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糖代谢
糖代谢思维导图:包含糖的本质为多羟醛及多羟酮,食物中含量最多的糖类是淀粉。淀粉的主要消化部位是小肠。功能为供能,糖代谢的核心是葡萄糖代谢,以血糖为中心等等
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
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又称为DNA,核糖核酸又称为RNA。核酸在蛋白质的复制、合成中起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核酸在蛋白质生物的合成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糖代谢
糖的本质为多羟醛及多羟酮,食物中含量最多的糖类是淀粉。淀粉的主要消化部位是小肠。功能为供能,糖代谢的核心是葡萄糖代谢,以血糖为中心
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
生理意义:1: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快速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 2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优点:快速供能 ,缺点: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共生成2molATP,产能少,效率低)
指机体处于不能利用氧或氧供不足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反应部位:各组织细胞,亚细胞定位:细胞质,条件:缺氧,终产物:乳酸
糖酵解的代谢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葡糖糖分解为丙酮酸,即糖酵解途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共10步反应)
三个关键酶:①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②磷酸果糖激酶(最重要的关键酶) ③丙酮酸激酶
前5步反应为糖酵解的耗能阶段,1分子葡萄糖经两次磷酸化反应消耗了2分子ATP,产生了2分子3-磷酸甘油醛,而产生ATP的步骤后面有两步
这种底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直接将ADP磷酸化生成ATP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糖的有氧氧化
是指机体利用氧将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的过程
有氧氧化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在胞质中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
第一阶段产生的能量要加入脱氢进入呼吸链产生的能量有5个或7个ATP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第三阶段是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并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ATP,为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又称柠檬酸循环,特点:1由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缩合成柠檬酸开始,反应过程中有2次脱羧反应,生成2分子CO2,这是体内CO2的主要来源 2是机体主要的产能方式
三个关键酶:①柠檬酸合酶 ②异柠檬酸脱氢酶 ③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是糖、脂肪、氨基酸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联系的枢纽
磷酸戊糖途径
指从糖酵解的中间产物6-磷酸葡萄糖开始形成旁路,通过氧化、基因转移两个阶段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又返回糖酵解的代谢途径
主要生理功能不是产生ATP,而是产生具有生理功能的NADPH和5-磷酸核糖
第一阶段是氧化反应,产生NADPH、5-磷酸核糖和CO2
关键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第二阶段是基因的转移反应,最终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
生理意义: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5-磷酸核糖是核酸和核苷酸合成的原料) 2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NADPH是多种生物合成反应的供氢体,参与羟化反应,参与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血糖
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与机体各组织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关系密切。
血糖水平变化是反映机体内糖代谢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人空腹糖浓度为3.9~6.1mmol/L
血糖的来源包括:①食物消化吸收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②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 ③糖异生作用,长期饥饿时非糖物质通过糖异生补充血糖
血糖的去路主要包括:①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②在肝、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原 ③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 ④转变为非糖物质
参与调节血糖的激素分为两大类:①降低血糖的胰岛素 ②升高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特点①血糖升高时分泌增多 ②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糖代谢异常:低血糖(低于2.8mmol/L),高血糖(高于7.1mmol/L)
糖异生作用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为糖异生,能转变为葡萄糖的主要有乳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进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肝,对于机体维持血糖恒定有重要意义。葡萄糖-6-磷酸酶只存在肝脏
糖异生途径: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基本上是糖酵解途径的逆过程,6步可逆,3步不可逆,
生理意义①维持血糖浓度稳定特别是在空腹或饥饿情况下 ②补充或恢复肝糖原的储备 ③维持酸碱平衡,防止酸中毒作用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存
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糖原合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活性葡萄糖),糖原合成是个耗能的过程,共消耗2分子ATP,糖原合酶是关键酶
糖原水解成6-磷酸葡萄糖或葡萄糖的过程叫糖原分解,关键酶为磷酸化酶
糖原主要分布在肝和肌肉组织的细胞质中,分别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