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节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教资科目二第二章知识整理,包括:课程的由来、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类型、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课程理论流派。
第二章 中学课程,课程概述,分为课程的由来,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类型,课程理论流派,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哦~
本篇思维导图是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教育研究方法有: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教育实验研究和教育叙述研究这几种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概念
总要求
广义:人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具体要求
作用
核心问题、出发点和归宿、主题和灵魂、最高理想、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
层次结构
国家——教育目的(普遍)
学校——培养目标(特殊)
学科——课程目标
教师——教学目标
从上到下从抽象到具体
教育的目的功能
导向作用
指明了发展方向
激励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评价作用
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子、荀子
基本观点: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世界幼教之父)、裴斯泰洛齐、孟子
基本观点: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注重人的价值、培养“自然人”
教育无目论
代表人物:杜威
基本观点:否定一般的、抽象的教育目的,肯定过程内的目的
素质教育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基本内涵
以促进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创新教育是核心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是时代特征
全面发展教育
德育——灵魂、统帅;保持动力、保证方向;首要地位
智育——前提、支持
发展学生的智力(根本任务)
体育——物质基础
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
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
学校体育特点:教育性和基础性
美育——动力作用
最高任务:创造美
劳动技术教育——综合作用
我国教育目的
历史回顾
2015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德智体美
2021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德智体美劳
基本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根本性质)
建设者和接班人
个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全面发展的人
依据
社会
个人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