眶下管 开口于眶下孔
外侧壁
较厚
由颧骨和蝶骨大翼构成
与上壁交界处后份有眶上裂 向后通颅中窝
骨性鼻腔 bony nasal cavity
位于面颅中央,介于两眶和上颌骨之间
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的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两半
鼻腔顶
由筛骨筛板构成 有筛孔通向颅前窝
鼻腔底
由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板构成
前端有切牙管通口腔
外侧壁
由上颌骨 泪骨 下鼻甲 筛骨迷路 腭骨垂直板 蝶骨翼突构成
上→下 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鼻甲下方对应鼻道 上鼻道 中鼻道 下鼻道
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间的间隙
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al recess
前方开口
梨状孔
后方开口
鼻后孔 通咽腔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
上颌骨、额骨、蝶骨、筛骨内的骨腔
位于鼻腔周围 开口于鼻腔
功能 发音共鸣,减轻颅腔重量
额窦 frontal sinus
位于额骨眉弓深面 左右各一
窦口向后下,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的筛漏斗
筛窦 ethmoidal sinus
又称筛骨迷路/筛小房
呈蜂窝状 分前中后三群
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
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 sphenoidal sinus
位于蝶骨体内,被内板隔成左右两腔
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 maxillary sinus
位于上颌骨体内 开口于中鼻道
容积最大,上邻眶腔,下邻上颌第2前磨牙及1,2磨牙
窦口高于窦底,直立时窦内液体不易自然引流
骨性口腔
由上颌骨、腭骨、下颌骨围成
顶
骨腭
前方正中有切牙孔
后方有腭大孔和腭小孔
前壁及外侧壁
由上下颌骨牙槽部及牙围成
向后通咽
底由软组织封闭
新生儿颅的特征
脑颅远大于面颅
面颅占1/8,成人为1/4
额结节、顶结节和枕鳞
为骨化中心部位,发育明显
颅顶面观察 为五角形
额骨正中缝未愈合,额窦尚未发育,眉弓眉间不明显
颅顶各骨未完全发育,骨缝充满纤维组织膜
多骨交接处骨缝间隙的膜较大 称颅囟cranial fontanelle
前囟/额囟anterior fontanelle 最大,呈菱形
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
1~2岁闭合
后囟/枕囟posrerior fontanelle 呈三角形
位于矢状缝与人字缝会合处
蝶囟
位于顶骨前下角
乳突囟
位于顶骨后下角
出生后不久闭合
颅骨的连结
除舌骨和下颌骨,颅骨借缝、软骨连结或骨性结合相连,结合牢固
颅盖诸骨
在膜的基础上骨化
随年龄增长 有的缝可骨化成为骨性结合
骨间留有薄层结缔组织 称缝
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蝶顶缝
颅底诸骨
在软骨的基础上骨化
随年龄增长骨化为骨性结合
骨间是软骨连结
蝶枕、蝶岩、岩枕软骨结合
颞下颌关节 temporo- mandibular joint
由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
关节面表面覆盖关节软骨
关节囊 松弛
上方附着于下颌窝和关节结节周围
下方附着于下颌颈
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
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
前凹后凸,与关节结节和下颌窝对应
周缘与关节囊相连,分关节腔为上下两部分
运动
联合关节 两侧必需同时运动
下颌骨可上提、下降、前进、后腿、侧方运动
张口
下颌骨体下降、向前
大张口 下颌骨体向后下 下颌头随关节盘滑至关节结节下方
张口过大 下颌头滑至关节结节前方 不能退回关节窝
颞下颌关节脱位
闭口
下颌骨上提、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滑回关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