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据化管理1
数据化管理是指将业务工作通过完善的基础统计报表体系、数据分析体系进行明确计量、科学分析、精准定性,以数据报表的形式进行记录、查询、汇报、公示及存储的过程,是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之一。本图总结了相关的知识。
编辑于2022-05-19 02:11:31
什么是数据化管理?
第一章
1.1 聪明的销售人员
大量一线销售人员,利用各种管理制度漏洞来获得利益
如何监控这种行为?
利用数据建立一项监控制度,设立预警条件 ,定期筛选出问题,辅以其他抽查等手段。
企业仅有数据分析是不够的,数据需要能“管理”到业务的每个角落。
1.2 数据化管理的概念
根据业务逻辑
销售中的数据化管理
商品中的数据化管理
财务中的数据化管理
人事中的数据化管理
生产中的数据化管理
物流中的数据化管理
1.3 数据化管理的意义
量化管理
KPI就是对日常业务的一种量化管理
最大化销售业绩、最大化生产效率
将正确的分析结果用最实际的方式 应用到业务层面
有效地节约企业各项成本和费用
组织管理、部门协调的工具
提高企业管理者决策的速度和正确性
1.4 数据化管理的四个层次
业务指导管理
目标及预测管理,利润及费用管理
营运分析管理
人,货,场的分析管理
经营策略管理
商品定价,品牌定位,竞争对手等
战略规划管理
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
经营环境分析
内部资源分析
企业竞争力分析
战略目标规划管理
战略可操作性评估
1.5 数据化管理流程图
分析需求
收集,分析,明确
和使用对象进行访谈
市场调查
走访专家
收集数据
数据来源是否可靠?
收集方法是否有瑕疵?
收集的数据是否有缺失?
数据整理
标准格式,符合业务逻辑
分析数据
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合理的分析工具
第7章详解
数据可以化
图表主要作用传递信息,不要炫技
不要试图在一张图中表达所有信息
以业务逻辑为主线串起来,不要随意堆砌图表
不要试图用图表骗人
应用模板开发
标准化,程序化
分析报告
注意审题
见《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数据报告》导图
应用
将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机会分解到各业务单元,通过数据监控,关键指标预警、对趋势合理判断等指导各部门的业务提高
1.6 数据化管理应用模板
数据分析师制造可重复利用的产品
方法见第8章
寻找零售密码
第二章
2.1 周权重指数
寻找零售店铺的规律
以周为单位不断循环
一些日销售数据需要剔除
法定节假日
法定假期的调休日
行业特殊日
非正常销售日
什么是周权重指数
以某段销售周期内的历史日销售为基础,以周为单位,进行权重分析的管理工具。
适用行业:
传统零售业
各种专卖店
B2C C2C
周权重指数的计算
1、收集每个完整店铺最近一个完整年度中的日销售数据额
2、整理出日销售数据
3、剔除异常数据
4、以周为单位整理,计算出平均日销售
5、找到平均销售额最低的一天, 设定它的日权重为1.0,分别用其余六天的平均 日销售额除以这个最低值,得出每天的日权重指数。
6、每日权重指数相加就是周权重指数。
日权重指数的特殊处理
日权重指数=日销售额/单位权重(销售)值
每天常规的权重
促销级别的特殊权重
节假日权重
2.2 周权重指数的应用
判断零售店铺销售规律辅助营运
可以根据权重指数值的高低来安排员工排班
安排店铺的陈列调整时间
部署送货时间窗口
分析日销售目标
追踪业绩,销售管理
可用K线图
日销售目标公式
日销售目标=月销售目标*(日权重指数/月权重指数)
月度销售预测
公式:月销售预测值=日销售额总和/(日权重指数和/月权重指数)
注意点
每月1-9日数据偏少,预测值偏差大些,10日以后和实际销售额较接近
每天不断滚动变化,最新一个预测值是最有效的
预测值的准确高低排序:全国> 区域> 城市> 分店> 品牌
预测值的准确度会受突发状况影响,如异常天气,无规律人为大单等
销售对比
日销售数据的同比需要遵循的原则
星期几对比星期几
公众假期对等对比原则
遵循中国阴历对等对比原则
春节期间
阳历对等对比原则
特殊日期,如3.8,2.14
单位权重法
公式:单位权重(销售)值=日销售额总和/日权重指数总和
销售额和权重指数为某个销售期的对应值
单位权重属于零售业中比较精细化的管理概念,使用需要精通业务
2.3 神奇的黄氏曲线--单位权重(销售)值曲线
单位权重(销售)值曲线
销售额和权重对比趋势图
应用在销售追踪过程中
存在“月初放松”和“月底踩刹车”的状况
通过分析揭示,提醒干预,促进销售额最大化
特殊事件的量化处理
奥运会,315品牌曝光等
促销活动的分析及评估
误区
只和促销目标对比,完成目标就算成功
只进行促销期的数据同比,且对比误差较大
只关注促销前和促销中数据,从不关注促销的的数据
注意
促销前和促销后的周期一般取7天
新品上市的分析及评估
注意点
只需上市前和上市中的黄氏曲线图
需要同时分析新品占比,判断黄氏曲线的变化是否主要是新品影响
同样根据黄氏曲线做爆发度和衰减度的分析
其他应用
“突然”的短缺货对销售的影响
同业竞争分析,可以分析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度
关键人物的离到任分析
店铺其他状态变化分析,如新装修,陈列改变等
线上网页改版分析
其他突发情况
总结:黄氏曲线是用来分析和评估的,它是"事后"工作。
案例及应用-数据化排班
店铺的最佳排班方式
早、中、晚排班制
按需排班
利用销售规律来排班
周销售规律
日客流规律
排班制注意事项
必要时可用四班制(早,中,中晚,晚)
平衡员工的上班效率值及公平性
通过排班和销售权重指数的对比分析,可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
销售中的数据化管理
第三章
3.1 销售都是追踪出来
没有目标管理就没有销售的最大化
需遵循SMART原则
具体而明确的
最好具有唯一性
可量化的
能量化的就要量化
可实现的
不能虚高也不能太低
相关性
目标必须和工作内容相关联
时限性
应有完成时间,可以分解时间点
没有标准就没有追踪的依据
时间对比
同比
与去年的同一个时间段进行对比分析
环比
和上个时间段的对比,如本月和上月
定基比
和某个指定的时期进行对比分析
空间对比
不同空间数据的对比
相似空间对比,和竞争对手的对比
计划标准
人为标准
所有的绩效考核
特定标准
经验标准
销售对比不是单一标准的对比,需要根据不同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追踪。
如何用数据仳追踪销售
数据对比
对比产生差距,产生压力,产生问题
绝对值和相对值对比两种
有效地利用极值来追踪销售
最高销售纪录
黄金周销售峰值
历史最低销售额等
利用最小值来产生压力
利用单位权重曲线来追踪销售
用预测值来追踪销售
月销售额预测
周权重指数法
年销售额预测
零售业常用的是月销售占比法,历史数据通常是3年
销售追踪注意事项
追踪表格化,系统化
充分发挥人的追踪作用,层层追踪
利用销售会议来追踪
利用科技手段来追踪销售
数据异常时,被追踪人员都收到短信,微信等
将结果过程化更利于追踪
追踪必须要有结果
3.2 常用的销售分析指标
人货场是零售业基本的思维模式
零售业常用的分析指标
"人" 的部分
销售指标
成交率
成交率=成交顾客数/客流量*100%
完成率
销售完成率=销售完成数/目标数*100%
服务指标
平均成交时长
平均成交时长=每们顾客成交的时间总和/成交顾客数
平均接待时长
平均接待时长=接待每位顾客成交的时间总和/成交顾客数
投诉率
投诉率=投诉的顾客总数/顾客总数*100%
管理指标
定编满足率
定编满足率=实际员工总数/标准配置人数*100%
员工流失率
员工流失率=某段周期内流失员工总数/((期初员工总数+期末员工总数)/2)*100%
工资占比
员工工资占比=企业支付的员工工资总额/销售额*100%
顾客指标
客单价
客单价=销售总金额/有交易的顾客总数
件单价
件单价=销售总金额/销售总数量
连带率
连带率=销售总数量/成交总数量
会员顾客指标
首先做数据清洗
会员消费纪录存在“非会员”的消费痕迹
新增会员数
新增会员数=期末会员总数-期初会员总数
会员增长率
会员增长率=某段时间内新增会员数/期初有效会员数*100%
会员贡献率
会员贡献率=会员销售总金额/销售总金额*100%
有效会员数
有效会员占比=有效会员占比/累计会员总数*100%
会员回购率
会员回购率=某段时间内有交易的老会员/期初有效会员总数*100%
会员流失率
会员流失率=某段时间内流失掉的会员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100%
会员回购频率
会员回购频率1=某段时间内所有会员消费次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期中新增会员数)
会员回购频率2=某段时间内所有老会员消费次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
侧重回购频率的趋势
会员回购频率3=某段时间内所有会员消费次数/期间有交易的会员总数
会员回购频率4=某段时间内所有老会员消费次数/期间有交易的老会员总数
侧重短期会员购买行为分析
平均年龄
平均年龄=某个时间点会员年龄总和/有效会员总数
“场”的部分
销售额
时段、日、周、月、季度、年
预测额
如月销售预测额
追踪指标
进店率
进店率=进店人数/路过人数*100%
上楼率
上楼率=本层向上的顾客数/进入本层的顾客数*100%
设备不完善时,可利用员工抽样计数方式
接触率
试穿率、试用率、触摸率
成交率
成效率=成效顾客数/进店人数*100%
完成率
完成率=完成数/目标数*100%
实时完成率
累计完成率
预测完成率
滚动完成率
大宗交易占比
大宗交易指数=大宗购买金额/总销售额*100%
分析指标
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数/基础数*100%=(报告期数-基础数)/基础数*100%
同店同比增长率
不分析同店同比的连锁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效率指标
坪效
销售坪效=销售额/店铺面积
利润坪效=利润额/店铺面积
使用时需注意
最小周期是月,没必要计算周,日坪效
店铺面积,位置无变化,无需分析坪效趋势
对比具有强弱对比性,不轻易对比
坪效在店铺面积,位置发生变化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人效
销售人效=销售额/店铺员工数
利润人效=利润额/店铺员工数
每平米租金
每平米租金=租金/面积
租金倍率
租金倍率=销售额/租金
竞争状况
市场占有率
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同类市场产品中的比重
竞品指数
竞品指数=本公司销售额/竞争对手销售额
平均排名
可做为考核指标
促销指标
费销比
费消比=促销费用金额/促销期间产生的销售额*100%
目标完成率
目标完成率=促销期间销售完成数/促销目标数*100%
同比增长率
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长数/同期销售数*100%
促销爆发度
促销爆发度=(促销期间的平均权重销售额-促销前的平均权重销售额)/促销前的平均权重销售额*100%
促销衰减度
促销衰减度=(促销期间的平均权重销售额-促销后的平均权重销售额)/促销前的平均权重销售额*100%
品牌参活度
品牌参活度=参与促销活动的品牌数/卖场总品牌数*100%
会员参与率
会员参与率=参与促销活动的会员数/有效会员总数*100%
渠道拓展分析
净开店率
净开店率=(开店数-关店数)/期初店铺数*100%
渠道结构占比
某种渠道占比=该渠道销售额/总销售*100%
重要客户占比
重要客户(销售)占比=重要客户销售额/总销售额*100%
财务-部分
销售利润率
毛利率
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收入*100%
纯利率
纯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费用)/销售收入*100%
交叉比率
交叉比率=商品毛利率*商品周转率
商品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库存值+期末库存值)/2)
回款指标
回款(金额)达标率
回款(金额)达标率=回款金额/欠款金额*100%
回款(客户)达标率
回款(客户)达标率=回款客户/欠款客户*100%
贸易条件
联营扣率
百货公司和商家合同约定在销售收入中扣除的比率
租售比
租售比=租金/销售额*100%
如何确定指标的重要性
1、明确分析报告的受众是谁?找出所有受众可能关心的指标。
2、了解需要分析的数据有哪些?删除那些没有对应数据源的指标。
3、界定分析的时间节点,继续删除没有关系的指标。
4、将剩下的指标排列演示
5、指标之间两两判断重要性
6、计算各指标的总得分,再排名就可以找到重要指标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判断指标的重要性,还可以量化地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
3.3 提高销售额的杜邦分析图
杜邦分析图的特点
1、结果过程化,体现影响结果的多个关键指标。
2、需要找到最薄弱环节,各个击破。
3、右边的五个指标值发生变化后会影响左边的“成交率”和“成交单数”指标,但是左边的五个指标发生变化则不会影响右边的指标值。
4、我们没办法影响路过人数,但是可以想办法提高进店率。没办法提高零售价,但可以控制销售折扣。
杜邦分析图的指标
路过人数
和前期的拓展计划、选位密切相关
进店率
影响因素
品牌影响力,店铺形象、店铺氛围等
提升方法
扩大商圈
特殊服务
科技手段
成交率
影响因素
销售技巧、员工对产品的熟悉程度、营销方案等
提升方法
培训员工专业性
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做全面培训
提升团队合作性,小组团队PK制度
营销活动,落地执行跟进,保证每个人清楚营销内容
平均零售价
和卖场和品牌的定位相关
销售折扣
影响平均销售折扣的因素
人
有些店员喜欢卖特价商品
和顾客的消费习惯有关,有些顾客总在特价时购买
和VIP顾客的价格策略有关
和领导有关,没有根据销售数据来制定促销折扣
货
和促销活动的价格策略有关
和促销活动频率有关
和商品配合有关,低折扣商品多则会影响平均折扣
库存不合理,死库存,老库存太多
场
卖场的定位
品牌定位
和销售目标有关
连带率
连带率在零售业的各项指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反映了顾客购物的深度和广度。
影响连带率的因素
人
店员的销售技巧
是否有刺激店员提高连带率的策略
顾客的消费能力
货
商品的广度,宽度,深度是否合理
是否有刺激消费者多买的促销活动
主推商品是否缺货
场
商品的关联陈列是否合理 ,例如啤酒和尿不湿的故事
动线设计是否合理
销售辅助工具是否缺失,比如超市的购物车
卖场气氛(灯光、音乐等)是否能延长顾客停留时间
3.4 促销中的数据化管理
影响冲动购买的因素有哪些
人
促销员推荐
朋友推荐
从众心理
追随一起的朋友的冲动
追随群体抢购
攀比心态
情感因素
被刺激、比如失恋
有高兴的事情
有担心的事
工作压力大,需要释放压力
感觉尊贵
让顾客有面子
专场销售
独享策略
货
商品陈列
商品包装及商品描述
货币因素
单位发工资
有意外之财
限量销售
场
背景音乐、香味、拥挤程度等
店内广告、海报等
支付方式
用信用卡结账
用福利卡、礼品卡结账
预存后消费卡
促销因素
促销海报
低价格、折扣等
促销券、赠品、捆绑销售等
免费,如试用,试吃等
第二件冲动
闭店信号
时间
节假日
生日
销售截止日期前
零售业常用的促销方式
促销活动的准备、执行和评估
促销三度
广度:宣传度
宽度:参活度
深度:促销力度
促销爆发度,促销衰减度,目标预测
关联度分析
财务分析
单元产出
费销比
增量费销比
利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