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总结,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制度的概念、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制度学制的依据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育基础3
教育的目的
概念
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国家对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
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或社会规定的,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提出的总的要求。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学校培养的目标不同。
课程目标:各个教育科目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教学目标: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待达到的要求或结果。
教育制度的概念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制:最早出现在19世纪欧洲,一轨是为资产阶级设立的,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俩轨互不衔接,互不对应。
单轨制: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
分支制:形成于20世纪上半叶的苏联。基础教育阶段后进行分流,一部分接受普通教育,一部分接受职业教育后就业。
制度学制的依据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我国学制的发展
旧中国的学制
1902:壬寅学制;首次颁布
1904:癸卯学制;首次实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12:壬子癸卯学制;首个资本主义性质(允许男女同校)
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美国
我国现行学制
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主要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三个阶段
义务教育制度
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基础性、公共性