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高分段志愿填报策略
中高分段志愿填报策略的思维导图,高考填报策略,适用于即将填报高考志愿的家长及想做高考志愿咨询师的人!
编辑于2022-05-29 21:15:45中高分段考生志愿填报策略
大部分211---少部分985
985一定比211好吗?答案:不一定,985院校肯定要好过211院校,但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领域,行业,有一些行业特色的211院校反而很有优势,比如: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伤害外国语大学、花呗电力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大学和他们的王牌专业要背下来),王牌专业比很多985院校分数更高
同样的专业,比如电气类的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选华北电力大学这样的211院校还是选985院校呢?问题的实质:选985院校平台还是211的王牌专业。一切是情况而定,千万别说绝对的言论。。
第一、学生是不是有很强烈的985情节?;
第二、学生的城市倾向(有人很向往成都、重庆这样的西南城镇,有的人喜欢长沙武汉这样的中南城市;
第三、学科排名做参考,尤其理工科(产科模块二)
第四、985和211的实际差别,985一般是综合性大学,人数更多,院系更多,活动也会更多更丰富,所以对学生拓宽视野、增加见识、几类人脉乃至人生规划都会有更大更长远的帮助。湖北电力这种行业性色彩很浓的211,专业实力和行业影响很强,但问题是过于专业化,缺少多样化(比如华北电力,其它专业都是边缘专业),不利于大学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学生的视野和见识都少会受到限制
第五、就业意向是否很明确、很坚定、很具体?如果未来就想进电力部门,毫无疑问选华北电力,如果你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其它工科专业都行,那这个好的平台好的视野更丰富的机会就更重要了,这时候985的影响力就出来了
不要轻易下结论,下结论的前题是看清楚了对方的情况和想法在下结论
可以进一二线城市的211院校。或者选三线城市的985院校(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怎么办?这是城市、院校、专业取舍的问题
如果在不考虑专业,或同一专业的情况下
1、偏远名校分数在下降已成为事实,
而很多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的学校,如上海大学、青岛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宁波大学等分数节节攀升,说明城市在志愿填报方面是有分数价值的
2、地理位置好都有哪些优势?
汇成一句话就是好找工作。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影响范围,除了清、北、复、交,什么浙大、人大、南大这些名震全国的高校,其它高校都有自己的地盘,比如说武汉大学毕业生去南方找工作一定比不过中山大学,东北更认吉大。好供桌哪里有?经济发达的城市好的工作机会更多、工资待遇更高、发展空间更大,那如何在号称是供桌?最直接的就是去好城市当地读大学,最典型的就是深大,论名气论底蕴都不高,但是就是城市赋予了他快速发展的机会,深大的分数线比好多211院校都高,甚至比某些985院校分数都高
我们该放弃偏远城市的985,选择好城市的211吗
有理想的目标城市,一定要考虑当地院校
没有目标城市,则首选985(通过考研去好城市,即保留了好的第一学历,又能到大城市好找工作)
985第一学历的优势,很多企业在招工的时候主要看第一学历,因为考名校研究生的难度要低于考名校的本科生
985在读研时更有优势
更高的保研率
考研调剂时更占优势
偏远985学校的学风往往更好
加专业的话,如何选择
原则
有没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如果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哪所院校的该专业实力更强、更有优势就选哪所
你所感兴趣的专业在哪个城市更有发展潜力或者发展方向,更适合自己(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城市,就业机会真的不一样,比如说小语种,在北外读更多的就业可能是国企、央企,什么商务部、外交部、文化部,这是由北京的行政和政治中心决定的,而在上海这更多的事进外贸、进银行、进外企,这是由上海的经济金融外贸中心决定的
四个高分数段的情况,除了一本肯定会考虑以外,普遍都会考虑提前批,至少会了解一下(包括少数民族还有预科班)
大部分省重点院校----少部分211
这个分数段城市、院校、专业很难兼顾
选城市?北京---可能只能选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这样的学校了;上海---上海政法学院,而且专业可能不是最好的;其它城市,比如中国计量大学、济南大学、宁波大学、青岛大学。。。城市都不错,都不是211
选院校?可能最适合的事中国地质(矿业、石油)大学、还是地矿类;或北京体育大学;农林类的211,东北农大(林大)。四川农大或者广西大学、海南大学、宁夏大学。。。偏远地区、省属211
211院校112所,不是同一个等级,从进入时间,院校实力,社会影响力,所在城市,都不在一个层面,这些结论必须要传递给这个分数段的家长。不是所有211院校的分数肯定高于省重点院校,比如江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这些院校城市优势明显,专业特色分明,本地就业优势明显。
选专业?想选最热门的专业,医学、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汉语言文学。。。热点地区的省重点院校,都不一定能选上
可以进入热点城市的省重点院校,或者选偏远城市的211院校,怎么办?
首先,这些纠结也好、矛盾也好,纠结的点在哪里?---来自于211这个招牌,之所以选211无外乎两类原因,
感性的(为了报211而报211,为了面子而报211):案例孩子由他老姑领着来填报自愿,没报偏远地区211,但他的父亲十分愤怒的来闹说“我家孩子可以报211,为什么不给报211啊”,带他看填报系统,让他了解你家孩子的填报时怎么来的,然后把985、211的形式、实力都解释给他听。。。。
理性的:非常了解这个分数报211的优缺点,就是为了利用211的优势去考研,不在乎城市,这个选择只是一个过渡,一个跳板,未来一定要通过考研换城市。可以选,底线是不要选明显不适合的专业或者过于冷门的专业,守住这个底线。自愿填报、生涯规划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底线原则
高分段的学生有可能未来报好院校,而选择了冷门专业,有很大风险
高分段的冷门专业一般都是指那些偏研究、偏学术化的专业,比如:历史类专业、哲学类专业、基础医学专业、生物类专业、材料类专业,都是适合搞研究的方向,就业机会少,薪资待遇低。如果自身是一个搞科研的料,对相关领域充满热爱,有情怀,家里条件好,这种情况可以报冷门专业,但如果这几点不具备就不要选
第二种情况适合选211的
那就是你所在的省份就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份,但学生价值的未来规划就是要在本省读书,本省就业,这种情况适合选本省的211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考试失常的考生适合报211
基础很好,具有学习能力,将来考研去好城市
总结:愿意也适合去偏远城市211院校的人,少数;愿意也适合去选热点城市的省重点的,多数;主动能去读冷门专业的,极少;想读热门专业的,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去211的,不少;学生想去好城市的,更多。根据分数、情况、想法,做出对前途最有利的选择,其它的负面的代价也好、困难也好,那都是必然要承受的。做任何选择都有代价,一件事情,你的到来很多的背后,一定是你付出了很多,古今中外,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利与弊看清之后,那就需要你坚定的去做出选择、做出取舍、不要再犹豫、摇摆,事情已经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