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皮肤性病的治疗
以下是一篇关于皮肤性病的治疗的思维导图,介绍了外用药物、系统药物、物理疗法、皮肤外科治疗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皮损的思维导图,知识内容有原发性皮损、继发性损害两大板块的内容,有需要的朋友收藏下图参考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皮肤性病的治疗
外用药物
外用药种类
剂型
溶液 酊剂和醑剂 粉剂 洗剂 油剂 乳剂 软膏 糊剂 硬膏 涂膜 凝胶 气雾剂 其他:二甲基亚砜
① 洗剂即振荡剂,是粉剂与水的混合物,两者互不相容。
②乳剂,油包水—脂,水包油---霜。
③酊剂和醑剂,前者是非挥发性酒精溶液,后者为挥发性酒精溶液。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1. 药物的种类选择:
细菌性皮肤病 —— 抗菌素
真菌性皮肤病 —— 抗真菌药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糖皮质激素
瘙痒性皮肤病 —— 止痒剂
角化不全 —— 角质促成剂
角化过度 —— 角质松解剂
2.剂型选择:
急性皮炎
有渗出:溶液湿敷(如:3%硼酸溶液)
无渗出:粉剂、振荡剂 (如:炉甘石洗剂)
亚急性皮炎
少许渗出:油剂、糊剂 (如:氧化锌油)
干燥脱屑:乳剂、糊剂 (如:皮炎平霜)
慢性皮炎
软膏、糊膏、硬膏、乳剂、酊剂
3. 注意事项: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及季节,应向患者详细说明用法。(包括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系统药物
(一)抗组胺药:已明确的组胺受体有4种,分别H1 H2 H3 H4。其中H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粘膜、血管及脑组织。
组胺:是参与炎症与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存在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的嗜碱细胞的颗粒中。
H1抗组胺药:可以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血压下降等效应。还有一定抗胆碱能及抗5-羟色胺作用。
概要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
适应症:变态反应性疾病、瘙痒性疾病
副作用: 中枢: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抗胆碱作用:粘膜干燥、排尿困难、瞳孔散大。
高空工作、精细工作者和驾驶员需禁用或慎用;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也需慎用。
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优点: A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B 抗胆碱能作用小 C 作用时间长(半衰期长)
代表药: 氯雷他定 10mg qd(FDA妊娠安全性为B级) 西替利嗪 10mg qd(有1岁以上儿童用滴剂,2.5mg/d) 咪唑斯汀 10mg qd 依巴斯汀 10mg-20mg qd
(二)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胞毒、抗休克和抗增生等多种作用。
1.主要适应症: ①变应性皮肤病 ②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③某些严重感染性皮肤病,在有效抗生素应用前 提后,可短期使用。
2.临床常用药: 药名 等效剂量 ①氢化可的松, 20mg ②强的松, 5mg ③甲泼尼龙, 4mg ④地塞米松 0.75mg
3.用法 成人用量:以泼尼松为例 小剂量 ≤7.5mg/d 中等剂量 >7.5mg/d,≤30mg/d 大剂量 >30mg/d,≤100mg/d 超大剂量 >100mg/d 冲击剂量 >250mg/d,一般不超过5天
副作用
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 消化道:溃疡、出血 内分泌:糖尿病、月经紊乱 心血管:高血压 骨骼: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 其他:血K+↓、发育↓、痤疮↑、多毛↑ 柯兴氏综合征: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多毛,月经减少或停经,性欲减,皮肤紫纹(好发于下腹部、大,痤疮,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抗病能力降低容易遭受各种感染,血液改变容易出血,“多血质”。
(四)抗病毒药
1.常用核苷类抗病毒药
阿昔洛韦(acyclovir ACV)在受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内,与HSV和VZV编码的胸苷激酶具有亲和力,被磷酸化成有活性阿昔洛韦三磷酸盐,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伐昔洛韦(valaciclovir VACV)是ACV前体
泛昔洛韦(famciclovir FCV)是喷昔洛韦前体
更昔洛韦(ganciclovir GCV)
溴夫定(左代),对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必调整剂量,但不能与5-氟尿嘧啶药物同时应用。
2.利巴韦林(又称病毒唑)
3.膦甲酸钠 因不需要磷酸化,可用于治疗耐ACV的单纯疱疹病毒株或耐更昔洛韦的巨细胞病毒株。
(五)抗真菌药
唑类 口服: 伊曲康唑、氟康唑 外用: 联苯苄唑、克霉唑、咪康唑
丙烯胺类 特比奈芬
多烯类
(1)两性霉素B
(2)制霉素
灰黄霉素
5-氟胞嘧啶
其他:碘化钾 治疗孢子丝菌首选
(六) 维A酸类药物
药理
调节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角质溶解作用 抑制恶性细胞生长 调节免疫及炎症过程 副作用:致畸、高血脂、皮肤干燥、肝功异常等
适应证
痤疮 角化性疾病:鱼鳞病、掌跖角化病等 红斑鳞屑病:银屑病、毛发红糠疹 部分皮肤肿瘤
代表药
第一代: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维胺脂 第二代:阿维A脂、阿维A酸 第三代:阿达帕林、他扎罗汀
(七)免疫抑制剂
一类非特异性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药
环磷酰胺(CTX) 硫唑嘌呤(AZP) 甲氨蝶呤(MTX) 环孢素A (CsA) 他克莫司(tacrolimus) 吗替霉酚酸酯(MMF)
(八)免疫调节剂
干扰素、卡介苗、左旋咪唑、转移因子
胸腺素、胸腺法新(由28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N末端丝氨酸被乙酶化)、胸腺五肽
静脉用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另外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和独特型抗体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所以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
静脉用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免疫调节机制
(1)功能性阻断Fc受体 (2)抑制补休介导反应的损害 (3)改变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拮抗剂功能 (4)通过抗独特型抗体减少循环抗体量 (5)中和能够激发自身抗体的毒素。 对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免疫球蛋白通过抑制Fas和Fas配体的相互作用来阻止Fas(CD95)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死亡。
(十)生物制剂
IL-17A抑制剂治疗银屑病
(十一)其他
1、羟氯喹,抗疟、抗炎、抗过敏、光滤及免疫调节等
2、雷公藤多甙 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
3、钙剂: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减少渗出,有消炎、消肿、抗过敏作用。
4、硫代硫酸钠:非特异性抗过敏。
物理疗法
电疗法:电解、电灼
光疗法:红外线、紫外线(窄波UVB)、激光疗法(CO2激光、CO2点阵激光、选择性激光、光嫩肤、光脱毛和光动力疗法)。
射频
冷冻疗法
微波疗法
放射疗法
水疗法
皮肤外科治疗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