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2左宁刑事诉讼法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2022左宁刑事诉讼法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专题一、概述;专题二、基本原则;专题三、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专题四、管辖;专题五、回避。
共同犯罪知识框架:基本原理((一)实质原理“违法是连带的,责任是个别的”)、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一起实施实行行为,共同制造违法事实)、间接正犯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刑事诉讼法1
专题一、概述
关
一、“一个公式、四个搭配重点”
二:”实体词““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判决无罪”(实体)
人
全体公民和诉讼参与人的人权都要保障;重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理
一、惩罚犯罪 与 保障人权
二、实体公正 与 程序公正
三、诉讼效率 与 公正
职
控诉
检察机关、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等
审判
法院
价
秩序价值
社会秩序、本身有序、法定程序
公正价值
核心地位
“比例原则”
实体、程序均公正;
效益价值
效率+收益
技术流
工具价值 秩序 (都是刑诉法的价值 与 公正 前者与后者融会贯通) 独立价值 效益
目
实体真实主义
1、积极实体真实主义(只要实体)
2、消极实体真实主义(实体、程序都要)
正当程序主义
正当程序
构
考点 提示
价值影响目的、目的决定构造; (价值不能直接决定构造)
诉讼价值~~~刑诉法目的~~~诉讼构造
完整的刑诉构造——仅存在于审判阶段
现代刑事诉讼构造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程序不足;实体真实
混合式
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
我国刑事诉讼构造
控辩式
居中裁判,强化控、辩平等对抗; 不告不理; 控审分离;
专题二、基本原则
独
检、法独立行使职权
主体:检、法;
对象:不受行政、团体、个人的干涉
方式:检察系统整体对外独立(检察一体化)
守
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本法和其他法有关规定;
程序法定
立法方面(有法可依)
司法方面(有法必依)
分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公、检、法;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互相约束;
仅规制三者之间的关系
监
检对刑诉实施法律监督
一、贯穿刑诉始终;“插”公安、“插”法院(两把剑)
二、表现:“建议”“通知”(而非决定权)
三、依法
专
法院专属定罪权
确定被告人有罪,由法院行使
相应规定
犯嫌、被告,公诉为界;
控诉方承担举证责任
疑案:无罪处理
考点提示
体现了无罪推定精神,但与疑罪从无的裁判要求无关 (我国无无罪推定原则)
认
认罪认罚从宽处理
阶段
全阶段(侦查、起诉、审判)
范围
不限
基本含义
一、认罪
1、仅指对事实没有异议,不要求认可指认的罪名;
2、对犯罪事实以外的其它有异议,不影响“认罪”的认定;
3、一人数罪,仅述部分,全案不作“认罪”,但可所述部分从轻;
二、认罚
1、不认定为“认罚”:表示认罚,却隐匿、转移财产;有能力,而不退不赔;
2、不同意简易、速裁,不影响'认罚“认定
3、表面认,拒悔罪,不适用;
三、从宽
1、”可以“而非”应当“
2、宽量刑,不宽定罪;
3、非羁押,足以防止,应当非羁押;
4、符合非监禁刑,应当非监禁刑;
5、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不能重复评价;
被害方异议
1、听取意见:应当听取
2、异议处理
不同意认罪认罚,不影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
社会调查
1、侦查阶段:可调,可不调
2、审查起诉阶段:可以委托社会矫正机构调查,也可自行调查;
3、审判阶段: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重要参考
反悔认罪认罚
不起诉(酌定不诉)后反悔的 处理
1、检发现没有犯罪事实:作法定不诉
2、检认为任属于情节轻微:作酌定不诉
3、检排除认罪认罚因素后:提起公诉
显
不追究刑事责任 (显时特告死)
法定情形
时
<5的,过5年
5<x<10的,过10年
x>10的, 过15年
无期、死刑的,过20年
特
告
告诉才处理的:“辱暴虐侵”
死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遇法定情形的处理
一、立案阶段:不予立案;
二、侦查阶段:撤销案件;
三、起诉阶段:不起诉(法定不诉)
四、审判阶段:
符合显,宣告无罪
符合时特告死: a、(已进入正式审理时)终止审理+退回检察院 或 b、(未进)退回检察院;
专题三、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机关
公:监狱
检:内部分工
法:监督
诉参
当事人
a.被害人(自诉人)
b.犯嫌、被告人(防御、救济)
c.单位(代、扣、变、同)
其他诉参
a.法代VS诉代
b.辩护VS诉代
c.证人VS鉴定人
专题四、管辖
立案管辖
公
监委会
检
法
竞合
审判管辖
级别:中院
地区
指令
移送
冲突
特殊管辖
国内
涉外
专题五、回避
一、主体:(公、检、法)
二、理由:三大理由
三、种类
四、决定
五、复议
专题六、辩护与代理
一、有效辩护原则
二、辩护种类
自行
委托
法援(应当)
三、人数、范围
四、辩护权利
1、阅卷权
2、会见、通信权
3、调查取证权
4、审判辩护权
5、人身保障权
五、辩护人义务
1、告知无罪
2、揭发检举
六、拒绝辩护
七、刑事代理
专题七、证据与证明
证据
一、概念#属性
二、种类#分类
三、规则#原则
四、审查#判断(瑕疵排除)
证明
一、证明主体(诉求)
二、证明对象
三、证明责任(公诉、自诉)
四、证明标准
专题八、强制措施
特征(9个)
可变性
比例性
必要性
法定性
一、拘传
1、拘传与传唤区别
2、时间
二、取保
1、条件
2、机关
3、程序
a、人保
b、钱保
4、义务
5、期限
三、监居
3、程序(地点)
四、拘留
A、公
B、检
3、程序(24小时内,三件事)
4、期限
五、逮捕
2
审查批捕
审查决定逮捕
3、执行程序
4、逮捕变更
六、羁押必要性审查
1、对象:逮捕
2、机关:捕诉部门
3、公开?
4、应当建议
专题九、附带民事诉讼
一、当事人
原告人(注:检)
被告人
二、启动
物质损失
财产保全
三、审理程序
1、当事人不来
2、调解
3、无罪或撤诉的后续处理
4、二审附民的处理
专题十、期间、送达
一、期间
1、期日VS期间
2、期间的计算
3、期间的耽误
二、送达
1、种类(5)
2、送达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