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知识整理,包括:一、需求;二、供给;三、市场均衡;四、弹性; 五、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编辑于2022-05-18 12:56:22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 需求
1. 需求定义
在每一特定时期内,对应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称为这一价格下该商品的需求量,简称需求量
注意三方面
其它因素不变 只考虑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消费者根据一系列价格指定的计划
购买意愿 购买能力
2. 需求规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3. 需求的表示
需求表
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Q=D(P)
4. 需求曲线的特例
垂直直线
需求量维持到一个稳定水平:无论商品价格过高或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都保持不变
例如食盐
水平直线
消费者对该商品价格极其敏感:价格升,消费者需求量立即减少;价格降,消费者需求量立即增加
向右上方倾斜
消费者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提高而增加
吉芬物品
5. 影响需求的因素
消费者偏好
同方向
消费者收入水平
正常品
收入增 购买加
低档品
收入增 购买少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
互补品
消费者预测
政府政策
6.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
价格引起的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的变动
点的移动
需求变动
除价格外其他因素引起的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的变动
线的移动
7.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是该商品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沿数量轴的横向加总
如果对同一种商品有需求的消费者有n个 每个消费者函数为
那么整个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二、 供给
1. 供给定义
在某一特定时期,对应某一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三要素
除价格外 其他因素不变
针对一系列价格水平而制订的计划
供给意愿 供给能力
2. 供给表示
供给表
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
3. 供给规律
供给与价格呈正向变动关系
4. 供给曲线的特例
垂直直线
不论价格如何生产者生产既定数量商品
供给直线
在一个给定价格下 生产者愿意供任意数量的商品
5.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生产者目标
生产技术水平
生产成本
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政府的政策
6.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价格变化
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
除价格外因素变动
线的移动
7. 从单个消费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
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 生产同一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的供给量之和构成市场供给量 市场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市场供给
三、 市场均衡
1. 均衡定义
指经济系统中的某一特定经济单位、经济变量或市场等,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2. 市场均衡
是指市场供给=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市场均衡价格
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称为
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量=市场供给量,此时价格
均衡数量
对于均衡价格,供求相等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超额需求
供小于求
超额供给
供大于求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供求随价格而自动趋向均衡的情形
3. 供求规律——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供给不变
需求↑
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需求↓
价格↓ 数量↓
需求不变
供给↑
价格↓ 数量↑
供给↓
价格↑ 数量↓
供需↑
价格不定 数量↑
供给↑需求↓
价格↓ 数量不定
供给↓需求↑
价格↑ 数量不定
供需↓
价格不定 数量↓
4. 经济模型的结构
建立模型
行为方程
定义式
均衡条件
解析模型
对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四、 弹性
弹性定义
弹性: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相应于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的价格弹性
定义
表示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为价格弹性或者需求弹性。
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分类
Ep=0 ,需求完全无弹性
0<Ep<1,需求缺乏弹性
Ep=1 ,需求为单位弹性
1<Ep<∞,需求富有弹性
Ep=+∞,需求具有无限弹性或完全弹性
影响商品价格弹性系数的因素
商品的重要程度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商品可替代的程度
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越容易被替代,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越大
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商品的消费支出占占的比重越大,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调整时间的长短
调整时间越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假设价格由P1变动到P2,需求量由Q1变动到Q2
一般在价格变动较大时选择价格变动前后的中点作为初始点计算弹性系数
令P=(P1+ P2)/2,Q=(Q1+ Q2)/2
弧弹性系数只与价格变动的起点与终点有关,反映了需求曲线两点之间那一段弧的弹性
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假设现有价格P的一个微小改变量△P,导致需求量Q改变△Q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系数不仅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而且与需求曲线上特定的点有关。
对于过同一点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弹性,需求曲线越平缓,价格弹性系数越大;反之,需求曲线越陡峭,价格弹性系数越小。
线性需求上的点弹性变化:Q=−P
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随着价格由低到高,需求的价格弹性由缺乏弹性、单位弹性逐渐变动到富有弹性。
其中,该线段中点处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收入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商品为正常品,收入弹性系数Em>0
Em>1,商品为奢侈品
0<Em<1,商品为必需品
商品为低档品,收入弹性系数Em<0
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者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的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表述:对于一个家庭或者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则越大。
弧弹性
点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表示一定时期内,相应于相关的另外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A和B是替代品,Ec>0
A和B是互补品,Ec<0
点弹性与弧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一种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分类
Es=0 ,供给完全无弹性
0<Ep<1,供给缺乏弹性
Es=1 ,供给为单位弹性
1<Ep<∞,供给富有弹性
Ep=+∞,供给具有无限弹性或完全弹性
影响供给弹性系数的因素
生产者调整供给的时间
调整的时间越短,供给弹性越小;调整的时间越长,供给弹性越大
生产者使用的生产技术类型
生产技术越复杂,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小;越简单,供给弹性越大
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
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供给弹性越大
点弹性、弧弹性
五、 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该产品的价格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通常导致超额供给。采取增加需求或者减少供给的措施使得新的均衡价格维持在P1的高度
限制价格(最高限价)
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的市场定价过高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限制价格导致超额需求。政府往往采取排队、抽签或者凭票购应限制购买量。
可能产生的一个后果是黑市
税收效应分析
税收归宿
税负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最终的分摊问题
无论向销售商征税还是向消费者征税,税负都是由销售商和消费者共同分担,且在这两种情况下分摊比例相同。
消费者和生产者税负分担
征收等量的税收,供给相同的条件下 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的比例越大 需求越有弹性,生产者负担的比例越大
在需求相同的条件下 供给越缺乏弹性,生产者分摊的税负越大 供给越有弹性,消费者分摊的越大
弹性和收入
需求富有弹性的情况
薄利多销
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
菜贱伤农/谷贱伤农
需求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
Ep>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收入 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向变动
解释:Ep>1,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因此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Ep<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增加厂商的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解释: Ep<1,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因此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Ep=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价对厂商销售收入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